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儿时——冬至饺子香

文/冯兵绪

“冬至快乐!记得吃饺子啊!”今天冬至,朋友圈祝福冬至快乐的声音一浪又一浪,多是提醒记得吃饺子。
冬至吃饺子,在邢西也向来已久。传说是内丘的扁鹊大师为救贫苦百姓而留下的习俗。
现在吃饺子已不是什么稀罕了,什么时候想吃,就可以动手做馅来包饺子吃,也不分什么年节了。
但小时候却不是这样子的,初一十五才能喝顿面条汤。八月十五,九月九才能吃上一顿饺子。
吃了这两个节日的饺子,再吃就到冬至了,因此小时候吃顿饺子,实在太香,太过瘾了。如今想起来,还如昨日。
“冬至大如年!”小时候的冬至,大人们还都真当一回事,生产队里也很是重视。头一天,队长就派几个利索的人去杀几只羊,每口人分个半斤四两的,也是尽力让社员们吃上一顿肉饺子。
那时候,队里一杀羊,伙伴们就忙活起来了,争着抢着去看杀羊。小伙伴们手脚利索都愿去去帮忙,帮点一堆大火,帮着逮羊腿,帮着去通知各家来分肉……能干点活,就觉得了不起,好像率先闻到肉香,比吃到嘴里还痛快!
个别幸运的小伙伴还能得到一个羊腰子,立刻在大火上烧着吃,又面又香,可比吃红山药过瘾多了。我常得到二哥的照顾,在别人不注意的当口,悄悄给我个羊腰子,那可比得一块宝还高兴!
把肉分回家,娘就会将肉切成几块,挑一块大些的,准备包饺子了。剩下的抹上盐,另外找个罐子腌起来,或者有大事的时候,或者用人干活的时候,才舍得拿出来吃。
做完腌肉的活儿,娘又开始着手准备包饺子的事了。弟弟钻进炕洞里拿几个大萝卜,我点火烧水,用温水洗净白萝卜。
娘用擦子把白萝卜擦成萝卜丝儿,再到开水锅里煮熟,我们这里叫“炸萝卜丝儿”。
萝卜丝儿炸烂后,用笊篱捞出来,泡到凉水盆子里,待水不烧手的时候,一把一把地把萝卜丝儿挤出水,放到案板上剁碎。
我和弟弟抢着去剁萝卜丝儿,娘去另一个小案板上去切肉,先切成肉片,再剁成肉沫沫。
我和弟弟把萝卜丝儿剁得差不多了,娘来收尾,重新检查一遍,有不碎的,再加几刀,直到剁烂乎了为止。
做完这些之后,又让我们兄弟俩剥几根大葱。娘把大葱切成几段,放到萝卜丝儿里,最后把肉沫也放到萝卜丝儿里,再剁到一起。
直到菜刀利索干净了,这馅子就剁好了。娘说,最后加入大葱再一起剁,这样刀上的油才能利出来,全到馅子里了。

馅子剁好后,还得调起来,这个是最关键的一步。娘捏出几个大料(八角)和一小把花椒,用小铁勺到灶火里煮成水,倒在碗里备用。

再用一个小把儿锅子,倒上油,把面酱炒出来,用水泄开了晾凉备用。做好了这些活,开始忙晚饭。吃了晚饭才进行调馅的最后工序。
这时候,花椒水和炒好的酱都晾凉了,把这些都倒在馅子里,用筷子朝一个方向搅拌均匀,直到一股香味儿溢满屋子才住手。
搅拌好后,再撒一层盐,接着搅拌均匀,这馅子就算调成了。爹要来个最后的检验,在馅盆子边,吸一口气,就能闻出馅子的咸淡来,再根据具体情况加盐或加萝卜丝儿。娘按要求做好了,净等第二天冬至包饺子了。
我和弟弟嘴馋,就对娘说,用小铁勺炒点儿馅子,不就知道咸淡香不香了。娘知道我们的心思,就用筷子抄一点馅子,放在铁勺里,伸到灶火里,轻轻拉动风匣,不一会儿,勺子里就传来哧哧的响声,顿时,一股香味儿从灶膛里传了出来,溢满屋子。
我和弟弟一人一下,不几下勺子里就干干净净了,弟弟抹着嘴说,真香啊!
第二天,不用娘喊,我们兄弟俩就早早起床了。我俩一个烧火热饭,一个去喂猪喂鸡。
这样就让娘腾出手来,先去和面,让面先醒着,这样包出的饺子下锅,饺子皮不易破。
吃完早饭,我和弟弟背上篓子,㧟上篮子和伙伴们去西沟拾柴禾去了。一路上,伙伴们都在说自己家今天中午包多少饺子,自己准备吃几碗……
到了地里,伙伴们四下散开,谁也顾不上说话,忙着拾柴禾,以便早些回家去。突然,有一个伙伴吆喝:拾满篓子了,回了啊——这一声喊,大家都慌了!
没拾满的,也慌里慌张地胡乱往篓子里塞,活像喜鹊盘窝。大家到大歇场等齐后,这才呼啦啦奔回家去。
到了家里,娘也差不多包好饺子了。拾来的柴禾正好烧锅。我拾了一篓柿木干棒,烧起来,火特别旺。
弟弟呼踏呼踏拉风匣,不一会儿,锅就开始响了。直到锅开了,爹也正好回来了,今天队长也让大家早一刻回家来。
“一群鹅,跳到河,沉沉底,漂漂起,用轿抬到小庙里。”弟弟边拉风匣,一边摇头晃脑说谜语。不知谁在吃饭场大叫一声:都出来吃饺子了!弟弟住了风匣,一股风跑出去看谁这么早?
饺子煮好了,娘捞出一碗递给爹,让去端给东院奶奶,又捞出一碗,让我端给姥姥。我端着碗,一溜烟跑向姥姥家。可回来时,姥姥又让我端回一碗来。
吃饭场上很是热闹,伙伴们比赛谁的碗大,谁吃得多;婶子大娘们互相尝着对方的饺子,评头论足;大爷叔叔们边吃饺子边议论着上午所干的活如何如何?
特别是高嗓门的冯大爷讲起冬至为啥吃饺子的传说,孩子们呼啦啦一下都围到冯大爷四周。吃饭声,说笑声,在吃饭场的上空震荡着,传得很远很远……
小时候冬至吃饺子这一幕还如昨日,记忆犹新!当年吃饭场上的大人们大都离去了,可那场景就像一幅画,深深地刻在家乡的思念里……
2020.12.21
(0)

相关推荐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萝卜饺子/乔俊林

    凄冷的冬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本来阴冷的天气更让人觉得寒气凝重,这样的天气总是很容易饿,要是这时候能来个萝卜饺子是最好不过的了,还只是想想而已,就已经感觉嘴巴里的唾液开始分泌旺盛了,脚步便随着食欲的牵引 ...

  • 【文艺众家第四期有奖征文 第28篇】焉家启||年——必备的一捆干柴

    文艺众家第四期有奖征文活动征稿  主题:年. 时间:2017年1月19日至2017年2月18日. 形式:散文.小说.诗歌.书法绘画摄影. 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发表在平台的作品,除了打赏的稿费外,还将 ...

  • 【散文】年关

    特约作者\张晓敏 年  关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时期,西骆驼村是个交通不便的山沟沟,生活及其简单,粮食和蔬菜自种自采,吃的是池塘水,每天早晚家里的青壮年人都去挑水,扁担发出"咯吱咯吱" ...

  • 老北京风景:卖油郎

    几十年前,在北京的胡同里,经常听到"梆.梆--"的击打声.一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是卖油的来了,院儿里的奶奶.大妈们,就会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油瓶子,出门招呼:"卖油的,打油! ...

  • 短篇小说:黑蛇仙

    作者:刘银科 一. 大雨滂沱,才过立夏节令,谁想天会下这么大的雨.豆粒大的雨点僻噼啪啦直往人脸上砸.空中黑云翻滚,一团团越压越低差点要掉下来.风也越刮越紧,呼呼的风挟裹着黑云,像狂奔的野马,又像大战后 ...

  • 榨锅萝卜包饺子

    榨锅萝卜包饺子 那年临近腊月二十八,父亲才托人从工作单位捎回来工资.娘急得不行,好在,赶上了最后一个年集的尾巴. 大哥攥着钱,小跑到集市,先去肉摊.五花.围心.血脖儿早就卖光了,照着肥的部位来,买上两 ...

  • 河南蒸菜

    妈妈做的菜,家的味道! 河南的蒸菜,好像对食材有无限包容!我吃过的除了常见的槐花.白萝卜丝.胡萝卜丝.土豆丝蒸菜以外,还有芹菜叶.胡萝卜叶.红薯叶.倭瓜头儿.马齿苋-好像没有什么菜不能蒸!真·无所不能 ...

  • 【最散文】冬至饺子香

    文|李茜 "好吃不过饺子",饺子是北方人喜爱的美食,它是团圆.幸福.温暖的象征.冬至吃饺子,是北方不可缺少的习俗.对于饺子,我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因为父亲最爱吃饺子. 现在饺子是百 ...

  • 冬至饺子香万家

    "冬至到,饺子俏".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各大超市.商场.饭馆饺子卖得最火. 饺子是我国的传统食品,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载,早在南北朝时 ...

  • 上刊诗人:唐行玉【冬至,又是饺子香 】主播:慧觉一羽墨飘香文学黄金诗社<2189期 >.

    作者:唐行玉.主播:慧觉 <冬至,又是饺子香> 作者:唐行玉 思念叩响了家的门环 披一袭寒风 回忆冻结在梦里 被一声声唠叨唤醒 娘做的棉袄 是千针万线的缝 怕一场突如其来的雪 冷了回家的行 ...

  • 冬至饺子很香,冬至相思夜最长;冬至太阳很冷,冬至你最暖!

    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 木子默 冬至是一年中 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冬至是相思夜最长的一夜 冬天快要走了 那么, 春天也不会太远了! 备至快乐,亲爱的 今天冬至,你被朋友圈的饺子刷屏了吗? 今天冬 ...

  • 难忘儿时馍馍香

    难忘儿时馍馍香 作者: 王冬良 晚饭时,父亲接到一个电话,是本家一个叫"华子"的晚辈打来的,邀请父亲提前回滨州老家,与其他长辈一起商议他女儿出嫁的相关事宜.婚姻大事非同儿戏,具体谁 ...

  • 难忘儿时我所玩过的民间游戏

    难忘儿时我所玩过的民间游戏 在过去的东北农村,在田间.地头.场院,在老百姓家的屋前屋后.炕头上,在村边的小河旁.大树下,勤劳的东北人民发明了一系列的民间游戏,劳累了的人们在休息的空余玩着民间游戏,这些 ...

  • ​【散文】​师恩难忘|​周治香

    师 恩 难 忘 ● 周治香 小学毕业虽已42年,但老师们的教育之恩我却终生难忘.昨日,我们夫妻二人受老校长许海峰和刘学军的邀请,有幸参加了几位小学老教师的聚会,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陈开英老师已经74岁 ...

  • 怀旧金曲《昨夜星辰》国粤双版本,流金岁月,难忘儿时追剧的夏天

    怀旧金曲《昨夜星辰》国粤双版本,流金岁月,难忘儿时追剧的夏天

  • 糖尿病人吃饺子,冬至饺子,白菜饺子,教你如何做低糖饺子,控糖

    糖尿病人吃饺子,冬至饺子,白菜饺子,教你如何做低糖饺子,控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