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亲近文学
相关推荐
-
画心 作者:青杨【现代诗】
画心 文丨青杨 寒来暑往醉人的景致 消失在清风细雨之中 亲临一片梦海心潮 也随之澎湃 舟行逆水时才知生命 是如此辛劳 只恨不能脱胎换骨 只好在我记忆深处 一遍一遍 不厌其烦地画着一颗心 哪管流年似水 ...
-
抒情篇【全球华人文学社】特约作家孟杰/|散文《雨后随笔》
秋君文苑 全球华人文学社 今天 雨后随笔 文:孟杰(山东) 繁花落尽,又是烦躁季节.一场短暂的雨带来了些许的清凉,但依然还是闷热.舍得拼命也惯于偷闲,突然想起一条很长时间未走的路和一个很久未去的地方. ...
-
洛宁《开心文苑》2020年总结
<开心文苑>创办者简介: 井金超,网名井然,<开心文苑>创办者,洛宁作协会员.作品以小说为主,其中有:中篇小说<月上柳梢头>.<山村往事>.<那抹 ...
-
彭承绪:凉城文苑元旦寄语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凉城文苑元旦寄语 文//彭承绪 如果你资深老成 这里有温暖的文字也许能感动你 如果你稚嫩青涩 这里也许是助你启航远行的港湾 我们做不到众星捧月 但我们做得到爱老携新 我们做不到财 ...
-
【洞庭作家】彭定华/圆梦
圆梦 作者:彭定华 从岳阳出发,我们潇湘文友一行十六人没多久便到了岳阳县一中.走进教育名校,感受书香氛围,近距离目睹名师风采,是文友们最感兴趣的事.为这一见,我等了很久很久.烈日下,东道主王飞帆老师撑 ...
-
原创首发【我青葱梦中的女孩】作者 墨染红尘(杨长荣)| 诵读 秋
前言:几十年的情结一直萦绕心间,总想把她写出来,由于种种因素,一直搁浅,没有动笔,今天直抒胸臆写出来,也算是了结了一桩心愿! [我青葱梦中的女孩] 墨染红尘(杨长荣)原创首发 可爱的女孩 昨夜我又梦到 ...
-
海明散文《人生难得一知己》(纸刊备选)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作家驿站"关注我们! <乌苏里江.绿色风><知青>杂志选稿基地 音乐 人生难得一知己 ...
-
赵春和:国庆抒怀四首
[总第062107期] 祝福祖国 值此祖国六十九岁华诞到来之际,在场文学平台: 祝所有驻场作家.所有在场读者节日快乐! 祝福祖国繁荣富强! 祝福祖国人民幸福安康! --在场文学平台编辑部 二零一 ...
-
早期新诗五首/作者:汪凯
☀愿与您携手建设教师朋友的最温馨家园!欢迎赐稿!本刊栏目:一代中师生|教师文学|教育教学讨论|留守儿童问题 1.幸福在哪里 幸福不是月圆花好, 幸福不是海珠山宝. 幸福的种子埋在脚下, 等待你去拓开地 ...
-
聆听讲座 亲近文学——新登镇小三(1)班 陈增益
少年文学院走读上海系列之1 上海之旅 聆听讲座 亲近文学 --"走读上海"文学之旅拾记 新登镇小三(1)班 陈增益 在这激情四溢的夏天,我们郁达夫文学社的会员们开启了&quo ...
-
苏小蒙/吴文玺和他的散文(文学视界)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吴文玺和他的散文 苏小蒙 吴文玺,男,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陆续在<人民日报><大河报><郑 ...
-
散文||亲近自然
亲近自然 清晨醒来,耳边传来清脆的鸟鸣,一天的生活开始了. 住到南京以后,到处是青山绿水,青草遍地,绿树成荫,感觉与自然是那么亲近.每天走在绿树环绕的住宅区,心情怡然. 最近因为上课的原因到一家在远郊 ...
-
【世界作家•年集备选•散文】文学资本中的“巴纳拇效应”◇ 孙拥君(江苏)
[作者简介]孙拥君 笔名半岛,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南京江宁支行,著有长篇小说<荡漾三部曲><中国外婆><爱无赦>.诗歌集<感谢夜晚>.评论集<群岛 ...
-
铁凝散文:文学花盆
我喜欢鲜花和植物,即便不逢节日,每年也总有一些时候到花卉市场去买花,给自己,或送朋友.北京有很多大型的花卉市场,我常去的那几家,由盆栽植物列成的长龙似的一排排通道一眼望不到头,常使我觉得就像走进了停靠 ...
-
散文| 文学之梦(原创)
如何 更好地 理解人生 > > > 文/万邦< < < ● 在乡下上小学第一学期时,第一天上午报名,第三天下午学校老师才发给我两本书一是语文,另外一本是数学. 放 ...
-
【三秦文学】张宏军:【父亲的自行车】(散文)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本期编辑:裴 雄 文 总 编:鱼儿姐姐 父亲的自行车 文/张宏军 父亲有自行车了!这消息是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听到的. ...
-
第三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入围散文作品—《夜幕下》
夜幕下 文/王正选 夕阳竭力透过火烧云,最后瞥了一眼人间,身不由己的落进了如黛的西山.深蓝色的夜幕渐渐遮盖了喧嚣的大地. 远处隐隐约约传来黄河水的咆哮声.高崖下白日里听不见哗哗响的涧河水声,此时随着大 ...
-
【望安山文学】金阿根||难忘太平弄(散文)
难忘太平弄 作者:金阿根 主编:非 鱼 从部队回来后在萧山城厢镇生活了半个世纪,70年代初开始了频繁工作调动,住房也随之㮽迁.从石英厂的角落头,到城厢镇机关内的小房间,从太平弄的老墙门,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