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座谈汪曾祺为人为文:文学要有益于世道人心
相关推荐
-
王树兴 | 焦屑和炒米
焦屑和炒米 王树兴 我读<汪曾祺别集>分集<故里杂记>二校,其收录的<故乡的食物>篇里,有<焦屑和炒米>一文. 33年前,我因此文中"暖老温贫 ...
-
王 尧丨关于汪曾祺和汪曾祺研究札记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分歧不断扩大的秩序中,汪曾祺是少数几位差不多被"经典化"的作家之一.汪曾祺百年诞辰之前,<汪曾祺全集><汪曾祺别集>的出版以及各式各样的 ...
-
优秀小说应建立自己的调性
"小说的调性与作家对语词的选择.使用.配比,语句的长短节奏,作品的整体氛围相关.不同小说调性里,藏着作家对世界.情感及人世的不同理解."日前,文学评论家张莉做客河北文学馆" ...
-
汪曾祺:写字,画画,做菜!
汪曾祺作品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作家.散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创始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 ...
-
汪曾祺三回故乡
汪曾祺(1920至1997)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的饱学之士,被他的师母张兆和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热爱故乡,源自传统文化的浸润,却长期回不了故乡,连父亲汪菊生去世也不能回乡奔 ...
-
做梦的空间能有多大||吴光辉
作者:吴光辉 [编者荐文]2020年12月13日,全国"品读汪曾祺"征文活动揭晓,吴光辉的散文<做梦的空间能有多大>荣获一等奖.本文作者选取了汪曾祺先生对自己人生梦想的 ...
-
汪曾祺的“致青春” 文/李玉俐
文/李玉俐 原载<名人传记>2021年第2期 . 从十九岁到二十六岁,汪曾祺"最青春"的七年在昆明度过.对于这座城市,他怀有特殊感情,其单以"昆明忆旧&quo ...
-
汪曾祺留给我们的文学启示
20年前的5月16日,作家汪曾祺走了. 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坛,汪曾祺以"新来的老作家"身份,捡起中断了30多年的小说和散文创作,自清新脱俗的<受戒>始,贡献出一批 ...
-
重读汪曾祺兼论当代文学相关问题
汪曾祺先生辞世二十年以后,其创作和文人生活几乎成为一种"传说".这足以显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历史化论述后,汪曾祺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相对于同时代作家而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 ...
-
汪曾祺:沈从文先生教写作
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各体文习作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其余两门是选修.西南联大的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种.中文系的语言学概论.文字学概论.文学史(分段 ...
-
旧锦新样 | 汪曾祺:沈从文的寂寞
编者按 沈从文和汪曾祺的师生缘分,是文坛一段佳话.在20世纪80年代初,沈从文不再寂寞,其小说也开始重新走进人们视线中的时候,汪曾祺即撰有这篇长文,从正面评价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在他看来,"沈 ...
-
汪曾祺《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西南联大•最困难时,往往最心怀美好》《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 汪曾祺 我在云南住过七年,一九三九----九四六年.准确地说,只能说在昆明住了七年.我们经常活动的地方是市内,我们到南屏大戏院去看电影:去逛书 ...
-
【人物系列】汪曾祺:清淡其文,平凡其人
前言 教育离不开父母对人生对命运对历史的思考,眼光只陷在孩子的身上,只会加剧压力和焦虑,一个思维广阔的家长对教育游刃有余,不跟风,不盲目.阅读.旅行.思考是我最近的生活重点,写下各种感想,和各位妈妈们 ...
-
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我的老师沈从文 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各体文习作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其余两门是选修.西南联大的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种.中文系的语言学概论.文字学 ...
-
汪曾祺:我的老师沈从文是怎样讲课的
沈从文与汪曾祺 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各体文习作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其余两门是选修.西南联大的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种.中文系的语言学概论.文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