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自测自疗』第六章 皮肤科常见病自测自疗 第一节 痤疮

  痤疮俗称“粉刺”、“青春痘”、“青春疙瘩”,多见于青年人。原因是随着青春期性腺的发育使皮脂腺分泌增多,毛囊上皮细胞增生而堵塞皮质腺管口,致使分泌物排泄不畅所致。

自测要诀

  西医临床分析:

  1.多发生于面部、上胸部后背部等处。

  2.皮肤上出现密集的黑头小粉刺及紫红色的丘疹。

  3.挤压后,有豆腐渣样物质溢出。

  4.感染后出现红肿浸润、化脓、痛痒。

  5.消退后遗留下许多凹陷性的小瘢痕。有的痤疮呈囊肿样变化,出现条块样疤痕增生,并有深浅不等的色素沉着。

警示

  ·任何化妆品涂抹到皮肤上都可能将毛囊孔封闭住,这样会导致皮脂腺分泌物的积聚,因此专家们建议尽量少使用化妆品,如果一定要用的话,就最好使用水质化妆品而不要用油质的。

自疗秘方

  一、中草药内服疗法

  1.枇杷叶9克,桑白皮12克,黄芩、生地各9克,生石膏3克,知母6克,茵陈12克,山栀9克,蝉衣6克,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2次服。

  2.银花、连翘、黄芩、黄柏、菊花、板蓝根各60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隔日1剂,10剂为1疗程。

  3.生地15克,赤芍、紫河车各13克,丹皮、虎杖、枇杷叶(去毛)、玄参、大青叶、黄芩、桑白皮各10克,甘草6克,白花蛇舌草15克。每日1剂,或隔日1剂,水煎分2次服。伴有脓疮、色赤肿者,加蒲公英、金银花各15克;伴丘疹流水,瘙痒无度者加苦参、泽泻、苍术各10克,去生地、玄参;伴瘢痕损害者,去甘草加昆布、海藻各10克。

  4.黄芩、银花、玄参、生地、荆芥、白芷、牛子各10克,红花3克,葛根15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天l剂,服至痊愈。若痤疮严重面红发热者,或有脓疤者可加:地丁12克,连翘10克,除去荆芥。痤疮痒甚:地肤子、花粉各10克。有结节者加:赤芍10克,生牡蛎15克。心烦尿黄者加:栀子、茅根各10克,不用白芷、荆芥。

  5.桃仁12克,桂枝、茯苓、赤芍、丹皮各1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成药疗法

  1.四环素适量:开始用量为每日1克,分3次口服。以后可逐渐减量,1周后可用维持量,每日用0.25克-0.5克即可,根据病情还可隔日用药1次。肝、肾功能障碍或对四环素类药物过敏者忌用。

  2.乙烯雌酚适量: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每日1毫克,连服2-3周,下次月经周期可重复应用。男性患者以不用为宜,因其使用后易引起女性化。

  3.氢氯噻嗪适量:于月经前或月经期,口服氢氯噻嗪,每次12.5-25毫克,每日2次,维持5-7天。本方适用于月经前期发作的痤疮。

  4.丹参酮片适量:用每片含O.25克的丹参酮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本方适用于较重的痤疮,经临床观察效果较好且无毒、副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药物。

  三、外治疗法

  1.氯霉素注射液20毫升。加入75%酒精50毫升中,混合均匀后密封。治疗时先用热水或中性肥皂水清洗患处,然后用棉签蘸药液搽患处,每日3次。

  2.大黄、硫黄各等份。将上2味药研成细末用水调后外涂患外。

  3.白果仁适量。每晚睡前用温水将患部洗净,不能用肥皂或香皂,然后将白果仁切成片,反复擦患部,边擦边削去用过的部分,每次按病程和数目的多少用l-2粒即可。据观察,一般用药后7-10次即可收到效果。

  4.虎杖、苦参各30克,蛇床子20克,徐长卿、文蛤各10克,煎水洗患处,早晚各洗1次。一般用药2周后有明显好转,使用4周后即可痊愈。

  四、按摩疗法

  1.穴位按摩治疗有助于调节人体内分泌和代谢功能,使之趋于正常化,对痤疮有很好的疗效,但是必须坚持一段时间。方法:用大拇指腹揉压双足涌泉穴5分钟,足窍阴穴3-5分钟。每日1-2次。

  2.按揉足底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各5分钟,揉压肝、胆反射区各1-2分钟。

  五、食疗  

  薏米5克。洗净,加水适量,煮烂成粥,调白糖适量。1次食用,日服1次,连食1个月。

注意事项

  1.患者注意清洁卫生,勿用手强行挤压,以免留下难以消失的疤痕。2.在治疗过程中忌食鸭、鹅、姜、虾等辛燥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戒酒。

健康知识链接:

  痤疮不宜用手挤压

  痤疮初起为针头大小圆锥形丘疹,有的顶端呈黑色,若用手挤压,常有乳白色或米黄色脂肪样栓塞排出,以后发展为脓疮,周围轻度潮红,这时才是所说的“痤疮”。

  有的患者好用手挤压痤疮,这是不正确的做法。因为挤压可使痤疮炎症扩散,轻者可形成疤痕或黑班,重者可引起脓疮或疖肿。另一方面,手上附有大量细菌,挤压会使细菌从破损处进入毛囊,造成继发感染。挤压还可促使炎性栓子逆流到头颅内的海绵窦,可引起海绵窦血栓形成,甚至发生化脓性脑膜炎,造成严重后果。所以,痤疮千万不要用手挤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