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死后, 为何是赵光义登基 你看看赵匡胤的儿子们就明白了

赵匡胤死后,为何继位的是弟弟赵光义?而不是他们他的儿子们?在历史上,关于赵光义杀了兄长赵匡胤,谋权篡位的说法甚嚣尘上。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看赵匡胤的儿子们就什么都清楚了。

赵匡胤一共有四个儿子,但是他的长子和三子都早亡,所以剩下的就是次子赵德昭和四子赵德芳。首先我们来说赵匡胤的次子赵德昭,本来按照传统的惯例的话,一般在皇子成年之后,就会被封为王爷。

但是在赵德昭出阁之后,赵匡胤却认为赵德昭年幼,让需要更多了历练,并未给他册封。而一直到两年后,赵德昭才被封为郡王。后来在赵匡胤死后,赵德昭曾跟随宋太宗赵光义攻打幽州,当时就有人密谋想要立赵德昭为皇帝。

当时宋太宗赵光义知道后非常的不高兴,他回京后也没有给出征作战的有功之臣封赏。赵德昭因为此事非常的不满。就向宋太宗赵光义说了此事,但是这宋太宗非常的生气,就说:“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来封赏也不迟。”

赵德昭听后又惊又惧,所以在回到家中之后就自尽而死,宋太宗赵光义听到此事之后,痛心疾首,说:“痴儿何必这样!”之后,赵光义将其追封为吴王。所以赵德昭是在死了之后才被追封为王的。

而他的第四个儿子赵德芳,更是没有什么成就了,而且他在23岁的时候就病逝了。虽然赵德芳是早逝,但是在各种史料中却没有找到赵德芳被宋太宗所害的记载。所以赵匡胤的这两个儿子,一个胆小如鼠,一个体弱多病,自然没有能力能够继承皇位。

所以赵匡胤无奈,最后才将皇位传给了赵光义。而且赵光义继位,还有一个金匮之盟。这个盟约是杜太后所立下的,当时在杜太后病重的时候,就嘱咐赵匡胤吸取前朝的教训,千万不能让幼帝登基,如有意外可传位于兄弟,来保证赵氏江山的长治久安。

所以从赵匡胤的儿子们和杜太后所立下的金匮之盟,我们可以推测出赵光义的上位是属于名正言顺的。但是历史上关于赵光义的上位史被抹黑的太多,所以大家对他的登基之路有着很大的怀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