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岭的记忆(7)
相关推荐
-
这些你认识几个?
好多年轻人都没见的物件,你认识几个?来看看吧! 你知道这是什么?是篦梳,虱子的克星,过去的年代,好多人都有虱子,我也不列外,用这个把虱子从头上梳下来,恶心! 葫芦水瓢,我几岁的时候才用过,后来换成铝制 ...
-
在庄之蝶的身上,淋漓尽致地演绎了“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
2021.2.19/星期五/晴/第50篇日记 这两天在微信读书上日夜兼程刷完了红楼梦般叙事方式的<废都>,主人公庄之蝶,很是让人感慨. 庄之蝶,著名作家,西京城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连市长都 ...
-
过年杂志︱拜年小俗:拜晚年,生虱子
这是 村庄物语 第324篇原创推送 |晚辈给长辈拜年| 如今过年,大拜年,拜大年之声,不绝于耳.网上,电视上,也都又是拱手,又是拜年.够热闹. 但这样的拜年,搁在从前的皖北乡下,人会一定会说,这样千篇 ...
-
以前农村几乎人人都有虱子,为何现在却没有了?虱子从哪来的?
文/农夫也疯狂 昨天女儿的老师在群里发消息,说班上有几个小朋友的身上有虱子,目前已经采取措施了,希望其他的家长不要惊慌,同时也要注意孩子们的个人卫生,以免孩子身上长虱子.当时群里不少家长就炸开了锅,认 ...
-
【老师的样子39】罗红英:高山上的“女儿国”
" 老师的样子 " <绿汀文萃>2020 主题征文 高山上的"女儿国" 罗红英 问:人间真有世外桃源吗?答:有! 问:你愿意长期在那儿工作吗?答:- ...
-
【李全文】想说几句
本来经过医院几天的调理,心情平抚了一些,可是又看到疫苗出了问题:本来这不关我的事,可我这人球毛病难改,总为社会鸣不平,一个文人发声细若游丝,连自家窗户都穿不出去:草!我们老以为能平平安安活下去,却总有 ...
-
大丈岭的记忆之:想做他的孩子
点击上方"蓝字时光如棉"关注我们吧! "你家有几口人?" "晴天两口,阴天一口." 这是好久好久我才明白的一问一答. 回答问题的是一个男人, ...
-
大丈岭的记忆之七十年代的暑假
喜欢就点"时光如棉"关注我吧! 麦假过后就开始盼望暑假了. 树上的叶子绿得发黑,麦茬玉米长到膝盖,树上的知了叫起来的时候,我们的暑假终于盼到了. 其实,那时候暑假也叫伏假.入伏了, ...
-
大丈岭的记忆之蒸年糕
进了腊月门,娘都会赶集买当年的黍米,我知道今年的年糕又有的吃了. 北方的年糕主要用的是黍米,也就是大黄米.淘黍米,俗称"淋米",就是洗米的意思.淋米用温水,淘出沙土,把干净的黍米放 ...
-
大丈岭的记忆之蒸饽饽
每年过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开始蒸饽饽了. 在我看来,蒸饽饽是春节前最有仪式感的事了. 前几天刚扫了屋,家里收拾干净了,娘头一天泡好"引子",今天早晨蒸饽饽这巨大的工程就开始了. ...
-
大丈岭的记忆(续)
大丈岭美食之豆豉酱 今天早晨,我又跟老娘确认,到底是叫"豆豉酱"还是"豆水酱"? 从小到大,我都跟着娘叫豆水酱.那不管应该叫什么,还是叫豆水酱吧.娘在,还是她说 ...
-
大丈岭的记忆(后记)
这几天我被大丈岭的热情包围了.这热情从大丈岭出发,扩散到千里之外,万里之外. 一直被后台的留言感动着,写5的那天眼泪一直流,眼睛一天都是湿的.大丈岭人的善良.淳朴让我感动.平凡如我,只不过搬运了一段文 ...
-
大丈岭的记忆(6)
那些远去的繁华之集市和山会 大丈岭的集是阴历的逢"一".逢"六". 也就是每隔五天一个集. 大丈岭的集市主要在南北街.最兴旺的时候,北头到火车站的东西街,南头到 ...
-
大丈岭的记忆(5)
那些难忘的青涩时光 大丈岭曾经是我们当地的教育中心. 小学毕业后我们去丈岭上初中.那时是在老初中校园. 那时的同学记住的不多,可能年龄小的缘故.任课老师记得几位.最难忘的是体育课上刘老师那句:以林蕾为 ...
-
大丈岭的记忆 (4)
那些忘不掉的味道 大丈岭街上有几个做吃的摊子,有的风雨中存在了几十年,有的早已不见踪迹.可味蕾是诚实的孩子,吃过的美食再多,还是给记忆中那些味道留有一席之地. 三十年前,每到赶集,丈岭南北街的十字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