赵永连:三门峡之行(一)函谷关印象
相关推荐
-
出生入死、地久天长……这么多成语竟出自三门峡!
原以为三门峡成语典故只有假虞灭虢,其实多得让你想像不到:出生入死.大器晚成.地久天长.根深蒂固--等等成语都出自三门峡这片地方.夸父逐日夸父,古代神话中的人物.逐日:追赶太阳.我国古代的一个神话,表现 ...
-
中外学界函谷关“云话”老子文化国际交流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三门峡6月10日电 (阚力)"第五届老子文化论坛"10日在河南三门峡灵宝市启幕.中外学者"云集"函谷关,就老子文化国际交流.传播等展开& ...
-
河南三门峡灵宝太初宫(老子著道德经处)
河南三门峡灵宝太初宫(老子著道德经处)位于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函谷关镇王垛村函谷关景区内,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函谷关景区门票80元. 传说,尹喜迎候老子到函谷关,行以师礼,恳求老子为其著书,老子便在 ...
-
国内游记(2018年)(之十)
(新建的函谷关关楼) 之十 来到函谷关(2月21日) 小时候就知道函谷关的大名,但始终未得一观.在断断续续的臆想里,函谷关在崇山峻岭之中,巍然耸立,紧扼秦川通往中原的咽喉.老子倒骑青牛,难得出关: ...
-
双语《陆地诗词》(95):咏函谷关
咏函谷关 陆地 两京一脉系绝涧, 函谷可封半泥丸. 学鸡仿狗非得已, 白马青牛不二般. 腹有诗书添锦绣, 胸无大志少寒暄. 夕阳西下乏心续, 紫气东来满眼酸. Ode to the Hangu Pas ...
-
老子63岁写的小楷,秀雅华丽,流传后世700多年
周朝末年,朝纲败坏,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在朝上担任图书管理员的老子,看不惯朝廷纷争,所以辞官归隐,骑着青牛游历四方. 在他准备西出函谷关遍游天下时,担任函谷关关令的尹喜,夜观天象,发现东方紫气浩荡,三万 ...
-
张引娣:函谷关之行|游记
吴为民:午夜梦回|小小说 文/张引娣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虽已立秋,可"秋后一伏,热死老牛"的俗语一点也不假,太阳大方地放射着它的光芒,我赶紧回到雁门山下的老家去避避.一进村, ...
-
战国时期的关东六国联合伐秦,为何非要硬攻函谷关?道理很简单
函谷关之战是前318年赵.楚.魏.韩.燕五国联合进攻秦国的战争.函谷关位于灵宝市区北15公里的王垛村.古代处于洛阳至咸阳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春秋时秦穆公从晋国手中夺 ...
-
两种章法草书创作经典励志名句(书法:张德进)|蒲松龄|卧薪尝胆|函谷关
2021-01-01 08:58:01 来源: 金陵评事街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一副自勉联,他的出处有三个,也不知道是哪一个?希望 ...
-
【原创】河南新安汉函谷关
函谷关有两个,一个是河南新安的汉函谷关,离洛阳比较近,另一个在河南灵宝的秦函谷关,先有秦函谷关,老子出函谷关.鸡鸣狗盗等故事发生在那里,新安的汉函谷关是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搬迁过来的. 促成函 ...
-
印度人为何不在开泊尔山口建一座“函谷关”?因为没必要也不划算
开泊尔山口,在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整个河谷西北-东南走向,全长53公里,山路蜿蜒崎岖,最窄处不超过600米,河谷两侧的悬崖峭壁高出河谷60-90米,是连接南亚与西亚.中亚的最重要通道. 1,开泊尔 ...
-
老子为何要西出函谷关,他出关以后究竟去了哪里?专家给出了说法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 ...
-
【研学路上】新安三高 | “新安汉函谷关”研学实践活动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路在脚下, 研学正当下! 缘起 ▼▼▼▼▼▼▼▼▼▼▼▼▼▼▼▼▼▼▼▼▼▼▼▼▼▼▼▼▼▼▼▼▼▼▼▼▼▼▼▼▼▼▼▼▼▼▼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四大能力之一,20 ...
-
老子为何要西出函谷关?他出关后到底去了哪里?专家给出了答案
当年,老子骑一青牛,出函谷关就没了下文,若不是<道德经>的传世,岁月怎会记住他?每当后人再读这部经典时,各种问题翻涌,如:老子最后的归属到底是哪? 也许就像他在此书中所言一般," ...
-
【灵宝故事】函谷关为何称百二秦关
百二秦关 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有一副励志的座右铭常被后世传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里的秦关,就是灵宝函谷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