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施肥:有“三怕”,把握不好,产量低品相差

丝瓜对我们农民朋友来说都不陌生,它的抗病能力、环境适应能力都比较强,在我国南北方各地农村的房前屋后往往都有种植,而且商品化栽培的面积也比较大,其中,以中部和南方地区栽培和食用范围较广。除了做菜用之外,丝瓜还可以用于加工丝瓜络,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栽培效益。但是,不管是做菜用还是用于做加工,较高的产量都是丝瓜栽培获得较好效益的一个必要条件。

从自身特性上来讲,丝瓜叶片较多而且叶片较大,在温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适宜的条件下,生长速度较快,具有较好的高产潜质,但是这种潜力能否变为现实,则需要满足肥力充分供应这一基本条件。在实际的生产中,我们农民朋友都知道,要高产,就需要增加施肥量,但是,科学的施肥不单要保证数量上的充足,而且要确保施肥结构合理,不然的话,施用的肥料有时候不但不能起到应有的增产效果,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造成减产并且影响栽培效益。具体来说,在丝瓜的栽培中,施肥方面有“三怕”,农民朋友要避免这些施肥误区:

第一怕就是基肥使用不当

基肥包括有机肥和化肥,对丝瓜的高产优质栽培来说,两者缺一不可。有机肥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改善土壤结构,而化肥则可以满足在生长过程中对大量元素的充分需求,对这一点我们才能朋友都比较熟悉了。

但是对于丝瓜生产来说,过量的施用基肥对其生长往往并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因为丝瓜本身根系比较弱,而且耐肥能力比较差,过量的肥料反而会对根系的生长产生不良刺激,从而使本身就不太发达的根系在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运输功能等方面更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因此,相对于番茄、黄瓜等常见蔬菜来说,丝瓜栽培的基肥使用量要偏低一些,一般来讲,中等肥力的土壤每亩地施用有机肥4000千克为宜,假如说是土壤过砂或者是地块,可以适量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以改善土质。而化肥的施用量则以氮磷钾平衡肥每亩地施用40千克,另加过磷酸钙30-40千克为宜。

丝瓜施肥第二怕是氮肥和钾肥使用不当

丝瓜在光照和温度良好的条件下,生长速度很快,而对应的产量水平也较高,但是,较快的生长和可观的产量形成,都必须有足够的叶片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足够的有机物质。也就是说,地上部分必须有前期良好的营养生长状况来打下基础,并且地下有吸收能力相对较强的根系来供应矿物元素和水分。

因此,在开花结果期之前,氮肥一定要供应充足,从而确保地上部分的叶片具备良好的形态和数量,并且地下部分有较良好的根系作为吸收保障。具体来说,一般是在丝瓜定植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是丝瓜对氮肥的需求量比较大的时期,氮肥使用量是否充足,直接决定着地上部分叶片结构是否有利于高效制造营养,以及地下根系发育状况的良好有否,而这两点都决定了以后丝瓜果实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形成能否具备较好的营养供给基础。

在定植一个月之后,丝瓜就会陆续进入到开花结果期,并很快转入到盛果期。这一时期,丝瓜需肥重心就会转移到对钾肥的高需求上,这意味着此时钾肥的使用量就开始增加,这样才能确保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物质可以充分及时地运输到丝瓜果实里头,从而确保较好产量和品质形成,同时,也能加快丝瓜的生长速度,这一点是确保丝瓜连续结果性和最终产量水平高低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三怕就是丝瓜一次施肥过多

前面已经讲到,丝瓜的根系相对来说较弱,而且不耐肥,因此即便是丝瓜在进入盛果期之后,果实发育较快连续结果性较强,但是在施肥过程中,也不能为了图省事而在追肥中一次使用过多的化肥,不然的话,就很可能因为土壤溶液浓度过大,而对根系产生不良刺激。

根系本就不发达的丝瓜,通过这种刺激之后,会进一步降低它的生理功能,从而影响到他对土壤中矿物营养和水分的有效吸收和运输的效率。最终会影响到丝瓜果实的生长速度以及形成果实的质量,容易导致畸形瓜的形成,从而降低商品性。因此,在追肥过程中,丝瓜与其他的蔬菜相比来说,更需要注重少量多次薄肥勤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