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印”,辨体质,活用药
导读:今天跟着谢继增先生学习三类体质的临床辨别,以及它们与肿瘤之间的关系和相关用药经验。
写在前面:“三印”是什么?拉到最后,看看“猜你喜欢”栏目下的文章复习一下~
体质是一个人阴阳气血多少和抗病能力的标志。
体质强的健康人,其脏腑阴阳调和,气血流通,代谢活动旺盛;体质弱的人多病。
还有一些体质弱的人虽平时没有症状,但一旦得病,则因正气衰弱而难以痊愈。
如果能找到区分体壮的健康人和体弱而无明显症状的人的客观标志,就可以从增加人体抵抗力方面对体弱之人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除去平性体质外(实际不多),体质总的可以分为3型:
一、寒型
总指五脏功能低下。
具有这种体质的人,有的平素胃肠有慢性疾病,如便溏不爽,或冷秘,呕吐吞酸,腰酸遗溺,脉沉迟等。
有的虽无明显的躯体症状,但神气不足之证明显,如两眼困倦发锈(如刚睡醒状),精神萎靡不振,凡事兴趣不大,反应迟钝,健忘,声低懒言等。
甲印、舌、腮印均表现为寒或大寒象,即能判断为虚寒体质。
二、热型
与寒型相反,总指五脏功能旺盛。
具有这种体质的人,精力不衰,面色荣润,表情丰富,二目有神,反应灵敏,胃肠功能良好,能抗寒任劳,吃凉饮食亦无妨。
甲印、舌、腮印均表现为热或大热象,即能判断为实热体质。
三、寒热交错型
是介于寒型和热型之间的体质类型。
这种体质从总的来说,基础还比较好,但又有很多矛盾的地方。
如虽喜冷饮,但又不敢多饮;虽面色潮红,但却暗淡无光;虽五心烦热,却又怕冷;虽体力强但又不耐劳等。
甲印、舌、腮印的综合表现为“寒热交错”(主要指中期),即可断为处于寒热交错变化时期。
以上3型体质的判定是靠四诊和三印相结合得出的。
如果说四诊提供了确定体质类型的各种信息,三印提供的就是各种信息的数量,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在质量起变化。
寒型体质的人得病机会最多。
经过调查,人群中真正具有正常甲印的人不多,因为真正的阴阳平衡很难达到。
很多人虽名曰健康人,坚持正常上班,但经常跑医院看病,他们多患长期失眠症、头痛、腰痛、慢性口腔炎、咽炎、慢性胃病(胃炎、胃溃疡)、关节炎、结肠炎、痔疮、带下、慢性肝炎等,日久精气消耗,都出现寒性甲印,通常情况下都是偏寒类甲印。
此种体质之人如果血液中有癌毒存在,在一定时机又有致病诱因作用,癌毒与淤血、气滞、痰饮、食积等相结合而蓄积下来,就会发生肿瘤。
如果我们在其未发生肿瘤之时通过辨三印认出症属寒性,再通过药物治疗和自我保健(饮食卫生、体育锻炼、气功等),变寒型体质为热型体质,就可以大大减少肿瘤和其他疾病的发病机会。
改变寒型体质的药物主要是具有温补心、脾、肾阳功能的药。
心为君火,肾为相火,脾属中阳。阳虚则阴湿盛,辛热散寒药不可少。
干姜、肉桂、附子、良姜、半夏、陈皮、菟丝子、党参、白术、远志,助阳、益气、祛寒最为常用。
若10指全无甲印,姜、桂、附各30克;甲印小而不全,姜、桂、附各用15克。
这些药可以看成是扭转寒性体质的,无论是什么病人,只要验三印是属寒型的都可按以上方法来用,不但治了病,而且也能防病,这才是真正的治病求本。相信这样做下去,肿瘤的发病率是可以降下来的。
临床上对肿瘤病人观察的结果,寒性体质病人身体衰弱之象十分明显,对于放疗、化疗耐受力最低,恶化也快,中药汤剂、丸剂要较长时间服用,否则病情容易出现反复。
来就诊的病人中,有的连续服药10余年,个别病人20年来一直断续服药(不敢完全停药),这里大部分是寒型甲印者。
热型症候,主要表现为功能的亢奋。而功能亢奋,则必有阴精不足,因此既要清热,又要注意滋阴生津,同时还要注意保护脾胃阳气。
肿瘤病人属于热型症候的,身体状况较寒型症候者好,对于放疗、化疗耐受力强,中药治疗收效也较快。
寒热交错型症候,治疗的关键是辨清寒热各占几分,甲印表现提供了这方面的依据。
舌、腮印的有无和深浅对于判断寒热交错型初、中、后期有参考意义。
这种类型由于都是从大热型转化来的,病人体质素来不错,所以对治疗的反应比寒型者要好,如果治疗及时而又对路,溶合的甲印能重新清晰起来。
如此看来,在肿瘤治疗中,除了针对癌毒、痰淤积滞等病邪外,如果再用足够的温补心、脾、肾阳药物,努力使原来的寒证向热证变化,就可以提高机体对药物的敏感度,减少机体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肿瘤患者的存活率和治愈率。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肿瘤与肺癌证治》,谢继增编著,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2009.7。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