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妮《寄情山水间》(三) | 主播山妮 | 心香文艺

心   香   文   艺


心 香 文 艺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

电台音频:喜马拉雅:心香文艺

赵亚妮作品,主编黄幼中

水乡、小镇与飞瀑

如果说穿城而过的汉江是清丽端庄的大家闺秀,那深藏于中坝大峡谷中的飞瀑就是娇嫩机灵的小家碧玉。

从石泉县城去中坝大峡谷,地图显示走国道四十分钟车程,但沿途景色过于诱人,于是形成了“一线多点”随走随停的模式。二十公里的路程我们居然用了两个多小时,再次应了那句“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第一个吸引我们驻足的,是后柳水乡。后柳是石泉县的一个镇子,一面依青山,三面环水,水域景观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恰似一幅精美的水墨画卷。站在高坡上俯视小镇,红灯笼青瓦舍碧水环绕,浓郁的水乡风情惹人沉醉。被那汪清泉招引,静静地与它对视,情不自禁吟出“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虽然眼前没有孤帆徐徐驶来,两岸青山却在静默中凸显出张力。蔚蓝的天空,变幻多姿的云朵,更是衬托出山水相依的妩媚。青山之间,碧水缓缓地流淌着,水面开阔如镜,一艘红色小木舟停泊在岸边,时光仿佛就此定格。

带着对后柳水乡的无比依恋东进,沿途美景令人目不暇顾。左前方是一层层整齐的梯田,右侧是农家小院满地金黄的玉米和房檐下成串火红的辣椒,一拐弯就又看到了一片葱绿的茶园,与我们擦身而过的,是三两个背着背篓的农妇。这些画面,以前只是在电影、电视或纪录片中看到,如今一一慷慨地呈现于眼前。无奈道路狭窄,弯道多路况复杂,一时半会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停车处。终于来到一户人家跟前,他们依山而建的狭窄院落前,有一段下到公路上来的小土坡,勉强可以给我们的“坐驾”一个容身之处。

欢欣雀跃奔向面前的开阔地带,美景尽收眼底。层峦叠嶂的山峰间,有了这一处的平缓。于是,三五户人家依山势建起了院落。统一砖瓦结构的二层小楼,枣红屋顶上架着太阳能,亮白瓷砖贴了房屋的外围。没有院墙,整个大自然是他们的后花园。红白辉映的房屋掩映在周围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间,一侧是潺潺流淌的泉水,近前就是长满玉米、大豆、各色蔬菜的庄稼地,如此乡间别墅实在令人艳羡。  不知道是政府统一规划的安置房,还是乡民商议修建的屋舍,这几间亮眼的民居,与别处低矮、狭小、分散的老旧土房相比,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远见卓识。一阵轻风拂过,有袅袅炊烟升起。此情此景,嫣然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

被眼前的景致诱惑,想要融入其间。于是,询问在路边水槽里洗衣的两位妇人:“此处能不能住宿?”

她们热情又害羞地笑笑,手指前方:“这里不能,不远处的中坝小镇可以的。”

欣欣然前行,半个小时左右,抵达小镇。中坝作坊小镇,是隐秘在陕南秦巴山中的一个原始村落。它北依秦岭,南傍汉水。千百年来,淳朴善良的中坝人在这里春耕秋收,渔猎采茶,兴桑养蚕。今天的中坝村,村民们依然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中坝作坊小镇就是传统风情的集中展示区。

沿着作家贾平凹题词的“中坝作坊小镇”牌坊走进小镇,从8个博物馆和72个传统老作坊间,能真切地感受到秦楚原始农耕文化的魅力。这里曾是汉江边茶马古道的古老驿站,中坝的富硒茶从这里沿着汉江南下北上,享誉九州;这里是金蚕之乡,早在汉代,这里的丝绸就已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走向世界……漫步小镇,受疫情影响,传统老作坊像磨坊、油坊、粉坊、酒坊、豆腐坊、挂面坊、铁匠铺等游客稀少、吆喝声轻弱,但从中依稀可见小镇昔日的繁华。尤其是绘声绘色的庖汤会,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见证了陕南人的智慧和情感。在中坝作坊小镇,传统与现代、原始与时尚、历史与今天,碰撞出一道道绚丽的风景,让人们记住乡愁,把根留住。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带着对陕南文化的虔诚崇敬,带着追根溯源的新奇,一路翻山越岭,正午时分抵达深山处的中坝大峡谷。

中坝大峡谷位于石泉县境内的汉江南侧,是近年发现并开放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旅游区。峡谷长约十余公里,上下峡谷只有一条路,由大峡谷、小峡谷、牛心峡、龙洞、黄村坝田园五大景区和一百多个景点组成。峡谷内风光秀丽,风景如画。因为是一处纯自然景观,融合了峻岭、奇石、秀水、石桥等,赏心悦目,最适宜放松心情。进入峡谷,沿着两三人宽的石头台阶或木头铺板前行,数十步后就见到了小家碧玉——峡谷飞瀑。

确切地说,首先是听到。穿过一片竹林,就被哗哗的水声招引着加快了脚步。沿峡谷左拐,数十米长的瀑布群就引入眼帘。远远望去,泉水从百米山峰上飞溅而下,川流不息,滚珠溅玉。一条条小瀑布如洁白的动态丝带,在翠竹与青山之间奔涌,水声响彻云霄,大有九寨沟诺日朗瀑布的磅礴气势。另一侧的瀑布沿山坡呼啸而来,泛起白色的飞沫,像缩小版的壶口瀑布。只不同的是,中坝大峡谷的的飞瀑,不是黄河的黄褐色,而是长江的青绿色。飞瀑各处飞溅,欢快地涌入河道的怀抱,然后清清爽爽地一路欢歌而去。此情此景,恰如养在闺阁中的顽皮女子,遇见旅人活泼机灵地喧闹一番,而后就静静地躲进后厨去了一般。此情此景,引得旅人驻足,欢呼,拍照,以及沉醉。

沿峡谷穿行,脚下是潺潺流水,两侧是青峰绿树,三步一小潭,五步一道弯,或缠绵于清新空气,或流连于绿树倒映,或惊异于奇石林立,好不惬意。峡谷中分布最多的人工建筑是桥,石墩桥,木板桥,网红摇摆桥,各式各样。游人们不是在桥上摆拍留念,就是三五成群地荡悠起摇摆桥,欢笑声、惊叫声穿越林梢,在峡谷中回荡。

来到一汪潭水前休憩,偶遇一对中年夫妇在把玩捡拾的石头。石头约碗口大,通体黑色,其间不规则地嵌入了白色的晕点。不懂奇石古玩,却也看着挺有趣。学者模样的中年男子说拿回去放书房当镇尺,女士则幽默地说用来压酸菜正好。

卸掉各种繁琐与重压,来一次放空心灵的行走,恐怕是诸多来峡谷的人最大的收获。背块奇石回家,中年男子或许是想用这样的方式,为美丽的世外桃源之旅留存一份可以触摸的纪念。

就如此刻的我,坐在书房里写下这些跳跃的字符时,眼前又清晰地闪现出秦巴水乡的清幽柔美与安宁舒心。

以文会友,推广交流、相互促进,我在这里等您

郑重申明:

1.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著者所有。

2.本文由作者本人提供,并对此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作 者 简 介

赵 亚 妮    女,中学高级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思政课程教学骨干,渭南高级中学政治教研组长,《文史知苑》主编,渭南市作协会员。多篇散文、小说发表于《天池小小说》《辽河》《百姓故事》《语文报》《山西科技报》《泰顺文艺》《诗意人生》《天柱文学》《忻州文化》《渭南日报》《营口日报》《平度日报》等省市级刊物。

荐     稿:佑    子

排     版:庞泽贤

主 播 简 介

山  妮      女,《心香文艺》主播,天津人,自幼喜欢文学,歌唱,戏剧表演,朗诵等。希望让美好声音插上翅膀,长出明亮的眼睛,妆点生活。

作者往期作品  点击标题  精彩回放

本期文章:《寄情山水间》(三)
3、《寄情山水间》(二)
2、《寄情山水间》(一)
1、《我是幸福快乐的“小饭团”》
有关小饭团的相关文章链接

《心香文艺》全体工作人员

主       编:佑子

副  主  编:彭琳、黎冬益

编委成员:烟染眉、恬静、诗敬、

张女贞、蒋宁辉

导读编辑:白雨

编辑排版:梁秋静、白振松、庞泽辉、

张健、高家雨、庞泽贤

◆男主播◆

自由如风、金辉、潮起潮落、蓝天、

南方、李一凡、金东、青山、白宾、

如海、源泉、高歌一曲、东风、大雪、

邹坚、银尘、子杰、亚当范(客串)、

忠诚、海天、石英、晓明、冯爱华、

余之、寸点 、刘巍

◆女主播◆

丁一、美丽一生、夏天、望星空、

芳香怡人、李李、张虹、芊芊、梅竹轩、

晓艾、天堂雨、刘蕾蕾、依星恋辰、

第六感觉、小甜酒、如意、江姐、

桑叶、空白、彼岸、 周芯宇(客串)、

cissy、乐乐、小燕子、雨桐、

雪莲、苏适、文青、艾眉、桃江燕语、

放飞心情、李莉 、月上中秋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主编

佑子(黄幼中)

副主编 

沧海一粟(彭琳)

副主编

白雨 (黎冬益)

编委

烟染眉

编委

恬静

编委

诗敬

编委

张女贞

编委

蒋宁辉

男主播

自由如风

男主播

金辉

男主播

潮起潮落

男主播

蓝天

男主播

南方

男主播

李一凡

男主播

金东

男主播

青山

男主播

白宾

男主播

如海

男主播

源泉

男主播

高歌一曲

男主播

东风

男主播

大雪

男主播

邹坚

男主播

银尘

男主播(客串)

亚当范

男主播

子杰

男主播

忠诚

男主播

海天

男主播

石英

男主播

晓明

男主播

冯爱华

男主播

余之

男主播 

寸点

男主播 

刘巍

女主播

丁一

女主播

美丽一生

女主播

夏天

女主播

望星空

女主播

芳香怡人

女主播

放飞心情

女主播

李李

女主播

张虹

女主播

芊芊

女主播

梅竹轩

女主播

空白

女主播

晓艾

女主播

天堂雨

女主播

刘蕾蕾

女主播

依星恋辰

女主播

第六感觉

女主播

小甜酒

女主播

如意

女主播

江姐

女主播

桑叶

女主播(客串)

周芯宇

女主播

彼岸

女主播

西西(cissy)

女主播

乐乐 

女主播

小燕子

女主播

雨桐

女主播

雪莲

女主播

苏适

女主播

文青

女主播

艾眉

女主播

桃江燕语

女主播

李莉

女主播

月上中秋

编辑排版

梁秋静

编辑排版

白振松

编辑排版

庞泽辉

编辑排版

高家雨

编辑排版

张健

编辑排版

庞泽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