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分享:水热互结成痞证,生姜泻心散结痞...
相关推荐
-
三、张仲景治疗心下悸的好方茯苓甘草汤
2017.08.25 <伤寒论>指出,水停在胃的特征是"心下悸",心下是指胃,悸,就是悸动不安.心下悸就是胃里悸动不安,有嘈杂的感觉,临床经常见到这类水饮型的胃病,患者 ...
-
《伤寒论》113——生姜泻心汤
第五十方--生姜泻心汤 太阳百二十七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四两(60克)半夏半升(65克)黄芩三两(45克)甘草三两( ...
-
二十七、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干(呕)〔噫〕食臭(噫同嗳,即嗳气带有食臭味。),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形容腹肠间的响声。)下利者,宜生姜泻心汤〔主之〕。原文157
二十七.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干(呕)[噫]食臭(噫同嗳,即嗳气带有食臭味.),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形容腹肠间的响声.)下利者,宜生姜泻心汤[主之].原文157 [郑论] 此证既称汗 ...
-
腹泻,胸痞,肠鸣,嗳气——生姜泻心汤
11腹泻--胡希恕医案 彭某,女,30岁,1965年8月26日初诊.因吃葡萄而患腹泻已三天,每日三次水样便,腹微疼,咽干不思饮,心下痞满,纳差,嗳气,腹时胀满而肠鸣漉漉,四肢乏力,苔白腻,脉弦滑.原本 ...
-
慢性肾功能衰竭单纯阴虚、水热互结证非常少...
慢性肾功能衰竭单纯阴虚.水热互结证非常少见,而阴阳两亏.湿浊中阻则非常多见.对此证型,笔者常用猪苓汤合真武汤化裁治疗. 意取血肉有情之阿胶和白芍滋阴养血:用熟附片温壮肾阳:用白术.茯苓健脾和中.渗湿化 ...
-
经方:猪苓汤(小便不利、水热互结)
猪苓汤 [原文]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一两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作者]张仲景[出自]<伤寒论>[经典回顾]伤寒论1 ...
-
老中医石春荣医案分享—清热疏风,明目止痛治疗热泪症。
老中医石春荣医案分享—清热疏风,明目止痛治疗热泪症。
-
肚子硬一摸就疼?是水热互结导致,用中医药奇方'大陷胸汤'利水排浊
肚子硬一摸就疼?是水热互结导致,用中医药奇方&#39;大陷胸汤&#39;利水排浊
-
《伤寒论》:此方剂可清热利水育阴,是下焦水热互结的名方
猪苓汤为祛湿剂,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具有利水,养阴,清热的功效.本方以利水为主,兼以养阴清热.主治水热互结而兼阴虚之证.伤寒之邪传入于里,化而为热,与水相搏,遂成水热互结,热伤阴津 ...
-
周仲瑛己椒苈黄丸治疗水热互结癌性腹水案
刘某,男,食道癌.7个月前饮食不顺,逐渐加重,查胃镜示为食道中段癌,后行手术.目前纳差,胃胀,胸闷,气急,咳嗽,咳痰不多,口干,饮食吞咽时咽喉不顺,曾见吐酸,大便偏软,苔中部块状腐腻质红,脉濡滑.证属 ...
-
医案分享:胃气上逆胸背不适,降逆散结诸症...
医案分享:胃气上逆胸背不适,降逆散结诸症自除 傅某,男,54岁.2006年5月13日初诊.胃病史20余年.近日来胸口不适,咽部不适,无烧灼感,背部隐痛,嗳气,纳可,大便调,舌苔薄腻,脉滑. 外院胃镜显 ...
-
医案分享:阴虚有热胃失和降,清热滋阴胃气...
医案分享:阴虚有热胃失和降,清热滋阴胃气和畅 张某,女,53岁,2008年2月20日初诊.反酸烧心反复发作6年余.曾服用奥美拉唑.西咪替丁等药,症状稍有改善,停药则又加重,诊断为"反流性食管 ...
-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味治疗瘿病(甲减)医案分享
某女,35岁,腹满一月余,伴乏力.精神尚可,体态偏胖,失眠多梦,不欲饮食,便秘,大便无力3-5日一行,小便可,无畏寒怕冷,舌淡红苔白,脉缓.在某医院检查,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服用"优甲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