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佩学:可惜了,这么多粮票

(0)

相关推荐

  • 郑玉超│稻麦之上(散文)

    ·文字,让我们活得更有尊严! ·本文为今年获奖文章,最新推出. ·请点击右上角蓝色字体"超哥的随笔"加以关注. 稻麦之上(1) 郑玉超 我的母亲生于1948年.经历过"三 ...

  • 收秋粮了,我和我的父亲下水“捞”玉米

    母亲打来电话,说家里的玉米要收了,让我抽空回家一趟.我当时就纳闷了,收个玉米还叫我回家一趟,两亩玉米值几个钱?请假不说,还不够来回的路费.再说了,自从实行机械化收割,家里从来没叫我回家收玉米,今年怎么 ...

  • 【四季散语】侯月兰︱玉米情结

      玉米情结   文/侯月兰 女儿喜欢吃嫩玉米棒,老伴倒是个做事比较又呆板的人,连着几天,天天买的冰箱里囤了,一包又一包的玉米棒,且每天早晨都煮,吃够了的女儿说:"爸爸!明天能不能换点别的! ...

  • 饶阳东里满何老师回忆救命粮票

    粮票 作者 何同印 下乡那年,我十九岁,正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岁数.将城市户口迁出落到农村,村里给了三个月的"商品粮"一一30%细粮,70%粗粮一一每月3 ...

  • 江义高:与吃有关的往事

    与吃有关的往事 作者:江义高                 粮食定量供应的日子 1956年3月,由于父亲在重庆市沙坪坝区井口搬运站工作的缘故,母亲带着我和哥哥.姐姐.弟弟一起从重庆市北碚区文星场农村 ...

  • 【推荐诗人】刘佩学|母亲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外一首)

    诗人简介 刘佩学,男,1967年9月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望奎县,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300余万字各类文学作品发表,小说作品散见于<北方文学>.<北方作家>.<岁月&g ...

  • 三十年前的故事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父亲是那登天的梯--"歌声萦绕在耳旁,思绪亦回到了小时候! 那是三十年前的故事了!还记得那一年稻谷丰收,玉米棒大且粒饱满,手里握着金黄的.沉甸甸的大玉米棒全家人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粮票的记忆/张云

    前几天回家看望父母的时候,恰巧赶上母亲在收拾衣柜,存放冬天的衣服,我发现柜子里珍藏了不少粮票,看了看虽然这些粮票存放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每一张母亲都保存的完好无损. 我拿着母亲保留下来的粮票,思绪又回到 ...

  • 清静老翁:往事的回忆 —— 一顿面条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我爱吃面 ...

  • 刘佩学:平生记(百十一)

    [总第139903期] 平生记(百十一)   作者:刘佩学 以为没什么事儿干了,也就自由了许多.其实不然,依旧有许多事儿需要去干的.即便看书也应该列计划,否则翻了三五页就会停下来的,惰性使然.锻炼更是 ...

  • 刘佩学:平生记(百十)

    [总第139503期] 平生记(百十)   作者:刘佩学 老于说了好几次,等秋天挖些婆婆丁晒干儿,泡水喝.与此同时,必然会说起那年秋天所挖的婆婆丁晒干儿的事儿.的确如此,那年秋天,与老于所挖的秋蒲公英 ...

  • 刘佩学:老头鱼的记忆

    [总第140203期] 老头鱼的记忆 作者:刘佩学 疫情期间,一位老人在小区门口卖开江鱼.当然,趁着"城管"没在的时候,才行的.够个儿的老头鱼,竟然卖到了二十五元一斤.多大算够个儿 ...

  • 刘佩学:茵陈记

    [总第139403期] 茵陈记 作者:刘佩学 大文豪苏轼的<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元翰>,"堆盘红缕细茵陈,巧与椒花两斗新.竹马异时宁信老,土牛明日莫辞春.西湖弄水犹应早,北寺观 ...

  • 刘佩学:平生记(百十二)

    [总第140302期] 平生记(百十二)   作者:刘佩学 每年农历七月初,扣膜青苞米就下来了.老于喜欢吃烀青苞米,我也喜欢.上班时,那段日子,几乎每顿午饭都烀青苞米.八百垧卖青苞米的那几个老太太,每 ...

  • 刘佩学:平生记(百十三)

    [总第140702期] 平生记(百十三)   作者:刘佩学 从植物园东门出来,右拐,过马路,就来到了明湖北.一条新修的人行道,并非砖铺的,而是细沙粒凝集的,柏油路似的.涂上了深红色,一条展开的红地毯一 ...

  • 刘佩学:平生记(百九)

    [总第138903期] 平生记(百九)   作者:刘佩学 8月中旬下定了决心,陆续移交手头工作,等到年底,就算歇息了.4月正式离岗,把自由还给了自己.多半时间在哈尔滨,岳母患病直至故去,哈尔滨就成了中 ...

  • 刘佩学:知足,只求心安

    [总第140803期] 知足,只求心安 作者:刘佩学 知足常乐,说了八百年.果真如此吗?越是嚷的欢,也许越不知足.说知足常乐时,多半都是无奈.有能力,谁会嚷嚷知足常乐? 小时候,村里穷的,简直要命!穷 ...

  • 刘佩学:吃的变化

    [总第141002期] [吃的变化 ] 作者:刘佩学 每次回忆小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吃.这不,刮大风的五月末,村里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差不多见了囤底儿,没了土豆,没了萝卜,没了白菜--即便还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