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名红军将士,政府曾6次组织寻找
相关推荐
-
李长新丨一张历时八十二年的借条
中国开国元勋文化促进会成员与本文作者李长新(右一 未戴军帽者)合影 1934年12月4日,是当年红二十五军长征从罗山县何家冲一路浴血奋战进入豫西卢氏县的日子.82年之后的今天,豫西卢氏县委政府举行纪念 ...
-
他原是蒋介石的爱将,却为了抗日,成了老蒋的仇人
历史客栈原创视频:他原是蒋介石的爱将,却为了抗日,成了老蒋的仇人 ----下面是文字版---- 在十四年抗战中,要说中国军队第一次大规模抵抗日军,当属十九路军,在1932年的淞沪抗战中打出了中国人的威 ...
-
1983年,河南省卢氏县,在一个破旧的民...
1983年,河南省卢氏县,在一个破旧的民房中,人们找到了已经卧病在床的,陈廷贤,这位曾经为红军引路,立下不凡功勋的英雄,此时已经风烛残年,不禁让人感慨万千,那么,陈延贤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为何能被载 ...
-
从宏观角度看主席在平津战役中的降维打击
一 1948年12月4日下午,西柏坡,毛泽东主席没有了以往的冷静,急得在屋内来回踱步.他得到消息,东野先遣兵团正在攻打密云. 主席大为恼火,嘴里不停地道: "程子华要误大事,为什么眼里只有一 ...
-
程子华是红军军团政委,后成兵团司令员,却没有授衔,晚年当副主席
前言"野幕敞琼筵,羌zhi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如今军人是一种职业的话,那将是最危险却又最神圣的职业.自古以来,每当国家遭遇危难,都是军人赋予责任的时候.而到了近代 ...
-
程子华与大冶兵暴。1929年10月,国民...
程子华与大冶兵暴.1929年10月,国民党急令独立十五旅开赴大冶一带进剿,企图扑灭革命火焰.隐蔽在国民党军独立十五旅的共产党员程子华,接到中共中央军委和湖北省委的指示,于12月14日晚12时举行兵暴, ...
-
徐海东缺席了解放战争,为何能位列十大大将第二位
徐海东,湖北省大悟县新城镇人,出生于1900年6月,家境贫寒,靠做窑工维持生计.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民不聊生,普通家庭尚且生存艰难,何况是徐海东这样的贫困之家呢?在军阀混战的情况下,徐海东做窑工的收入 ...
-
贾国勇丨《清清卢氏行》三则(散文)
一双草鞋 玻璃框内,静静地躺着一双草鞋. 用稻草搓成的草梗开始松散,不再是那样的紧凑.用来束脚的草绊已经断裂,一些散落在地,一些留在鞋体上,如枯树上伸出的脱皮的枝杈,没有一丁点儿的生机:草鞋上面落满了 ...
-
陈诚围剿红军屡战屡败,却再次被委以重任,主持了庐山军官训练团
1932年2月,蒋介石对红军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再次遭到惨败,3个齐装满员的中央军精锐师,即李明第52师.陈时骥第59师和萧乾第11师均被全歼,屡遭围剿的中央苏区一度发展为横 ...
-
长征先锋红二十五军,这支钢军谁的功劳最大?竟不是徐海东大将
若要说哪支红军队伍最传奇,可能没有一支部队能够与红二十五军相比,这支小小的红军队伍,在红军中并不起眼,甚至可以说就是一支偏师,1934年长征前夕,整个红军队伍有20余万的部队,而红二十五军也就3000 ...
-
湘江战役(1934年11月)——《百战成钢、卫我中华》之十五
--1934年11月下旬,从中央苏区出发的红色大军,连破敌人3道封锁线到达湘江边,已成疲惫之师.此时,蒋介石已知中央红军突围意图,凭借湘江天险设下了第4道封锁线,30万国民党军队,在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 ...
-
【每天老照片】-1万-1958- 他红军成为军长后,又主动让贤给上级派来的人,自己甘愿任副军长
提及红25军,徐海东军长是绕不开的人物. 红军时期打仗太猛,被称为"徐老虎".他没有上过保定军校,也没踏入过黄埔军校的大门,是在鄂豫皖土生土长起来的战将. 在没参加红军之前,他率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