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小识|夹骨眼子气

这是村庄物语第280篇原创推送

人生气,怕的是生闷气。一个人生闷气,久了,会得病遭灾。这印证的是病打气上来的道理。

人受气,怕的是受那窝囊气。一个人常受窝囊气,他的生活,他的工作,都会受到影响,陷入一团乱麻的境地。

而在皖北农人看来,还有一种气受不得,也最难受。那就是“夹骨眼子气”。这种类似于“老鼠钻风箱里,两头受气”之气,能叫人张不开嘴,喘不了气,上气不接下气。

从前,乡人为儿子办结婚之后,按说就开始正常过日子了。但因为家境贫寒,开销捉襟见肘,往往会因为芝麻粒儿的事情,造成新娶的媳妇不满意,老公公、老婆婆有意见。这些意见,又往往集中在刚结婚的儿子一人身上。他一方面要安抚新媳妇的情绪,一方面要照顾爹妈的情面。稍有差池,就弄成了里外不是人、两头不讨好,且又无处诉说的局面。

皖北农人就说,他这受的是“夹骨眼子气”。他们的话里话外,都是“儿子难当”的感慨与无奈。

2018年下半年,我参与县里组织的驻村脱贫攻坚专班,住在沿淮的一个村。几个月中,所见所闻,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村组干部受“夹骨眼子气”的尴尬模样。他们大都“包”有三几户贫困户的扶贫脱贫任务。恰是这个角色,让他们一不小心,就会出力不讨好——

扶贫资料繁杂,填好还不算,还得符合逻辑;扶贫措施,怎么给,给多少,就有人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上级和上级的上级,这个检查,那个检查,查出来的再小的问题,都会是大问题……尤其是,如果有人举报他们处事不公平,会带来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的风险。

他们也常自嘲:这受的就是“夹骨眼子气”啊。

顾名思义,夹骨眼子,也就是骨骼之间关节处的空隙。因其狭小,回旋余地极为有限,故名“眼子”。可以想见,这里面的气,确实够难受的:翻不开身,伸不开腿,直不起来腰,喊不出一声冤,甚至一呼一吸都很困难。就这,还得撑着,憋着,屈着,假装跟个没事人一样。

我看那村里的干部,尽管受着“夹骨眼子气”,但一个个,干得都挺有劲儿。尤其是年轻一些的,干起工作来生龙活虎一般,一连好几天加夜班,都没有怨言。他们说,只要贫困户能早一天脱贫,再加一倍的“夹骨眼子气”都扛得住,吃得消。个人受点气,算啥呢。

(0)

相关推荐

  • 卷下·凶暴五章

    眉尖眼双竖,赤缕贯瞳神.气乱精神急,凶亡不保身.骨节粗无比,言高似虎威.鼻梁垂剑脊,凶暴必身危.羊眼口尖掀,身粗坐更偏.色焦神气露,因此丧天年.宾反若无德,凶亡为气豪.眼斜贤更避.须中小人刀.横肉三拳 ...

  • 小说看台 | 秦文友:老刘家里怪事多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吧 老刘家里怪事多 秦文友(安陆) 老刘牵着自家膘肥体壮的黄牛牯,闷闷不乐地往牛市方向走去. 黄牛牯似乎预感不妙,一路上哞哞哞地叫个不停.黄牛牯的叫声非但没有让老刘动恻隐之心,反而 ...

  • 培养职场关键能力提升职场气场!让你在职场变得更值钱!

    在职场中生存与发展,总是充满各种未知的变数.如何提升自己的职场关键能力,使职业生涯获得上升的趋势呢?不妨培养以下这些职场关键能力,助你提升职场气场. 提升向上管理能力.不少的员工都感觉和上级沟通很忐忑 ...

  • 我的扶贫小结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2016年至2018年在XX下村帮扶,2019年因工作的需要,调到XXX小学工作,我的帮扶对象也调整到周实村工地黄志连.梁如林.梁庆新(15年退出户)共三户.在整个脱贫攻坚工作中 ...

  • 戾气

    2020-01-10 戾气指的是人的一种比较极端的性格,比性格暴躁更加严重. 如果发现自己戾气很重,整天为一点小事暴躁和不安,应该放下手中那些琐碎的事情,把最重要的事情先处理完,然后给自己放假,让自己 ...

  • 爱生气?那是因为你修行不够

    爱生气?那是因为你修行不够

  • 俗语小识︱木头疙瘩刻俩眼

    这是村庄物语第200篇原创推送 说一个人呆,有呆头呆脑.呆若木鸡之类的说辞.这些文文乎乎的话,皖北村人不大喜欢说.他们表达那样意思的时候,总是说成--木头疙瘩刻俩眼. 农耕时代的皖北地面上,木头疙瘩多 ...

  • 俗语小识|不能掉地下

    这是村庄物语第391篇原创推送 二小的马军校长,在微信上建议我写一写"不能掉地下".我还没来得及开写,在一次会议的间隙,他又提起来这个话头.他说,"不能掉地下" ...

  • 俗语小识|玩羽毛心

    这是村庄物语第389篇原创推送 2020庚子年的新冠疫情,在大洋那一边的美国闹翻了天.关于疫情形势和走势,那个川普酋长不停地改口.一会儿这样说,一会儿那样说,且都是他有理. 川普酋长自己打自己的脸,啪 ...

  • 俗语小识|日子不可长算

    这是村庄物语第384篇原创推送 三年不吸烟,省个大老犍. 早前的皖北老农,称公牛为老犍,幼小的则为犍犊子.母牛呢,他们说成老兕牛.老犍力气大,耕田耙地都指着它.那时候的牲畜市场上,正当年的老犍,交易价 ...

  • 俗语小识|盆破淌稀

    这是村庄物语第382篇原创推送 时候是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外飘逸不定,闹得正凶. 凶到什么程度?看即时更新的资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总觉得那些地方,给人手忙脚乱的印象.尤以意大利.西班 ...

  • 俗语小识|狗大年纪

    这是村庄物语第379篇原创推送 我楼下的邻居老沈,六十出头的样子.年前在开发区的一家公司干保洁.年后,因为新冠疫情,复工的事儿拖着了.也正好,他儿子坚决让他辞工.原因是,上班的路程太远,怕他来来回回吃 ...

  • 俗语小识|烧吃的料

    这是村庄物语第371篇原创推送 我所在小区的一个业主群里,有人反映楼梯间的照明灯坏了.跟物业提,也不见动静. 有人跟着说,那灯用电,要几家子一起缴费的.又有人说,这个费用,应该都包在物业费里面了.看来 ...

  • 俗语小识|一人有福,托载满屋

    这是村庄物语第367篇原创推送 2020年初的疫期,宅也是宅着,我着手整理明清间的本地旧志序跋.成一篇,在我本人的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篇.首篇,即为明万历间知县张大业的序文. 旧志显示,这位知县大人在凤 ...

  • ​俗语小识|戈雅戈雅胡,鲇鱼鲇鱼胡

    这是村庄物语第364篇原创推送 皖北之地,总有些偏北了.但在一些地方,也是河湖交织,颇具南方水乡的韵味. 常言有云,有水就有鱼.皖北的鱼类,除却鲤鱼.鲫鱼.鲢子(鲢鱼)之外,常见的还有戈雅和鲇鱼.而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