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七零)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之柴胡桂姜汤

(三)、柴胡桂姜汤

[原文]柴胡桂姜汤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寒疟)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三两,熬)、甘草(二两, 炙)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 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我们再来看附方的最后一个方子柴胡桂姜汤,这张方子很有意思,柴胡桂姜汤治疗疟疾寒多热少,或者是但寒不热,也就是寒疟。

我们来看看这个方剂,我们前面推测到的,柴胡,栝蒌根,黄芩,牡蛎,这些药都用上了。所以说,这个柴胡桂姜汤里的每一味药都有抗疟的作用。这张方子,应该好好把它记下来的。这张方子在临床上是一张非常好的方子。

在临床上各种发热性疾病,到后期怎么弄都不好的时候,虚实寒热错杂的时候,这张方子特别好用。也不管他是疟原虫还是其他的感染,都会好的一张方子。

有的老师在讲伤寒的时候,热化就是大承气汤,寒化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指的就是这张方子。

当病人喝了柴胡桂姜汤以后,稍微有一点烦,再继续喝,只要一出汗病就好了。

【要点延伸】

柴胡、桂枝、干姜、栝蒌根、黄芩、牡蛎,每味药可能都有治疗疟原虫的作用,可见该方对疟疾疗效更加肯定。

这是附方的最后一张方,值得深刻地记下来。我们以它为基础方,可以加鳖甲,可以加常山,根据病情还可以再加,尤其是对那种总是不好的病,如果可以,也可以把白虎汤回进去,白虎一加进去,白虎加桂枝汤就出来了。所以,这张方子,应该是一个重点方子。

为了方便记忆,我把方歌转抄下来。

【方歌】

柴胡桂姜痛胁背,大便不实尿欠利。

阳邪向阴气化衰,柴芩姜桂草粉蛎。

组成:柴胡15g,桂枝12g,干姜6g,瓜蒌根12g,黄芩9g,牡蛎20g,炙甘草3g。

功用:和解散结,温里祛寒。

主治:伤寒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疟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