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氏文化】谈学生主动承担家庭事务的习惯养成(文/郁大忠)

(0)

相关推荐

  • 孩子如何学习和家长如何让孩子学习

    很多低年级家长都会抱怨,学校经常留一些孩子根本不可能独立完成的手工作业,比如做风筝等.而且,平时的每天的家庭作业,也都要求家长参与,比如检查正确,签字,监督朗读等. 他们说,到底是孩子上学还是家长上学 ...

  • 一次家长会

    周五,我参加了孩子的家长会.家长会于下午四点半开始.门口有服务的学生负责家长签到,家长都排着队,拿着笔.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学校的秩序.签到后,班主任组织家长按参会的先后顺序从前到后入座.老师制作有课 ...

  • 合作育人更需要各方分别种好自家“责任田”

    合作育人更需要各方分别种好自家"责任田" 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勠力同心.共育英才是公众对教育普遍重视.普通家庭对子女成长普遍寄予厚望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对于学校教育发展宏观的大环境 ...

  • 该放手时就放手

    刘金芳 父母陪读.代做值日.上学接送--部分家长的过分"包办"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小学生责任感的缺失.事实上,小孩子也有他应该承担的责任.在家里他是家庭的一员,在学校他是一名学生,在 ...

  • 丢书与丢人

    上课时,经常发现有学生没有课本或是没有学案,哪怕是前一天刚刚下发的,也会有人找不到.问原因,也没有什么解释,只是说丢了. 丢了就丢了吧,谁还没有个疏忽的时候呢.要紧的是,经常丢了的总是那么几个学生,而 ...

  • 树人立德  家校共育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采用怎样有效的方式和家长合作教育孩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我认为可以从家校合心,共同教育做起.     要做到这点,就要善于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要知道,教 ...

  • 【郁氏文化】洋溪老街墟场的儿时记忆(​文/郁斌生)

    郁氏文化 洋溪老街墟场的儿时记忆 文/郁斌生 洋溪老街从上街口经上市过下基头最经过湖边的方公祠而出下街口,全长三华里多,据说当时整个安福县也找不出第二条这么长的长街.洋溪自古以来为安福县西乡之水陆码头 ...

  • 【郁氏文化】终于与“江姐”合了影 (文/张垣)

    郁氏文化 终于与"江姐"合了影 文/张垣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 ...

  • 【郁氏文化】王个簃画笔下的棉乡景 (文/蔡炯)

    郁氏文化 王个簃画笔下的棉乡景 文/蔡炯 2021年4月22日,我一早乘上117路车,相约随海门诗词家协会赴中国田园山水画史馆采风,中国田园山水画史馆是由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由海门文化广电和 ...

  • 【郁氏文化】两载初心践,一朝绮梦圆 ——《郁氏文化草根作者语丝集》赏读 ( 文/刘剑辉)

    郁氏文化 两载初心践,一朝绮梦圆 --<郁氏文化草根作者语丝集>赏读 文/刘剑辉 欣闻<郁氏文化>创刊两载整,<郁氏文化草根作者语丝集>一书即将付梓,盛世盛事,可喜 ...

  • 【郁氏文化】小河边树上的那只鸟(文/蔡炯)

    郁氏文化 [郁氏文化]小河边树上的那只鸟 作者 || 蔡炯 每当小河轻声地歌唱 那只树上的鸟儿相伴歌唱 风儿抚摸它 鸟儿心欢畅 歌儿更清亮 雨儿洗涤它 鸟儿收拢双翅 每当夜晚 它把脑袋伸向村子 窥探各 ...

  • 【郁氏文化】生命救助之约 ——写在端午节 (文/吉忠华)

    郁氏文化 生命救助之约 --写在端午节 文/吉忠华 为纪念一个投江而去的生命 诞生了一个最有生命力的节日 民间赋予她太多的名字-- "端午节"."龙船节" &q ...

  • 【郁氏文化】孝敬父母敬天敬地 悼母文 (文/郁志发)

    郁氏文化 孝敬父母敬天敬地 悼母文 文/郁志发 {开头话} 本文是<我有六个娘>的续集之一,某些情节是长篇电视小说<房>剧的素材,本文可谓之<房>的副产品之二. 夕 ...

  • 【郁氏文化】赞“中国大妈” ——写在三八节国际妇女节(文/吉忠华)

    郁氏文化 赞"中国大妈" --写在三八节国际妇女节 文/吉忠华 每一束鲜花 都代表对你们的祝福 有人说, 这个群体是"长绸折扇,高音喇叭": 有人说, 这个群体 ...

  • 【郁氏文化】长篇电视小说《房》第六集 郁西庭告御状明胜而实败 ( 文/郁志发)

    郁氏文化 长篇电视小说<房>第六集 郁西庭告御状明胜而实败 文/郁志发 报名开学相关事宜 [题记]清朝末年,惊动四乡及至海门.南京的木行桥郁氏家族的一件公案,也是一场家族内部争夺遗产的博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