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工场 · 刘梦迪:在对传统油画强烈笔触与色彩的承继中,向更主观的表达突围
90后美女画家刘梦迪面临的,与同时代有追求的艺术家是同样的困境和机会。浮躁的现实使绘画的能力养成都需要稀有的热忱,而且更复杂的状况是,你必须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来表达独特的感受,没有超脱的作为,你几乎难以靠画画安身立命,更别说有所突破与创造
刘梦迪不是一个大红大紫的一线画家,但肯定是有着自己执着信仰和方向的画家。像许多成功的艺术家不可或缺的条件,她经过严格而系统的美术训练。南京美术学院油画系和中俄国际油画班接受的教育,使她更多倾向于对传统油画的迷恋。严谨的透视与构图,强烈的笔触与色彩成了刘梦迪创作的基础标配。








她常常跟人说起狄德罗的一句话,素描赋予人与物以形式,而色彩给它以生命。刘梦迪的画面,你最先感受到的就是色块的表达力和空间感。
照相术发明以来,逼使画家们要创造更新的方法,来坚守自己的职业,让画画这件事拥有不可取替的独立价值。这样的背景下,印象派把色彩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并由此对抗延展到更多地让色彩完成内在的、主观的表达,而非对人物或风景的真实描摹。









刘梦迪以及千千万万当代艺术家,其实都走在这样一条路上,继续着举步维艰的寂寞而漫长的探索。她的画中我们能看出她对传统西画的传承,差异在于由于她的判断与汲取的兴趣或叫做偏好,你会更多感受到瑞典画家安德斯·佐恩的笔触,伦勃朗明暗对比中产生的神秘空间。
《小城故事》《阳光假日之午后小镇》等系列画作,我们明显感受到作为90后一代新人的现代感的表达,这是超越于技巧之上的一种必然。



她喜欢用灰色调的背景,有时甚至忽略或简练至有点抽象,以与鲜明的人物形成对比,也藉此突出主题。其实更多作品给我们呈现了刘梦迪兼具写实功力与表现主义倾向的特色。
与其说她是坚守写实的传统,不如说她在现代人物、生活场景的表现中,宣泄了对现代自由精神的认可和赞美。




她的不少风景画应该说可以给到我们更多震撼,也不难看出她在承继西画千百年以降的传统的同时,争取变革的努力,对新的适合现代人情感表达的追求。
从《蓝色的夏天》《阳光下的清凉》的纯然洒脱,不拘于形似与真实的色块,完全能够理解刘梦迪向主观色彩的迈近。如果将这种表达称作有意识的突围,我们愿意相信她的成功,至少是预示了未来更广阔的探索的前景。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慕道 首席记者│乐水
编辑│方化 曹欣宇 扬木子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