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卷1天瑞诗解8死者德徼静虚真情

题文诗:

子贡倦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

生无所息.贡曰然则,息无所乎?仲尼曰有,

也,皋如宰如,坟如鬲如,则知所息.

子贡: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

仲尼:汝知之矣,人知生乐,未知生苦;

知老之惫,未知老佚;知死之恶,未知死息.

晏子:古之有死,仁者息焉,不仁者伏.

死也者,德之徼也.古者,死人归人,

则生人,为行人矣.行不知归,失家者了.

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

去乡土,离六亲,家业,游于四方,

而不归者,何人?世必谓之,为狂荡人.

有钟贤世,巧能,名誉,夸张于世,

而不知已,亦何人哉?世必以为,智谋之士.

此二者也,胥失者也.而世与一,不与一也,

唯圣情,能知所与,知所去.或谓列子:

子奚贵虚?列子:虚者无贵,非其名也,

莫如静虚,静虚真情,得其居矣;取也与也,

失其民矣;事破,有舞仁者,弗能复也.

【原文】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然则赐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皋如也,宰如也,坟如也,鬲如也,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仲尼曰:“赐!汝知之矣。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死也者,德之徼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

    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了。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已者,亦何人哉?世必以为智谋之士。此二者,胥失者也。而世与一不与一,唯圣人知所与,知所去。”

  或谓子列子曰:“子奚贵虚?”列子曰:“虚者无贵也。”子列子曰:“非其名也,莫如静,莫如虚。静也虚也,得其居矣;取也与也,失其民矣。事之破而后有舞仁义者,弗能复也。”

  【译文】

子贡对学习有些厌倦,对孔子说:“希望能休息一阵。”孔子说:“人生没有什么休息。”子贡问:“那么我也就没有休息的时候了吗?”孔子回答说:“有休息的时候。你看那空旷的原野上,有高起来的地方,好像是墓穴,又像是土丘,又像是底朝上的饭锅,就知道休息的时候了。”子贡说:“死亡真伟大啊!君子在那时休息了,小人在那时被埋葬了。”孔子说:“赐!你现在已经明白了。人们都知道活着的快乐,却不知道活着的劳苦;都知道老年的疲惫,却不知道老年的安逸;都知道死亡的可恶,却不知道死亡是休息。晏子说过:'真好啊,自古以来就有死亡!仁慈的人在那时休息了,不仁的人在那时被埋葬了。’死亡是德所求取的事情。古人把死人叫做'归人’。说死人是'归人’,那么活着的人就是'行人’了。

一直在外面行走而不知道回家,那是抛弃了家庭的人。一个人抛弃了家庭,所有世上的人都反对他;天下的人都抛弃了家庭,却没有人知道反对。有人离开了家乡,抛弃了亲人,荒废了家业,到处游荡而不知道回家,这是怎样的人呢?世上的人一定会说他是放荡而疯狂的人。又有人专心致志于盛世之治,自以为聪明能干,于是博取功名,到处夸夸其谈而不知道停止,这又是怎样的人呢?世上的人一定会认为他是有智慧谋略的人。这两种人都是错误的,而世上的人却赞扬一个,反对一个。只有圣人才知道什么该赞扬,什么该反对。”

  有人对列子说:“您为什么以虚无为贵呢?”列子说:“虚无没有什么可贵的。”列子又说:“不在于事物的名称。关键在于保持静,最好是虚。清静与虚无,便得到了事情的真谛;争取与赞许,反而丧失了事情的精义本性。事物已被破坏,而后出现了舞弄仁义的人,但却不能修复了。”

(0)

相关推荐

  • 古琴科普丨从伏羲、仲尼到焦尾、绿绮,带你认识古琴的形制之美

    古琴的形制之美 古琴科普之 //文章内容部分源自网络及编者个人整理,仅做分享.交流之用 如有错误的地方请指正,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想必有很多刚开始接触古琴的知音朋友们,心中不免都会有一个疑 ...

  • 《列子》卷1天瑞诗解10至盗公道公公私私

    <列子>卷1天瑞诗解10至盗公道公公私私 题文诗: 舜问乎丞:道可得有?吾身孰有?丞答之曰: 天地委形;生非汝有,天地委和;性命非汝, 天地委顺;子孙非汝,天地委蜕;行不知往, 处不知持, ...

  • 《列子》卷1天瑞诗解9生死非知杞人忧天

    题文诗: 鬻熊有曰:运转亡已,天地密移,畴觉之哉? 物损于彼,必盈于此,成于此者,必亏于彼; 损盈成亏,随世随死;往来相接,间不可省, 畴觉之哉?气不顿进,形不顿亏,不觉成亏. 其亦如人,自世至老,貌 ...

  • 《列子》卷1天瑞诗解7林类乐死向死而生

    <列子>卷1天瑞诗解7林类乐死向死而生 题文诗: 林类隐者,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穗故畦, 并歌并进.孔子适卫,望之于野,谓弟子曰: 叟可与言,试往讯之.子贡请行,逆之垅端, 面之叹曰:曾 ...

  • 《列子》卷1天瑞诗解6生死一情处常得终

    <列子>卷1天瑞诗解6生死一情处常得终 题文诗: 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少壮,老耄死亡. 其在婴孩,气专志一,和之至也;物不伤焉, 德莫加焉.其在少壮,血气飘溢,欲虑充起, 物所攻焉,德 ...

  • 《列子》卷1天瑞诗解5有始有终情真自归

    <列子>卷1天瑞诗解5有始有终情真自归 题文诗: 黄帝书曰:形动不生,形而生影;声动不生, 声而生响;无动不生,无而生有.形必终也: 天地终乎?与我偕终.终有尽乎?其不知也. 至道终乎,本 ...

  • 《列子》卷1天瑞诗解4万物有情出机入机

    <列子>卷1天瑞诗解4万物有情出机入机 题文诗: 列子适卫,食于道边,其从者见,百岁髑髅, 攓蓬而指,顾谓百丰:唯予与彼,知未尝生, 未尝死也;此果恙乎?此果欢乎?物种有几: 若蛙为鹑,得 ...

  • 《列子》卷1天瑞诗解3真情无为非知非能

    <列子>卷1天瑞诗解3真情无为非知非能 题文诗: 子列子曰:天无全功,圣无全能,物无全用. 天职生覆,地职形载,圣职教化,物职所宜. 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有所否,物有所通. 何则如是?生 ...

  • 《列子》卷1天瑞诗解1真情恒常自生自化

    <列子>卷1天瑞诗解1真情恒常自生自化 题文诗: 子居郑圃,四十年而,人无识者.君卿大夫, 示犹众庶.国饥不足,将嫁于卫.弟子问曰: 往无返期,敢有所谒:将何以教?先生不闻, 壶丘子林,其 ...

  • 《文心雕龙》卷9颂赞诗解2容德底颂勋业垂赞

    颂惟典雅,辞必清铄.敷写似赋,原夫不入, 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又异乎,规戒之域. 揄扬发藻,汪洋树义.纤曲巧致,与情而变. 大体所底,如斯而已.颂也表情,达意非奢, 非赋非铭.赞者明也,亦即助也.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