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9.13

(0)

相关推荐

  • jt叔叔经方本草 笔记18

    半夏 法半夏做法: 整颗半夏,沸水过七遍,炮明矾,烘干再涮,一共七七四十九遍,每七遍算一个单位再炮再烘干. 引经药 细辛--少阴经 羌活--太阳经(颠顶头痛) 白芷--阳明经(额头中间) 川穹.吴茱萸 ...

  • 好,那我们再来岔题,就是傅青主治嗽法我们看一下。其实他的治痰也不是治咳嗽啦,我们只是参考一下。

    因为有时候我们咳嗽都是因为有痰所以咳嗽嘛.以我们以治痰来看,他说,一般人治痰总是治标不治本,比如说像二陈汤,全身的痰都可以治啊,因为二陈汤是什么?陈皮陈半夏嘛,全身的痰都可以滑掉,可以清一清.   但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0.13

    一. 砂仁温脾开胃,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二药合用能增食欲,促进胃肠蠕动,有解痉.排气.消胀.消食.止呃之功,临证对胃脘痛有效. 二. 现代临床药理研究表明,元胡能抑制胃酸分泌并具有抗溃疡.镇静.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1.13

    一. 临证对刺激性呛咳患者可用治嗽四药加僵蚕.蝉衣.木蝴蝶治之:对痉挛性喘息者可用芍药甘草汤加蜈蚣治之. 二. 咳喘病人若见鼻流清涕.咳吐白色泡沫痰者,可在应证方药中加入少量干姜.细辛.五味子.辛夷.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2.13

    一. 做为一名中医工作者要熟读经典,注重实践,善于体味,勇于创新,师众而各取所长,承先而独有见解,不惟有超众之才,但需有忍耐寂寞.坚韧不拔之志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医事业做出贡献. 二. 腰痛病人在应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9.14

    一. 学中医经典著作不可拘泥于书本,更多地需要在实践中去"感悟",通过感悟而求得真谛.跟师学习重在临证感悟,重在搜集临证一方一药之只言片语,这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正如清代医家陈修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9.15

    一. 现代临床已证明,补中益气汤对肠道蠕动亢进者呈抑制作用,对肠道松弛者可促进其蠕动.临床上补中益气汤既可用于慢性肠炎之泄泻,又能治疗肠蠕动减弱所致之便秘. 二. 黄连.龙胆草1-2g有苦寒健胃之功,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9.16

    一. 炒卜子即莱菔子,降气除胀其功较厚朴.枳实为优,通便之力则胜之,且无伤阴之弊.临证取其顺气开郁.消胀除满之力,常用于阴虚肠燥津亏之便秘. 二. 治疗便秘时,一定要留意患者舌下脉络是否青紫,若见络脉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9.17

    一. 平日取炙枇杷叶6-10g冲水当茶,可预防时邪外感.体弱之人可用玉屏风散加炙枇杷叶,常服有预防感冒之功. 二. 预防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可取紫苏.香附.陈皮等治之.正如清代医家王孟英所言:&quo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9.18

    一. 沙参甘润,重用15-30g以上能滋养肺脾二脏之阴.临证与牛蒡子.荆芥相伍可通肺络痹阻,凡临证见胸部憋闷,呼吸不利者均可在应证方药中加入三药,常收良效. 二. 治咳喘需用五味子时,切记要捣碎入药,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9.19

    一. 叶天士治温病主张"透热转气".其"透热"之理即中医"火郁则发之"之旨,透热之法不仅可以用于外感热证,而且可以广泛的用于内伤杂证.临证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