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莫言麦穗之事,回想那些童年时的见闻

我的家乡离莫言的老家,也就三四十里的路。

近来网上就有关莫言母亲与麦穗的事情,讨论得相当热火。本来不想说什么了,——有什么可说的,都是过去的事了。但看得多了,也就忍不住,不觉便提起了笔,想随便说点在那个岁月里耳闻目睹的一些事情。

莫言老家是高密东北乡,以前,那里跟我老家应该是同一个管辖地吧,——就是以前的昌潍地区。

大家都知道,建国初年那段时期,是我们国家最艰难的阶段。国内纷争结束了,抗美援朝又开始了;外部人家封锁,内部百废待兴,后来又遇到三年的自然灾害。这对于一个从“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其困难可想而知。

在那个年代里,农村搞的是集体经济,也就是老百姓统一组织上工,劳动果实统一分配,谁也不能私自占有。

一个村几个生产队,我们家,那时,就被列在村里的第四生产队。

生产队里有队长、保管和会计。没有拖拉机,牛力便是当时最主要的生产工具。我们这里,一个队里大概有三四十头牛吧,还有几匹马和骡子,都集中在村南边,那个场院后面的牛屋里,——我们称之为“牲口屋”。

“牲口屋”是由几个年纪稍大的老头看管着,——他们年纪大了,不能去地里干重活了,所以便被安排在这里看护喂养着牛马。

而队里的仓库内,则保存着各种生产工具。我至今还记得,那个可以喷洒“六六六”粉的喷粉器。

那东西就是一个长圆筒子,一条挎带系在两边。右手边那端,还安装着一个弯弯的摇把。

装满粉子,把它挎在胸前,人们便可以像英雄一样去昂着头,边走边摇那摇把。随着喷粉器“呜呜”的工作声,那些粉子便被喷洒了出来,——在庄稼的头顶上,立时便制造出一团白色的烟雾。

不过,现在,这“六六六”粉已经禁止使用了。——学过高中化学的人都知道,这家伙学名叫“六氯环己烷”,不易分解,积累在人畜体内,久而久之,会让人中毒。

但在那时,每当听到它的“呜呜”声,看到由它所制造出的那一团洁白的云雾,便甚是向往,总想着自己也能去摇上一把——小孩子嘛,对什么都充满好奇,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大人们,却是从来都不让小孩子靠近,这也是铁定的规矩。

那时,我记得地里大多种的是棉花、玉米、地瓜和大豆;一段时期内还试着种植过旱稻。

当然,也会种些别的东西,比如西瓜、黄瓜与梢瓜什么的,它们自然是我等小孩子们的最爱了。

在我的记忆中,还有一件非常深刻的东西,那就是村头老槐树上的那只铃。

铃儿不大,但很响。钟形结构里,一个铃锤悬在中央;铃锤之外垂下一条长长的绳索来。平时,那绳索便被系在悬挂铃儿的槐树干上,——因为悬得很高,我们这些小孩子便无法够得;而爬上去也是不能,因为那槐树上还被涂上了一些臭臭的牛粪,——哈哈,这是专门防备小孩乱摇铃的“妙策”了。

每天清晨,队长便会一手拿着旱烟管,一手去到那老槐树下,歪着身子,使劲地摇那铃儿。

铃儿响彻在村的内外,各家各户的劳力,也就一会儿工夫,便会从各处围拢过来;他们一边说笑着,一边匆匆地走着,那场面甚是温馨。

队长先讲几句话后,接着,便对当日的工作做了统一安排。很快老槐树下,便又恢复了那铃儿敲响之前的宁静。

现在,那老槐树,连同它所站立的位置,都已经消逝在岁月的烟尘里了,——那里,已经被一片房屋所覆盖,我只能凭借自己模糊的记忆去找出它现在大概的位置。

这是一些一提起那段岁月,我脑海里首先影现出的景象。

(未完)

(0)

相关推荐

  • 乡情散文:儿时割麦的日子

    文:张宗龙 "过了九九再九九,麦子上了口". "蛤蟆叫呱呱,一个半月吃疙瘩" "过了端午吃新麦". "咣咣哆雀.咣咣哆雀--布谷鸟 ...

  • 回忆录〔远去的生产队〕 有些东西远去...

    回忆录[远去的生产队] 有些东西远去了,可他还在心里.有些经历很久了,可他还在梦里.生产队自1982年解体,已经三十九年了,可现在想起来仍然如昨,十分清晰,那是一代人走过的一段风雨历程,那是一代人度过 ...

  • 莫言大师讲的的小时候他和母亲拾麦穗的故事...

    莫言大师讲的的小时候他和母亲拾麦穗的故事,到底想表达啥? 从几个条友那里看到了莫言在获诺奖感言中讲到的他和母亲拾麦穗的故事,继而又搜索了一下,看了相关的一些文字.掩卷而思,决定写几句话. 莫言是195 ...

  • 老槐树下的往事

    老槐树下的往事 蔡汉以 2021-02-25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福建省平和县山格镇隆庆村,即福建第一古堡---蔡家堡,有二条村路通往省道.村民由这二条村路,走到山格镇街道赶集,走向外面世界. 这二条村 ...

  • 莫言母亲捡麦穗其实并不苦,真正经历苦难的人,都把故事埋在心底

    关于莫言讲的母亲捡麦穗故事,其实真的算不上什么苦难. 不就挨一巴掌么,在农村比这不堪的事多了. 有一年大丰收,爷爷把收获的地瓜干分成两大堆,一堆留着吃,另一堆用来修门楼. 所谓门楼,就是农村的大门. ...

  • 【美文选粹】鲁玉琦丨被遗忘的“担麦”

    作者简介 鲁玉琦,山西垣曲人,骨科主治医师,曾任垣曲县新城镇骨科医院院长,垣曲县第五.第六届政协委员.爱好文学,作品散见于网络. 文学 被遗忘的"担麦" 作者:鲁玉琦 芒种前后家 ...

  • 细数莫言麦穗的七宗罪:请将投向母亲的“匕首”抬高一厘米

    近期,网络上铺天盖地掀起了对诺奖获得者莫言的批评和围攻,起因是莫言在诺贝尔奖获奖感言里谈及的一则小时候捡麦穗的往事,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个发表在九年前的演讲,时隔多年后才被指认,可见并非是动了谁的 ...

  • 乡村童年时的夏天,这几件事最为难忘

    文:汪晓佳 图:来自网络 一到夏天,我就想到了少儿时代在夏天里的乐趣.一件件一桩桩,便油然地浮现在我的脑际. 一场连雨天过后,村里村外,沟满河平.虽然在下雨的时候,河沟里的水都是浑浊的,黄黄的,像一锅 ...

  • 冰心:她回想起童年的生涯,真是如同一梦罢了

    她回想起童年的生涯,真是如同一梦罢了!穿着黑色带金线的军服,佩着一柄短短的军刀,骑在很高大的白马上,在海岸边缓辔徐行的时候,心里只充满了壮美的快感,几曾想到现在的自己,是这般的静寂,只拿着一枝笔儿,写 ...

  • 大堡荐 | 城里许多大肥狗都被严禁同我玩,这事伤害了我童年时的感情

    堡仔荐书 本书讲述了4个关于家庭谋杀的荒诞故事:家庭成员里眼神最温柔的那位--通常就是谋杀犯.弑父杀母的禁忌题材,安布鲁斯·布尔斯驾驭得干净利落.诡谲神秘. 每场谋杀的作案手段都极其高明.出人意料,例 ...

  • 他笔下的水彩作品常常令人回想起童年美好的记忆!

    Laurent Parcelier1962年出生于法国,他绘画中的灵感来源于那些在普罗旺斯和海滨度假区吸引他目光的美妙光影,他的画笔准确捕捉到了它们.他的作品常常令人回想起童年美好的记忆,当时间仿佛停 ...

  •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这是童年时一场充满想象力的视觉旅行

    看这部电影前,最好先备点巧克力. 饥饿时,来点旺卡巧克力 想像一下,如果住在一所由巧克力建成的房子里,那会怎么样? 这一所巨型的充满高科技的巧克力工厂, 里面的所有东西都是由巧克力建成, 草坪,树,果 ...

  • 盘点童年时看过的那些动画片!

    动画片配酱油拌饭,是小时候,最好的下饭菜了! 今天小篇和你一起盘点,儿时的那些动画片. 01 <葫芦兄弟>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 ...

  • 当在做一件事想要放弃时,就要考虑开始动用钢铁般的意志力了

    十八点:专注灵魂世界心理成长 当工作一周只休息一天的时候,内心深处发出了一个声音:自己今天什么都不想要做,因为需要给自己好好放松一天,好好奖赏这段时间忙碌的自己.但是内心深处又会发出一种声音:你还有文 ...

  • 悠羊牧场:羊奶老酸奶,童年时的记忆

    童年时的记忆,纯甄而又回味无穷. 来上一杯奶香味十足的冰镇老酸奶,是多少现代人梦寐以求的奢望. 摒弃现代生产技术的添色,最简单的手工制作最能触动"味觉感受器". 羊奶中浓缩的精华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