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史官科”对西史只有【听】和【传播】的...

(0)

相关推荐

  • 干宝[东晋文学家、史学家]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干宝从小勤奋好学,博览群书.  西晋元康末年至泰安间(299年-303年),干宝在江淮,时已成年.  永嘉元年(307年),干宝任盐官州(今浙江省海宁市盐官村)别驾(刺史的从吏官) ...

  • 大唐史官刘知几,直笔写史不惧威权,辞职撰《史通》|隋唐史话连载25

    本篇系精编经典中国通史之<隋唐史话>连载25(点击看上篇),欢迎收看. 隋唐以前的史书,多是私家著作.到了唐朝,官修史书成为定制.唐太宗时,别置史馆于禁中,专门编国史,由宰相监修.馆内设修 ...

  • 宋代帝王历史意识探究

    内容提要:个人喜好以及经筵经史讲读制度的推行,使得宋代帝王对史学的认识水平及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他们甚至能秉持以史为鉴与以史资治的思想观念,并不时将其用于施政实践.同时,宋代帝王往往通过体现帝王意志的相 ...

  • 【觅史记】房玄龄:叙事虽烦猥无刊剪之功,然成败得失之际,十亦得七八(上)

    关于<晋书>的概况,白寿彝主编的<中国史学史>中称:"<晋书>记事,起于泰始元年(265年),迄予元熙二年(420年),含两晋4帝.东晋11帝共156年史 ...

  • 神话传说是史学之源吗?

    关于中国历史学起源的探索,是一个涉及面较广而又相当复杂的学术问题.为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必要对史学起源的其他说法予以简要辨析. 神话传说不是史学之源 与动物界相比,人类不仅记忆力更强,同时还因为具 ...

  • 「四维中国通史」第二十八讲: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原因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要讲的是汉武帝的"独尊儒术"背后的根源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的诸多政策对后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完全可以说汉武帝奠定了后世的政治基本框架,而其中最为重 ...

  • 为什么说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史学开创出一个全新的时代?

    及至西汉,作为史官之后并身为史官的司马迁,继承了通变的史学思想,并将它发扬光大,他以毕生的精力,"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终于"成一家之言&quo ...

  • “二十四史”之可信度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不间断文字信史的古文明,这对文化的传承.国家的一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华诸史中,最重要的是"二十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 ...

  •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中国史学的通鉴精神

    通常都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就是说,历史的书写权掌握在胜利者的手中,是非曲直,褒贬毁誉都由胜利者决定.然而观察中国史上林林总总的史书,就会觉得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尽然. 首先,必须注意到的是,历史上充满 ...

  • 什么是“实录”,皇帝“实录”的史学价值何在?

    实录是皇帝的编年大事记,历史上历朝史官在每一位皇帝死后,即根据起居注.时政记等,按时间顺序为其作"实录".由于"实录"为编年体,因此其实际上就是一朝史料的汇编. ...

  • 《史通》与刘知几

    <史通>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专著.作者刘知几是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史学家.他用毕生精力研究历史,完成了<史通>二十卷. 在这部书中,刘知几对过去的史学著作,从体例.史料.语 ...

  • 《新唐书》怎样评价唐代史学

    来源:<河北学刊>2021年第1期2021-06-11 10:37作者:瞿林东(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历史学院暨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内容提要:<新唐书>著者对唐 ...

  • 汉代的史官制度与官修史书

    摘   要:汉代私人撰史之风兴盛,虽然官修史书不如私撰史书的声名显赫.流传广泛,但史官制度和官修史书一直都在延续,并不断发展创新.汉代弱化了专职史官的设置,由皇帝直接挑选有才学的官员参与撰史,并固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