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背後的故事(五):歌利亞的頭顱

(0)

相关推荐

  • 《读史笔记——艺术中承载的历史》之文艺复兴的年代

    "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它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文艺复兴"不 ...

  • 为勾勒这抹惊艳全世界的微笑,他解剖了30具尸体

    伟大的画作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它们的创作者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达·芬奇.梵高.毕加索.莫奈.波提切利.在他们数量繁多的非凡作品中,总有一幅特殊的画作能够成为其中代表.<蒙娜丽莎>.< ...

  • 普及 | 从每一个细节里,找寻艺术的真谛

    " 人们要理解绘画中的象征的话,就必须迅速摆脱一种误解,即认定对象显而易见的简单就意味着其承载着的意义也是简单的.象征的作用恰恰就在于让心灵从物质转向精神,跨越日常世界的诸种限制,从而窥见更 ...

  • 蒙娜丽莎佛系的微笑:为何如此神秘

    <蒙娜丽莎>这幅画大家都应该很熟悉,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堪称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传世杰作之一,是巴黎卢浮宫的镇馆之宝.主要塑造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 ...

  • 几内亚的艺术系列邮票(11)

    几内亚在2012年再次大规模发行艺术系列邮票,全年总数达60枚之多,规制都是小型张和小全张. 该艺术史系列邮票有40枚的设计风格统一,集中展示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艺术名家名作.其中意大利部分20枚,包括文 ...

  • 作品背後的故事(四):砍下荷羅孚尼頭顱的猶迪

    掛毯:<砍下荷羅孚尼頭顱的猶迪> 這幅十六世紀弗蘭德斯(今荷蘭)製作的掛毯,描述的是聖經<朱迪斯記>(Judith,作品簡介譯作猶迪)裡的壯舉:亞述帝國大軍攻打以色列王國一個叫 ...

  • 作品背後的故事(六):達·芬奇多面體

    達·芬奇理想博物館,就開設在李奧納多·達·芬奇出生地芬奇鎮,佛羅倫薩以西四十公里處.通過達·芬奇遺留下來的上萬頁手稿還原了很多當時的設想,比如多面體: 達·芬奇理想博物館製作的多面體 仔細辨認,可以數 ...

  • 作品背後的故事(七):《聖母、聖子和聖安娜》

    <聖母.聖子和聖安娜>雅各布·桑索維諾 美術館一隅,有座顏色暗淡且尺寸較小的作品<聖母.聖子和聖安娜>,作者為雅各布·桑索維諾(Jacopo Sansovino,1486.07 ...

  • 作品背後的故事(八):聖凱瑟琳的輪子

    <聖凱瑟琳的神秘婚禮>拉斐爾 <聖凱瑟琳>吉安皮特諾(達·芬奇的追隨者) 三幅作品內容都是聖凱瑟琳.描述公元四世紀左右,凱瑟琳被羅馬皇帝殺害時的受刑圖.因為刑具是輪子,之後但凡 ...

  • 作品背後的故事(九):達·芬奇真面目

    (點擊播放) <達芬奇自畫像>1505-1510,處理后帽子上羽毛消失 2008年12月,意大利南部薩萊諾的盧卡尼亞古跡博物館館長在十六世紀眾多繪畫作品發現了它.在清潔之後,背後出現了字跡 ...

  • 作品背後的故事(十):法比烏斯·馬克西姆

    <法比烏斯·馬克西姆>木版畫,保羅·烏切洛 美術館里的這幅<法比烏斯·馬克西姆>描繪的是羅馬將軍法比烏斯對抗漢尼拔的英勇故事.此木版畫一共兩件,另一幅內容為<凱撒·奧古斯 ...

  • 作品背後的故事(十一):薩佛納羅拉扶手椅

    前言: 一直在猶豫要不要繼續寫下去,一方面查閱資料太花時間,另一方面文章發出去后回音不多.正在煩惱時,友人的一席恭維話,使得自己有種再寫幾篇的責任感. 下一篇內容暫定為:<隨想>與卡納萊托 ...

  • 作品背後的故事(十二):《隨想》

    (點擊播放) <隨想>卡納萊托 美術館里這幅<隨想>,作者卡納萊托.關於這幅作品,有個有趣的故事:卡納萊托為了競聘威尼斯美院院長,把自己想象中的威尼斯場景畫了出來,技驚四座,成 ...

  • 作品背後的故事(十三):《松果陶製品》

    松果陶製品,產地.年份.用途不詳 德魯塔松果瓶,艾米莉亞學院,16世紀 雙耳松果陶瓶,西西里島製品,17世紀 花瓶,意大利中部製品,十六世紀 以上是美術館裡的四個松果狀陶製品.無獨有偶,在梵蒂岡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