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原创)美丽的藏家村庄,让我无法想象他的未来
行走藏村

过了岷江源头后,天气突然晴好,红日高照。我们一路驱车沿江而下,不觉路过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水晶乡。路边山脚下一座金碧辉煌的金顶红墙寺庙迅速掠过,这便是小西天尕咪寺了。再往前,就是被誉为岷江源头生态旅游第一村的安备村。

我们在这里短暂停留。说是走进藏家感受他们现在的生活,最后却变成了叫卖银器的商业运作。从那看似淳朴实则老道的藏家小姑娘言语中,我赫然发现这个地方过的还是解放初期的生活:女人劳作,男人家务,集体行动,同吃分住,以工分记录劳动成果,子女不去学校读书而是直接送进寺庙学习手艺……最神奇的是居然还是群婚制度。俨然是一处没有经过开化的境域。我对藏家女子以市面三倍的价格销售他那所谓的手工银器索然无味,便悄悄溜了出来,肆意欣赏这个村落的景色。

或许天蓝地绿的优美生态,是这藏家环境的最好诠释。周围的山峰还是那样的高峻,我甚至怀疑是否有可以飞上去的鸟群。近处铺展开的定居的藏家,一处处的屋舍是那样的富丽堂皇。经幡随风摇曳,没有了牛羊群,没有了牧场,他们的生活却反而是那样的繁华。当我真实地行走在这世界的高处,徜徉于云的故乡,漫步在岷江之源,不禁喟叹造物的神奇。
从村落里面出来,村口却有一家销售羊肉串的,房屋应该是最简陋的了,但也有彩绘,低矮的门口也挂有经幡。简陋的烤箱面前,坐着满面烟尘的藏家女人,仔细的烧烤着羊肉串,肉香弥漫,游客却很少问津。面前一个小男孩,头发蓬乱,衣着简单,甚至有些寒酸和简朴,上面的污垢似乎很久未洗,手和脸基本看不出原始的色彩。但是,他的眼中透着渴望,一会看看面前的羊肉串,一会看看游客。母亲不时把烤好后没有销售出去的羊肉串给他,他一边吃,一边好奇的看着我们身上的衣着服饰,看着我们手中的相机电话,是那样的好奇。这样的情形,我不由得心疼起来,他们守在这样美丽的天堂,生活却居然是那样的困难。

或许,生活就是这样充满悖论的吧。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人们享受着最美丽的风景,却忍受着最艰苦贫瘠。而生活丰裕的都市人,却无限向往那片净土。孩子没有笑颜,面对这些每天都见到却又非常陌生的游客,反而显得有些惊怯。
邻家也有不少孩子。外来的客人,带动了这方经济的发展,他们的家庭看似富裕,但这种富裕仅仅表现在有钱,还真的是“穷得只有钱了”。物资的匮乏和路途的遥远,让金钱于他们而言意义减少了很多。他们反而会对一颗糖,一支笔而欣喜不已。高原红深深地烙在这些孩子们的脸庞上,他们的皮肤也不少皴裂,但是他们的眼睛却如璀璨的宝石般闪闪发亮。我看这些经幡衬托着他们生活的世界,在她们的眼中的,是否会和我们不同?

我突然同情起这一方上水,更加同情这山上养育的人们。祖辈守望的神山圣水,却给后代留下了精神上的贫瘠和困惑。他们应该认识山外的世界。这一方净土,若是开放,即将是同化带来的消亡。若是一如既往的封闭,亦将固步自封而湮灭。我不知道在他们的思想里,正作着怎样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