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阅读力 ——从输入到习得,成长的阶梯

罗杰·费希尔在《阅读的历史》开篇就激情四射地写道,“世间最神奇的事莫过于阅读”。查理·芒格曾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在信息爆炸的当代,在知识技能高速更新迭代的今天,阅读力已经成为个人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普通人成长逆袭的必备能力。阅读力就像一个阶梯,是我们快速解决问题、快速成长的工具。然而,也常常有人抱怨“读了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么,到底什么是阅读力?阅读力的底层原理又是什么?阅读力又有哪些模型呢?

一、 什么是阅读力

1、阅读力的定义

阅读力是指我们对一切视觉信息的处理能力。阅读的过程是注意、感知、理解、想象、记忆等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活动。我认为,成年人的阅读力事实上是从输入到解构、再到构建模型、到输出、最后反馈整合的过程。所以,阅读力是一个从输入到习得的过程。鲁巴金曾说“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那么,对阅读力的培养实际上是对人们思维能力的培养。

2、阅读力的价值

阅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伟人对话的绝佳路径,阅读在我们的人生中,也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1)获取信息和知识、解决问题

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快递获取信息和知识,阅读力强的人往往能够通过阅读短时间内掌握知识。刘润老师在做五分钟商学院的时候,就是在短时间内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取模型,并转化输出。阅读也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解决问题。每当我在工作或生活中碰到问题的时候,我就习惯通过阅读来学习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阅读力强的人可以通过阅读来有效解决职场和生活中的各类问题。

(2)构建认知体系、提升思维能力

阅读还可以帮助我们构建认知体系,提升思维能力。查理·芒格曾经提到一个词叫“普世智慧”,即在较为广泛的领域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知识。比如黄金思维圈、批判性思维等。通过阅读大量的学习和掌握这些“普世智慧”,就能够帮助我们构建自我的认知体系。

我们常说“一个人无法挣到超越自己认知的钱”,我们也说“认知的高度决定了一个人成就的高度”,而阅读就是构建和升级我们认知的高效方式。查理·芒格还提出一个“格栅理论”,就是大量的跨学科跨文化学习,最终在我们的大脑里建立起格栅,分门别类的储存各种知识和技能,当我们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从不同的格栅里提取知识。模型思维提倡的就是这种格栅理论,升级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

二、 阅读力的底层原理

阅读力是构建我们的认知、提升我们思维的重要能力,那么,阅读力背后的底层原理又是什么呢?

1、 文字的形成

在人类进化历程和人类文化发展中,语言先于文字出现。语言形成的过程是,有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或事件,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观念(或思维),然后我们用语言把它表达了出来。而文字就是语言的形象化符号。那么,对文字的解析过程就是从形象到抽象再到形象的过程。也就是说,一个客观事物我们抽象成了一个语言和文字,然后读者再解析成一个形象的过程。所以说,阅读是一个思维的过程,阅读力其实就是思维的能力。

2、 大脑的类比

侯世达先生认为,人类是靠类比而活着的。“不管我们是在一家新餐厅点菜、过马路前看两边,我们都是在与过去已经分类且易于参考的经历进行一系列的类比。”所以,我们常常选择类比的方式来处理信息,将新的信息与大脑已经存在的类似信息进行联接。

列纳德.蒙罗蒂诺在他的著作《潜意识:控制你行为的秘密》中指出,大约95%的思维是无意识的。这是因为我们的感官每秒向大脑发送超过1100万条信息,大大超过了我们的意识处理能力。但我们的大脑不会丢弃这些超过处理能力的信息,而是会根据模型、关联性、实用性和紧迫性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所以,阅读力体现的是我们的认知和思维能力,阅读力的提升也是在提升我们的认知和思维能力。

3、记忆学习的原理

在记忆学习的领域中,有一些理论和模型也是我们阅读力的底层原理。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阅读到记忆的遗忘过程是有规律的,所以,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以帮助我们增强对阅读的记忆。费曼学习法是一个高效的学习方法,其通过知识切块、写下来、理解到讲给别人听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深度掌握知识。刻意练习是强大的习得工具,我们阅读、记忆和理解的最终目标是应用,而刻意练习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应用,还可以帮助我们深度的习得,形成心理表征,成为习惯性动作!

三、 有关阅读力的模型

在我们的学习和思辩中,我们总结了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阅读效率,提升阅读能力。

1、 主题阅读法

成年人的阅读往往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那么,为了解决问题而阅读,就需要用到主题阅读法了,主题阅读法有以下步骤:

设定个人目标:设定一个你个人阅读的目标,清晰的阅读目标会帮助我们学习和记忆。比如,我之前每周都设定一个阅读目标,像批判性思维等等,然后一周内只大量阅读这一目标的书籍。

罗列相关书单:既然有了明确的阅读目标了,下一步就是罗列出相关的书单来。不同作者的不同观点,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启示。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多罗列经过时间、空间检验的书籍,这类书籍往往包含更普世的理论。

快读所有的书:跳过一些案例和佐证,只查阅核心的理论和观点,短时间内快速的浏览所有的书籍。

画出思维导图:在浏览阅读之后,要画出这一主题的思维导图,包括核心理论、不同作者的观点等。

找出相关内容:根据我们的阅读目标,找出相关的内容,理清相关的逻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是根据我们的阅读目标,而不是作者的写作逻辑。

自己总结归纳:按照自己的阅读目标,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整理自己的总结模型。

发现异同观点:发现不同作者的不同观点,按照自己的阅读目标,整理和梳理这些相同的和不同的观点。

总结自我论点:通过上一步骤,整理形成自我的观点和意见。通过不同视角看待问题,形成自我的看法。

确立验证观点:形成自我论点以后,就要对论点进行实践验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验证来确立和强化自我观点。

2、 批判阅读法

国际批判性思维的权威、美国“批判性思维国家高层理事会”主席理查德.保罗先生提出了批判性思维的八大元素:目的、问题、信息、推理、概念、假设、意义和观点。在上一篇关于写作的文章中,我们提到可以用八大元素进行写作。相应的,对于文章或书籍的阅读,我们同样可以用八大元素进行解构:

目的:该书或学科的目标是什么?

问题: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信息:深入学习该学科需要运用哪些信息?

概念:基础的概念是什么?

推理:论证流程和推理方式时候合理?

假设:定义这本书或学科的假设是什么?

意义:这门学科中科学推理的意义是什么?

观点:这本书提供了哪些核心观点?

事实上,根据理查德.保罗先生的观点,每一门学科、每一本书籍、每一篇文章,都可以通过八大元素进行解构。

3、 RIA便签读书法

赵周老师总结的RIA便签读书法也是一个强大的阅读工具。RIA便签读书法是基于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读书方法,特别适用于职场人士。

RIA=R(阅读拆页)+I(讲解引导)+A(拆为己用)

R(阅读拆页):首先我们要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问题进行选书,通常是致用类图书;拿到书籍后,不用从头到尾的阅读,而是先通过目录整体了解,然后找到自己需要精读的章节;从精读章节中找出能解决自己问题的拆页,挑选出来;具体操作的时候,分为I便签、A1便签和A2便签。

I便签(讲解引导):用自己的语言重述拆页片段的内容,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很多时候我们会有一种误区,认为原封不动背下原文就等于掌握了,事实上你背下来的是作业的内容,没有通过内化思考,知识就不会迁移到你,所有者还是属于作者;因此,通过思考理解后,用自己的语言重述是一个完整的“输出-内化-输出”的过程,对拆页的内容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A(拆为己用):

A1便签(联系经验):回顾一件自己过去发生的与拆页内容相关的事情,当时是怎么做的,如果做得好,优点是什么;如果做得不好,理由是什么?做得不好的情况下,如果再来一次,应用今天的方法,我可以怎么做。

A2(规划运用):假定一个未来可能遇到的跟拆页相关的问题,运用拆页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便签中要有目标和明确的行动计划,并作好预演。

4、模型阅读法

模型阅读法是我们通过思辩总结的一种高效阅读习得工具,可以帮助我们从阅读到习得。

大量泛读:在明确我们的阅读目标后,我们就对这一主题的书籍,进行大量的泛读,阅读不同作者的不同书籍,一般至少在十本以上,记录主要的理论和观点;

构建模型:通过大量泛读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几天的时间进行归纳和整理,让大脑进行自由链接,从而构建自己的理解模型,我个人一般是通过“WHAT——WHY——HOW”来构建每一主题的模型;

理解应用:构建完自己的模型后,我们可以通过回忆过去我们在同一问题上的处理方法,与新的模型进行对比,来进行理解应用,也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模型;

专家指导:在验证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些问题或困惑的,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与相应领域的人进行联接、思辩或请教,通过专家指导来修正自己的模型,最终形成自我模型并深度习得。

据说巴菲特每年要阅读700本书。毛主席也是一个手不释卷的人。阅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快速学习,高效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不断的学习临界知识,大量的跨学科学习,不停的反馈实践,我们终将能形成自己的格栅,成为一个真正的知识的习得者!

参考资料:

《批判性思维工具》

【美】理查德保罗/琳达.埃尔德

《表象与本质》

【美】侯世达/桑德尔

《深度思维——像芒格一样思考》

【中】范国玉

《5分钟商学院》

【中】刘润

《这样读书就够了》

【中】赵周

MT模型思维学院《阅读力》思辩会文稿

对话框输入:上海、四川、河南、云南、安徽、山西、北京。

找到各分会客服享受1对1资讯服务,参与线下活动。

对话框输入:思辨。找到金局运用理解应用万能画布参与线上思辩会。

(0)

相关推荐

  • 程红兵:人人都说重要的批判性思维,常态课中如何培养?

    程红兵:人人都说重要的批判性思维,常态课中如何培养?

  • 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做个聪明人!

    批判性思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着力培养的一种思维,因为它是一种理性思维,一种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我们小时候学的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具备批判性思维的一种表现,而"人云 ...

  • 模型阅读力——从输入到习得,成长的阶梯

    安徽院长:李翔 罗杰·费希尔在<阅读的历史>开篇就激情四射地写道,"世间最神奇的事莫过于阅读".查理·芒格曾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没 ...

  • 模型阅读力

    安徽院长:李翔 罗杰·费希尔在<阅读的历史>开篇就激情四射地写道,"世间最神奇的事莫过于阅读".查理·芒格曾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没 ...

  • 团队阅读环境下的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把专业阅读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然而,我们看到,大多数教师的专业阅读一般只关注实用需求,其意义更多地体现在借鉴管理方法.寻找教学支持的便利上.从学校层面来 ...

  • 拉开语文成绩的不是智商,而是阅读力!

    随着语文新教改的进行,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近几年的语文高考也反应了这一点,除了试卷的篇幅大大增加了,还加重了阅读速度.阅读理解力和作文方面的考察. 以2019年高考全国语文卷一为例,阅读和作文已 ...

  • (原创)潘书朋:阅读写作,让我诗意成长

    阅读写作,让我诗意成长 文/潘书朋 教师手里其实应该有三支笔:第一支笔是用来为学生批改作业的:第二支笔是为教导处写诸如教学计划.总结.教学设计等各种材料的(当然包括一些虚假材料):第三支笔才是真正属于 ...

  • 家长抓住阅读,就是培育孩子健康成长的“根”,你用心来吗

    我回复一个尴尬的笑脸:"班上孩子基本上都爱上了读书,但是也有几个学生语文成绩不理想.并不是抓住了阅读的'根',语文就能学好.小学阶段必须夯实基础字词,再加上大量阅读,学生的成绩才能优秀.&q ...

  • 天睿:提高你的阅读力,让你高效吸收,内化你所阅读到的知识

    天睿每日一篇文章的目的   让每篇文章都能解决一个你人生成长的障碍 今天是天睿持续第183天坚持每日一篇文章 但昨天我进行了一次线上ppt分享. 主题是关于提高自己的阅读力. 今天写这篇文章,主要就是 ...

  • 从阅读量到阅读力

    作者:周慧虹 岁末年初,见朋友圈里有人对自己的读书情况做盘点.列计划.一个人能够把读书当作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自然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不过,就笔者观察,不少人往往只是围绕阅读量进行盘点.规划,未免 ...

  • 模型倾听力 ——从信息到行动,沟通的起点

    2020年麦肯锡发布了一份对全球5000多名CEO的访谈报告.报告显示,企业用人和创业找合伙人迫切需要的四大能力为: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领导力. 无论家庭的亲子沟通.亲密关系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