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13)
相关推荐
-
七、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原文279后段
七.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原文279后段 [郑论] 按大实痛而在太阴,理应大承气汤以逐其邪,于桂枝何取乎*? *此亦太阳之邪,陷于脾而邪实,故表里两解之,亦妙法也(顶批). [阐释] 此条紧接 ...
-
协热利,虚寒利,霍乱,腹泻——桂枝人参汤
6协热利--刑锡波医案 霍某,女,63岁,家庭妇女.病史:素有脾胃衰弱之证.因感寒而身发冷热,头痛无汗,心下痞满,医者用辛温解表之剂,而佐以苦寒消痞之法.服药后,汗未出,表不解,而溏泻数次,痞满加剧, ...
-
【伤寒论六经病总治法: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伤寒论六经病总治法: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一.太阳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的主要治法是汗法,因其兼证不同,可兼用下.清.温.补.(至于汗法和其他治法的先后治则关系, 详见 ...
-
白发伤寒论|第十六讲(91.93.94)
" 大论用药之法,从之则愈,违之则危,事实也: 其必有科学之理存焉.余虽短浅,持科学以寻大论之旨,往往如庖丁解牛,辄中骨肉.乃知国医取戾之道,固在医经,不在经方也 " 陆渊雷 编辑 ...
-
经方:理中丸(肠胃寒湿,口吐涎沫)
理中丸[原文]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13. 伤寒论卷第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卷第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原文] 问曰:病有霍乱①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注释] ①霍乱:病名,形容病势急而变化快,挥霍之间便致撩乱,因而名为霍乱. [译文] 问:什么叫霍乱?答:呕吐与 ...
-
《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问曰:病有霍乱①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注释] ①霍乱:病名,形容病势急而变化快,挥霍之间便致撩乱,因而名为霍乱. [译文] 问:什么叫霍乱?答:呕吐与腹泻并作,病势急骤,倾刻间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7. 伤寒论卷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卷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问曰:病有结胸①,有脏结②,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注释] ①结胸:候名,主要症状是心下硬痛. ②脏结:候名,症状与结胸相似,而性质不同,为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9. 伤寒论卷第五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卷第五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原文]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①也. [注释] ①目眩:头晕目眩,视物昏花. [译文] 少阳病的主要症候,是口苦.咽喉干燥.头晕目眩. [评析] 本条为少阳病提纲.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11. 伤寒论卷第六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卷第六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①,但欲寐②也. [注释] ①脉微细:微是脉的搏动轻微无力,属于阳气衰弱:细是脉的形态细小,属于营血不足. ②但欲寐: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状态. [译文] 少 ...
-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12. 伤寒论卷第六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卷第六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厥阴之为病,消渴①,气上撞心②,心中疼热③,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④.下之利不止. [注释] ①消渴:饮水多而渴仍不解. ②气上撞心:此处之心,泛指心胸部位.病人自觉有气向心胸 ...
-
附篇一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起382条迄391条)
382.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胡希恕注:此设问答以说明霍乱为病,大意是说:呕吐.下利同时发作的病,即名之为霍乱.霍乱为一种烈性传染病,上吐下泻为其主要症状,故首先提出,以示其 ...
-
【《伤寒论》原文+翻译+译文】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7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原文] 问曰:病有霍乱①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注释] ①霍乱:病名,形容病势急而变化快,挥霍之间便致撩乱,因而名为霍乱. [译文] 问:什么叫霍乱?答:呕吐与腹泻并作 ...
-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各论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各论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概说] 霍乱是伤寒的一个类证,在<黄帝内经>里就已经有所记载.不过,中西医学所说的霍乱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中医学所说的霍乱包括的证候内容多一些,现代医学所说的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