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字的字里行间,暗藏着一种与世无争的高洁!

答客难

两汉:东方朔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麋,泽及后世,子孙长享。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故曰:时异事异。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譬若鹡鸰,飞且鸣矣。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予哉?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犹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0)

相关推荐

  • 答客难原文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 ...

  • 《战国策》经典名句和解释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摘自<战国策·赵一·晋毕阳之孙豫让> 解释:男人愿意为赏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人献身,女人愿意为欣赏自己.喜欢自己的人精心妆扮.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摘自< ...

  • 古籍名句|《战国策》名言合辑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 ...

  • 孟子和张仪的互怼史

    孟子像 文:谢博宇  聂传安 很多孩子写作都有自己的偏好,如选材.语言.表达方式.关注点等多有不同.如有的爱写家事,有的爱写国事:有的细腻,有的粗犷:有的爱记叙,有的爱议论:有的爱写自我,有的爱写他人 ...

  • 宋高宗的两幅字,暗藏着岳飞被杀的玄机!

    宋高宗赵构的<赐岳飞批剳卷>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 宋高宗与一代忠臣岳飞 尤其是岳飞之死 大家几乎都达成了一致共识 宋高宗与秦桧联手害死了岳飞 从此赵构背上了昏君的千古骂名 但其实这对君臣前期 ...

  • 宋徽宗凭借这幅字,足以称得上是“草圣”了,有人估价100个亿!

    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他一生当中只要有一件作品能够流芳百世,对于他而言,就足够了,一件作品就足以能够奠定他的历史地位.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艺术家皇帝,名声显赫,他因为酷爱艺术,荒于朝政,最终把大好的江山 ...

  • 米芾随手写了这幅字,却让我们花了近2999万元!

    米芾的书帖<研山铭>共39个字,以2999万元人民币从日本拍回! <研山铭>的作者米芾在当代来说是个十足的疯子.他明明是北宋人,却偏偏喜欢穿着唐代衣帽招摇过市.他为了要别人一幅 ...

  • 试问,下面两幅字,哪个更耐看?

    我是墨林自牧,一名书法爱好者.我谈一谈我对以上两幅字的看法 两幅字写的都不错,但各有各的特点,是两种不同风格,很难讲哪个更好,原因如下: 1.第一幅字:由于有方格,看起来比较整齐.用纸用墨视觉效果可以 ...

  • 蔡襄最美的几幅字都在这里了!

    蔡襄,字君谟.其先本光州人,居仙游(今属福建省),迁甫田.官至端明殿学士,知杭州,谥忠惠.工正.行.草.隶书,又能飞白书,尝以散笔作草书,称为"散草"或"飞草" ...

  • 赵孟63岁的极品楷书,凭这幅字,让他位列“楷书四大家”之一!

    在中国书法界有著名的"楷书四大家",他们分别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 但是很少有人将这四个人的书法水平和书法贡献,做一个详细的比较,很多人对这"楷书四大家&qu ...

  • 最负盛名的一幅字,堪称极致!

    每一个写书法的人,其艺术风格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体现,在也是很多外行批评内行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于多数专业的书法家而言,早年多从篆书.隶书楷书等工稳一路的书法入门. 而随着自己的审美意趣以及学养的不 ...

  • 书法真能做到“雅俗共赏”么颜真卿这幅字,让你彻底明白

    首先探讨一个书法能否"雅俗共赏"的问题,很多人用"雅俗共赏"来判断一件书法作品的水准高低,这并不是一种客观的评断. 对于书法作品的审美,首先要有两个维度,第一是 ...

  • 能看懂这幅字时,你就不再是书法小白!

    学习书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从不懂到精通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难于登天.很多人讲古人写的字是都随手而写的,并不需要今人的解读,一般持这种观点的人,对于书法的认知还停留在门外. 当你去看王羲之的字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