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岭的记忆之七十年代的暑假
相关推荐
-
风自山上来
故乡的暑天,比早年记忆中的愈发热了,不过要跟西安的比起来,一下子就小巫见大巫了.即便是午后最热的时候,只要坐在院门下,便有过堂风吹来,绝不至无法承受.如果说午后的风只是丝丝凉意,待太阳落山,就一下子像 ...
-
散文||昆虫记
昆虫记 前一段写了篇短文<麦秸编成的蝈蝈笼>,想到许多往事,自然想到了自己小时候与虫子为伍的生活. 我很喜欢小动物,小时候尤其喜欢虫子.在故乡老屋的前后,各有一个400平方米左右的菜园.从 ...
-
郄锡奎| 童年的烧烤
天渐凉,秋已深.路边的烧烤摊越来越少,那烟熏火燎.吆五喝六的火爆场景一天比一天冷清.而记忆深处,童年的烧烤,此时正是最红火的时候. 那时有秋假,一个月左右时间.孩子们的游乐场不在村子里,而是在田间地头 ...
-
大丈岭的记忆之:想做他的孩子
点击上方"蓝字时光如棉"关注我们吧! "你家有几口人?" "晴天两口,阴天一口." 这是好久好久我才明白的一问一答. 回答问题的是一个男人, ...
-
大丈岭的记忆之蒸年糕
进了腊月门,娘都会赶集买当年的黍米,我知道今年的年糕又有的吃了. 北方的年糕主要用的是黍米,也就是大黄米.淘黍米,俗称"淋米",就是洗米的意思.淋米用温水,淘出沙土,把干净的黍米放 ...
-
大丈岭的记忆之蒸饽饽
每年过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开始蒸饽饽了. 在我看来,蒸饽饽是春节前最有仪式感的事了. 前几天刚扫了屋,家里收拾干净了,娘头一天泡好"引子",今天早晨蒸饽饽这巨大的工程就开始了. ...
-
大丈岭的记忆(续)
大丈岭美食之豆豉酱 今天早晨,我又跟老娘确认,到底是叫"豆豉酱"还是"豆水酱"? 从小到大,我都跟着娘叫豆水酱.那不管应该叫什么,还是叫豆水酱吧.娘在,还是她说 ...
-
大丈岭的记忆(后记)
这几天我被大丈岭的热情包围了.这热情从大丈岭出发,扩散到千里之外,万里之外. 一直被后台的留言感动着,写5的那天眼泪一直流,眼睛一天都是湿的.大丈岭人的善良.淳朴让我感动.平凡如我,只不过搬运了一段文 ...
-
大丈岭的记忆(7)
那些大丈岭的大人物之张本万 离开这些年,大丈岭有一些人总出现在脑海里.他们有的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有的还在丈岭生活着.可无论在哪里,他们的形象总栩栩如生地存活在我的脑海里.像一棵棵老树,扎根在大丈岭的 ...
-
大丈岭的记忆(6)
那些远去的繁华之集市和山会 大丈岭的集是阴历的逢"一".逢"六". 也就是每隔五天一个集. 大丈岭的集市主要在南北街.最兴旺的时候,北头到火车站的东西街,南头到 ...
-
大丈岭的记忆(5)
那些难忘的青涩时光 大丈岭曾经是我们当地的教育中心. 小学毕业后我们去丈岭上初中.那时是在老初中校园. 那时的同学记住的不多,可能年龄小的缘故.任课老师记得几位.最难忘的是体育课上刘老师那句:以林蕾为 ...
-
大丈岭的记忆 (4)
那些忘不掉的味道 大丈岭街上有几个做吃的摊子,有的风雨中存在了几十年,有的早已不见踪迹.可味蕾是诚实的孩子,吃过的美食再多,还是给记忆中那些味道留有一席之地. 三十年前,每到赶集,丈岭南北街的十字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