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溪 | 文化的张力:传统中国如何进入现代生活
相关推荐
-
【河南】《智泉流韵》首席作家王长伟最新原创文学评论:读新强新作《国学笔谈》
读新强新作<国学笔谈> 新强托人将他的新作<国学笔谈>送给了我,嘱我做一些简单的介绍,以便朋友们读起来更方便一些.我知道,新强是一个勤奋.积极上进.恪守道德的学者,又是一个思想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教化之内容——六艺、六经
孔子论教化之内容--六艺.六经 孔子教化的内容,关系到儒学的学术形态,是一个大问题.由于西汉以来包括司马迁在内的许多学者用"六艺"代指"六经",因而历代学者对& ...
-
到底什么是国学
近些年来,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国学热",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都呼吁.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忘本.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的记忆,热爱传统文化是一件好事.但是在& ...
-
刘梦溪:文化的张力
刘梦溪,著名文史学者,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人,1941年生于辽宁,中国人民大学1961级中国文学专业毕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创所所长.中国文化史和学术思想史方向博士生导师,& ...
-
刘梦溪:更迫切的是,养成阅读原典原文的风气,使今日之中国和历史的中国连成一气
刘梦溪:古籍今译之我见 写于1992年2月22日,载香港<明报月刊> 古籍今译近来不断升温,一家省级出版社独家策划的<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已陆续上市,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四 ...
-
刘梦溪:马一浮的“义理名相论” | 西东合集
马一浮的<泰和会语>和<宜山会语>,是他1938年4月至1939年2月在浙江大学举办国学讲座的文字结集.所讲论的主要题旨为"六艺论".但<泰和会语&g ...
-
【儒学研究】刘梦溪:孔子为何寄望“狂狷”?
著名学者刘梦溪先生在<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一书中,对中国历代的"狂者"."狂者精神"以及国民性格进行了深入剖析.此为<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 ...
-
刘梦溪 | 王国维为何放弃北大选择清华(外一篇)
编者按:著名文史学者刘梦溪先生多年来研究中国现代学术史和学术人物,对王国维.陈寅恪两位学术大师用力尤勤.日前,刘先生将自己三十年来研究王陈的文章汇为一集,以<王国维与陈寅恪>为书名出版.本 ...
-
艺术工场 · 刘梦迪:在对传统油画强烈笔触与色彩的承继中,向更主观的表达突围
90后美女画家刘梦迪面临的,与同时代有追求的艺术家是同样的困境和机会.浮躁的现实使绘画的能力养成都需要稀有的热忱,而且更复杂的状况是,你必须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来表达独特的感受,没有超脱的作为,你几乎难 ...
-
刘梦溪:“忠”和“恕”究竟指的是什么?
一.忠恕是孔子的"一以贯之"之道 "忠恕"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一次,孔子对弟子们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 ...
-
刘梦溪 | “忠”和“恕”究竟指的是什么?
摘要 "忠恕"是贯穿孔子学说的一条思想主线."忠"与"诚"可互训,忠者必诚,诚者必忠:"恕"即"己所不欲,勿施 ...
-
刘梦溪|访学记情
余英时先生(左)与刘梦溪教授1992年相聚时摄(刘梦溪提供) 一 记略 大约是四十年前的 1977 年或1978年,我第一次读到余英时 先生发表在香港<明报月刊>上的<近代红学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