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用三条鱼,表达三种人生境界,道出生活的真谛

西汉刘安曾著《淮南子》一书,文中写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由此可见,古人与鱼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先秦宋国曾有一位哲学家,也是道家逍遥派的开宗鼻祖,人称“老庄”之一的庄子,他应该是历史上最爱鱼的人。庄子写书立著无数,提出很多新颖活泼的哲学观点,尤其以写“鱼”最为生动有趣。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庄子把快乐的人生比作三条鱼,以此表达人生的三种境界,它们分别指哪三条鱼呢。

超然物外的北冥之鱼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出自庄子名篇《逍遥游》的经典佳句。庄子笔下的鲲,不仅拥有庞大的体型,而具备一双遨游苍穹的翅膀,能够乘着夏天的风,从北冥飞到南冥。

能够飞翔是多少鱼儿梦寐以求的理想。庄子却说它是一条不快乐的鱼,因为鲲只能借助风才能飞翔,若是飞翔途中,风戛然而止,鲲也会从天空跌落。

鲲能够飞翔必须依附于风的存在。庄子借此想要表达,人不能过度依赖外物,酒色财气、名利权势都是身外之物,只能暂时满足内心聊以慰藉。人若是陷入追名逐利的声色犬马中,久而久之会形成依赖,逐渐丧失基本的价值判断,从而影响自己看待世界的视野。

在此以前,管子曾作出详细的阐释说“君子使物,不以己悲,不为物役”;孟子也曾说“人禽之辨”。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是有价值地活着,活出自我真我本我,不要被世间的灯红酒绿蒙蔽双眼。

宋朝的范仲淹说得更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不要因为生活的好坏、个人的得失而杞人忧天,生活走到哪一步,便做该做的事儿,要是往前一步是忧愁,往后一步也忧愁,那么人活着还有什么乐趣。

所以,庄子借北冥之鱼告诉后人,人要学会超然物外,活得潇洒一些。

冷暖自知的濠河之鱼

道家的庄子与名家的惠施是一对欢喜冤家,两人一生辩论无数,奈何惠施从来没有赢过,这些诙谐幽默的故事都收集在《庄子》一书。

有一年秋天,庄子与惠施相约濠河。庄子有感而发说“鯈鱼是多么快乐”。

惠施听后不以为然,反驳道“你不是鯈鱼,又怎么知道鯈鱼快乐呢”。

庄子说“你也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鯈鱼快乐”。其实,庄子所说的重点不在鯈鱼,而是鯈鱼嬉戏水中时,那种自由自在的欢快。有时候,人确实不如鱼活得快乐,难道是人不如鱼的智商高吗?答案肯定不是。

鱼的快乐恰恰是因为它们没有过多的杂念,只是感受到舒适的温度和清澈的河水,人的烦恼则来自想要的东西太多。明朝贾仲名曾有句名言说“食饱衣暖之时,则生贪欲之心”。

有时候,静下心来想一想,快乐与否是永远只属于自己,而不是活给别人看的“假装很快乐”。濠河之鱼,正是因为忽视庄子和惠施的存在,所以变得快乐无比。即便是桥上的庄子和惠施争得脸红脖子粗,鯈鱼依然是那条鯈鱼,它的冷暖也只有它自己知道。

学会释怀的车辙之鱼

世上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同样有句歌词是这样说,“懂得太多的人被心眼绊倒,在计较间迷走打转”。这世上没有多少傻人,每当说到具体某件事时,大家总能讲出一大堆的道理。看似懂得那么多道理,为什么大部分人依然过不好呢。

归根结底是不能学会释怀。

庄子在《大师宗》里说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是一个多么凄美又感人肺腑的故事。然而庄子认为,与其如此煎熬,不如彼此放手,去寻找更加广阔的江河湖海。

曾国藩曾在家书中写道“人生最美,恰恰是花未全开月未圆”。人只有认清眼前的处境,学会接受现实,然后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不必奢望样样都懂,不要贪求样样都有。学会释怀,学会坦然地面对实际,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远。

生离死别、悲欢离合是人生的常态,有些人注定只能陪自己走一程,有一些路终究需要一个人去走完。

结语

月有圆缺,人有不同,众生的存在都是唯一,即便是居住在同一个屋檐的劳燕,即便是遨游在同一条江河的鱼儿,即便是生活在同一片星空的你我,彼此的人生都无法全盘复制。唯有读懂庄子的三条鱼所表示的三种人生境界,才能让自己成为超然物外、冷暖自知、学会释怀的人。

(0)

相关推荐

  • 《庄子》三条鱼的故事,道破了人生三重境界,你是哪一条?

    《庄子》三条鱼的故事,道破了人生三重境界,你是哪一条?

  • 《庄子·秋水》解说和语译

    (解题)本篇以篇首句的首二字为题,主要在记述河 伯与海若的对话,讲述大道之理.篇幅较长,为了阅读方便,分段处理. 主旨在从时间.空间的局限说开去,引出相对主义的理论,贯彻其返真离俗的主张. 原 文 秋 ...

  • 庄子笔下三条鱼,道尽人生百态,看看你是鱼,还是蝉或者鸠

    庄子之作,被誉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他不像老子客观而理性的揭示自然.社会的客观规律,更不像孔子"述而不作",而是既述且作,上天入地,诸子百家,臧否人物, ...

  • 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

    厚黑国学 发布时间: 19-11-0717:12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身边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理解你的感受".其实这只不过是出于情感上的共鸣说出的安慰话语.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感同身 ...

  • 庄子的逍遥之道

    逍 遥 文:秋逸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庄子. 为什么要聊庄子?简单来讲就是为了解决我们现在的种种问题,虽然我们处在现代便捷的一个社会当中,但是我们依然有很多很多的困苦,我们现在所处的情况好像跟2000多年 ...

  • 《庄子》:你的认知,决定了你的层次

      <庄子>有言:"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意思是说,人生之道,皆由人的是非观念和偏好所决定. 而认知境界的高低,自信与自负,知不足与足不 ...

  • 《庄子》:带你认识真正的庄子

    目无全牛.游刃有余, 相濡以沫.白驹过隙, 螳臂当车.井底之蛙,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 朝三暮四.东施效颦-- 这些成语我们都很熟悉,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全部出自庄子笔下.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 ...

  • 庄子的三条鱼,三种人生的境界!

      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庄子从不进行说教,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变成故事,供人自行品读. 他将生活的精髓,写进了三条鱼的故事里. 读懂了这三个故事,就是读懂了自己的人生. ...

  • 庄子用三条鱼,道出三种人生境界,你是哪一条?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学习生涯之外的书籍,<读者>是陪伴我时间最长的.我对它的印象很深刻,直到现在我都记得它曾经问过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 ...

  • 生有三种力,相应形成三种人生境界。

    ​职场精鹰知鉴学院知鉴老师分享 人生有三种力,相应形成三种人生境界.一是"实力人生",即能 力.财力.权力.知识力等如何,决定人生的"分量":二是"活 ...

  • 三首诗,三位大诗人,三种人生境界和情感体验

    三首诗,三位大诗人,三种人生境界和情感体验

  • 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儒释道三种人生境界。

    人生三种境界: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 你向往哪一种?大英国家图书馆,以藏书之多.之权威而享誉世界.它的广场上树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竟有三人来自东方:老子.孔子.六祖惠能.他们就是西方哲学眼中的 ...

  • 心理咨询师的三种人生境界

    和处在第一种境界的心理咨询师相处时,你会感觉他十分自信,性情比较张扬,很有.会非常乐意谈及他所获得的成就,同时尖锐地发表对不同观点的批评和对出现失误的同行的轻视.他的社会角色意识非常强,你能感到他确实 ...

  • 三种心态,三种人生境界

    曾国藩说:"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静在心,不在境." 境由心生,你的心能够安静下来,世界就会安静下来:你的心很浮躁,世界就很浮躁:你的心感觉到幸福了,人生就幸福了. 一 ...

  • 《易经》中的三种人生境界

    <易经>中的"易"这个字,古人总结它有三个含义:简易.变易.不易. 这三个含义是贯穿整本<易经>的总纲,也是三种人生境界. 1.简易:简单成大美 一阴一阳之 ...

  • 《论语》开篇3句话,原来是人生的三种大境界

    华哥读报 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来源:读史 开卷有益,益处何在? 孔夫子告诉我们: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读书,为的是提升自己的学识与修养.不是为了在人前卖弄. 读<论语>,最重要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