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劳真的多得?----面试真题(77)

历史真题解析和打卡训练入口在菜单栏。成功源于积累、更源于坚持!有问题可以留言,择优解答。

问题

有人说,多劳多得,有人说,公务员少劳也能多得。你怎么看?

解析

这道题目本身在技巧性上并没有难度,是针对付出和获得的辩证关系进行讨论的,先说多劳多得,再说公务员少劳也能多得,主要考察的是价值观问题。重点在第二点:公务员少劳也能多得,这就不得不说当前社会对公务员的一个误解了。

对于公务员这个问题,我觉得用三句话来概括,第一句是公务员多劳多得是常态。第二句话是不否认存在少数少劳多得现象。第三句话,相信未来一定会劳和得相匹配。

这道题目可以作为一个知识储备来用。

参考答案:
题中观点都是针对付出和收获的认知,我认为,关于这个问题,要结合实际,具体分析:
第一,关于多劳多得,在通常情况下是成立的。但是,我认为对劳动的理解不能简单停留在劳动强度和时间上。更多的是以其通过劳动创造的价值来计算。因此,针对个体而言,通常多劳比少劳得到的更多,但是放在团队中进行比较,那种重复性低效率的多劳却未必有高效率的少劳得到的多。
第二,关于公务员少劳也能多得,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是公务员多劳多得是常态。随着绩效考核和选人用人机制的不断完善,尤其对一线和基层人员倾斜,多劳多得逐渐成为一种常态;二是不否认存在少劳多得现象。公务员的得,往往体现在职务和工资两个方面。工资上,同个级别差距往往不大。而在职位晋升上,上级领导的主观影响比较大,难以做到完全的客观公正,让少数人有机可乘。三是相信未来会更加合理。公务员奖惩机制在不断完善,近年来,出台了系列政策,比如职务和职级并行机制,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容错免责制度等,随着时间推移、制度完善,劳得也必然会越来越匹配。
第三,作为普通公务员,我认为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工作观。既要正确理解劳和得的关系,比如对于加班多、压力大等现象,要摆正心态,把艰苦付出当作成就事业的条件,当作个人难得的成长机遇,就会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又要看淡得失,正确对待各种得失问题,对同事的奖励、荣誉、功劳,绝对不能嫉妒诬陷,而要学会祝贺、学会借鉴、学会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