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简史(八)——百年战争

在晚期吴哥建筑的精华,巴戎寺的浮雕上,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了吴哥和另一个东南亚强权——占婆国之间的战争。这个国家差点将如日中天额吴哥帝国消灭,并且也将高棉极盛时代的历史拦腰斩断,就像新莽之于刘汉、武后之于李唐。

其实从语言学的角度而言,占婆人和高棉人一样,都是约西元前5000年以来史前时代(新石器时期)中国百越族群南迁东南亚的产物。这一大坨人可能受到后来买的越来越强势的中国北方汉藏语使用者的挤压,在东南亚分化出了两个大的语言集团:南亚语系(Austroasiatic)和南岛语系(Austronesian)。

南亚语系由168种下属语言组成,包括了高棉语和越南语在内的孟-高棉语族。至于南岛语系使用者,很可能早于南亚语系使用者进入东南亚(或者干脆就是收到了后者的挤压南下),此后面对后者的先进技术,以台湾为中心,主要散布在东南亚和太平洋的广阔群岛上,今天的马来语等很多语言属于此类,包括马达加斯加语和夏威夷语。也就是说,北方晚来移民的南下,把他们逼成了前现代鲜为人知的航海民族。而留在印度支那南部的占婆人,所操语言也是南岛语系的。

从宪制上而言,占婆从来不是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这使其不断受到北方更为集权的越南之挤压,并最终再近代早期被灭掉。它主要是由越南中部海岸一些沿海城市组成的联邦式政治实体。

至少占城的部分国土,曾经是秦汉日南郡的一部分。然而在西元2世纪(具体年份有争议),当地人在今天越南的顺化地区反叛,杀死县令独立。

此后的占婆似乎一度处于扶南的控制之下,或两国一度合并。在这漫长的数百年间,占人和东南亚其他国家一样,引入了西方(印度)那一套王权概念和治国理政之术,渐渐形成一个成熟的古代国家。梵文和巴利文的石碑,也在占婆时有出土。终于在629年,这个国家的人民首次在碑文上写下了自己“占婆”的名号。

7-10世纪,占婆的势力达到极盛。这个时期的大半,越南还没独立,所以其对远在中原的王朝而言完全是一个鞭长莫及的存在。这个国家靠印度洋贸易的丝绸与香料等交换,迅速富裕起来。在今天越南岘港附近的美山,占婆人留下了王家祭祀圣地的痕迹,因而此地也被人称为“小吴哥”,同样以壮美的印度教浮雕闻名。

到了875年,一位占族国王也曾钦点大乘佛教作为王家宗教,似乎和宗教改革的阿肯那吞,或吴哥的而一些君主一样试图借助新宗教确立权威,制衡与打压传统贵族-祭祀集团的力量。然而,可能是因为类似尝试的失败,此后的占婆王们又开始习以为常地膜湿婆。

938年,越南(当时自称“大越”)从五代十国中的南汉国独立。此后,占人就不断受到来自北方的挤压。982年,刚独立不到半个世纪的越南,就攻克并洗劫了占婆首都因陀罗补罗(Indrapura,意为“战神之城”),迫使占人南向迁都维伽耶城(Vijaya,意为“胜利”)。1068年,莱士汹汹的大越迫使占婆称臣纳贡,标志着越南自身一套“小中华”朝贡体系的成型,也是此后中南半岛上习以为常的现象。

1080年起,新兴的吴哥帝国,也开始东向扩张,与占婆战斗。吴哥窟的建造者苏利耶跋摩二世也和大越与占婆开战,只不过无法击败前者,对后者则是互有胜败。1145年,他的统治即将结束时,他终于率军攻占维伽倻城,并摧毁美山。

根据吴哥研究鼻祖谢得士(GeorgeCoedes)的还原,此后的占婆人,在一位新长者的领导下卧薪尝胆,与大越讲和,终于使得吴哥付出了代价。一位流落占婆的中国商人系统教授了占人最新的造船技术和骑兵战术(尽管后者在东南亚的密林中可能不怎么有用)。1177年,占人顺着湄公河进入洞里萨湖,直接犁庭扫穴,像吴哥帝国的心脏地区吴哥城发动了一次斩首式的突袭。

此后四年中,吴哥处于占婆的统治下,人民大倒其霉,也日思夜盼着一位长者能够救民于水火。于是闍耶跋摩七世(1181-1215)应运而生,似乎扮演了这个角色。以谢得士为首的传统学派认为,他是吴哥人民的大救星。没有闍耶跋摩七世,就没有新吴哥。其他较为晚近的观点,反而认为他的好大喜功,最终造成了吴哥的衰亡。

对于闍耶跋摩七世,我们对他的了解要远胜于其他任何一位吴哥国王。他是苏利耶跋摩二世的一位表兄弟,却神奇地在占人前首都维伽倻度过了青年时代。此外,他信奉大乘佛教,这也和传统吴哥君主们的核心价值观大相径庭。一般认为,他获悉占人偷袭吴哥,愤而率兵勤王,却为时已晚。于是,他回到占婆,或是来到了其母亲家族在北部的封地。四年之后,他终于在水陆都战胜了占人,于是解放了吴哥,也钦点佛教为国教。

然而和上述传统说法不同的是,较新的研究纷纷指出,他也许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占婆的敌人。甚至吴哥和占婆的战争,在没有现代意义上民族意识的中古时代,也许更趋近于一场不同统治家族为争夺最高权位而进行的印支半岛大内战。1177年的占婆水陆突袭之真实性,值得怀疑,甚至十年后驱逐占人的水战,也有可能纯粹是吴哥浮雕的虚构,犹如拉美西斯二世对自己在卡叠石战役中的吹嘘。

至于1177年究竟发生了什么,甚至有可能是闍耶跋摩七世及其占族盟友,成功夺取吴哥最高权位的一次政变。于是他此后所为,也只是为了统一吴哥与占婆,从而构建一个同时包含了内陆水稻区和印度洋沿岸贸易区的水陆两栖、无限续命的印度支那多民族国家。

他上位后积极推崇佛教,建立了一批吴哥最壮美的建筑,很有可能也是文化上统一中南半岛的尝试。对于传统的印度教贵族,他并未清洗,然而佛教作为一种更为普世的宗教,而且有利于编造君主是某佛转世的政治神话,的确似乎更有利于统治一个扩大的多民族国家。

于是1181年他上位之后,正式建立了护城河环绕的吴哥王城,并在1203年迫使占婆称臣纳贡。不过,此时的吴哥帝国也扩展到了极限,无力直接长久地统治占婆故地。

今天越南河内的国家博物馆或中部很多地方博物馆,那些夸张的印度风格之雕塑,都是占婆国的文物。

(0)

相关推荐

  • 《天地冥阳水陆仪文》,明代佛教刻本

    明代佛教科仪古籍,天地冥阳水陆仪文.

  • 美国为什么要跑那么远,打一场20年的越南战争?原因揭秘

    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几乎打遍了全球,理论上按照美国的实力,欺负一些小国是手到擒来的事.但事实却恰恰相反,美国就曾在越南这样的一个小国手上栽了跟头,苦战20年也没能赢得胜利. 越南战争的结束让全球意识到美 ...

  • 佛教水陆画!喜欢的收藏

    佛教水陆画!喜欢的收藏

  • 神秘国度的诞生地——被人们忽略的东南亚历史

    在古代,中国的各个朝代都在不断的建立外交,有的是为了好奇外面的发展以及文化知识,有的是为了扩大自己国家的版图.中国的外交史基本上都靠丝绸之路建立起来的.但是,在丝绸之路进行的当中,却有一块版图被人们忽 ...

  • 《天地冥阳水陆仪文》明代佛教刻本

    明代佛教科仪古籍,天地冥阳水陆仪文.

  • 澳大利亚简史/八:大陆国家1(含英文小花絮)

    作者:罗伯特 莫瑞,廖文静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点击录音按钮,听东方情缘的众多读书爱好者参与的澳大利亚简史读书活动,通过作者罗伯特 莫瑞和翻译者廖文静的视角,了解澳大利亚 本篇朗读者:伊莲(东方 ...

  • 澳大利亚简史/八:大陆国家2(含英文小花絮)

    作者:罗伯特 莫瑞,廖文静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点击录音按钮,听东方情缘的众多读书爱好者参与的澳大利亚简史读书活动,通过作者罗伯特 莫瑞和翻译者廖文静的视角,了解澳大利亚 本篇朗读者:伊莲(东方 ...

  • 澳大利亚简史/八:大陆国家3(含英文小花絮)

    作者:罗伯特 莫瑞,廖文静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点击录音按钮,听东方情缘的众多读书爱好者参与的澳大利亚简史读书活动,通过作者罗伯特 莫瑞和翻译者廖文静的视角,了解澳大利亚 本篇朗读者:伊莲 本章 ...

  • 柬埔寨简史(一)雕刻出来的王城

    柬埔寨,有战争后的千疮百孔,也有举世瞩目的古迹.当看到高高矗立的"高棉的微笑",你仿佛也会瞬间明白,为什么有人说那是世界上最美最宁静的微笑. 柬埔寨,有战争后的千疮百孔,也有举世瞩 ...

  • 柬埔寨简史(二)——适彼乐土

    柬埔寨,古称高棉.位于中南半岛中部和南部,人口1440万,比笔者的家乡上海还要少个1000万:面积18万平方公里,有接近两个浙江省那么大.我青年时代,就喜欢高棉文化,去吴哥圣剑寺神牛寺塔布隆寺巴肯山大 ...

  • 柬埔寨简史(三)——扶南传说

    西元1-2世纪,中国史籍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叫做扶南的,核心区位于今日柬埔寨沿海的神秘国度.该国建都维达普拉(Vyadhapura,意为"猎人之城".斯里兰卡最土著居民之称谓" ...

  • 柬埔寨简史(四)——水陆真腊

    西元七世纪开始,先前依靠印度洋贸易繁盛一时的扶南,收到了室利佛逝(位于今天印尼苏门答腊岛)等新兴海陆强权的挑战.其背景是,唐代在怛罗斯之战和安史之乱后,原本通往内亚.流量巨大的丝路一度衰落,内部迎来了 ...

  • 柬埔寨简史(五)——吴哥缘起

    西元802年,32岁的阇耶跋摩二世在神圣的荔枝山(之前的扶南,国名意思就是高棉语的山),宣布脱离之前的爪哇人统治而独立.在此之前,原本柬埔寨境内被称为真腊的古国,早已被核心在爪哇岛的膜拜佛教的夏连特拉 ...

  • 柬埔寨简史(六)——定鼎吴哥

    虽然吴哥帝国的开创者,阇耶跋摩二世始建并定都罗洛城,然而此地真正系统规划,乃至留下今日游客仍然趋之若鹜的吴哥窟前身.高棉帝国艺术发祥地,乃是其继承者因陀罗跋摩一世(877-889年在位)之功德.我们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