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宠物——鸭子

童年的宠物——鸭子
东大
现在的人们经济条件好,许多人都养起了宠物。一到傍晚,小区里一帮狗友们带上自己的“儿女”来到广场上,儿女们互相打闹嬉戏,狗友们唠起了“儿女”的烦心事,语气中还流露出对“儿女”的疼爱。
上世纪六十年代,社会贫穷落后,很少有人家养狗养猫,它们也从不被称为宠物,因为人都吃不饱,哪来的粮食去喂。
可是小孩子不懂生活之艰难,他们的天性就是喜欢小动物。我读小学的时候就曾喜欢养鸭子。这倒不是说鸭子不用喂,而是鸭子的食料可以去外面找。
记得那时总是到昌安门外的孵坊里去买小鸭,两角钱买四只。孵坊的地上一筐一筐摆着都是小鸭子,每一筐里都有几百只呢。熙熙攘攘“鸭”头攒动,粉粉嫩嫩一身绒毛,脑袋顶上一条黑毛犹如一支眉毛,鸭尾巴上也是一撮黑毛,两只鸭掌和扁平的嘴甲黄里透红,尤显可爱,左右两只眼睛如同镶嵌着两粒黑珍珠,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憨态可掬,你叫小孩子如何不喜欢?

为什么买四只呢?买多了花钱多,买少了太孤单,所以总是买四只来养。饲料都是自己动手到外面去抲,譬如蚯蚓、螺丝、水蜞(一种小颗粒的红色水生小虫),这些都是不花钱的,而且鸭子喜欢吃,吃了长得快。夏天的晨晚,水蜞成片地漂浮在街河两岸边,需要用纱布做成的捞兜才能捞起来,多的时候一忽儿就捞满一兜,挤干水份倒岀来犹如一个粽子,鸭子们你抢我夺,吃相十分不雅,一半在嘴里一半在地上。
螺丝也是鸭子的最爱,夏天去河里游泳顺便可以摸个半脸盆带回家,砸碎了喂鸭子,往往是一边砸一边抢着吃,甚至一不小心会砸到鸭子嘴甲上,吃完了留下一地的螺丝碎壳。有时会给鸭子吃煮熟的螺丝,用缝衣针挑岀螺丝肉来。有一次隔壁同伴喂食时一不小心,鸭子连针带肉吞了下去,结果这鸭子从此不再吃食,躲在角落里几天,最后主人只能把它杀了,剖开肚子一看,原来这针还在肫上扎着呢!

邻居阿亮曾经养过两只鸭子,是从买回家的喜蛋里钻岀来的。阿亮每天喂螺丝鸭子长得很快,一周后就长岀羽毛来了。那羽毛是先从两侧胸脯下长岀,然后是颈部和尾部,真正的羽翼却是最后才长的,所以看鸭子是不是长大就看羽翼的毛,形容一个人强大了也说你“羽翼丰满了”。
那时的鸭子于我似乎也是一种宠物,养着养着会产生一种感情。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看到的一幕把我惊呆了。四只刚开始长羽毛的鸭子被母亲泡在开水里拔毛,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是鸭子误食了“苍蝇药水”——一种专门用来杀蝇的药水拌上饭粒,一不留神被鸭子吞了,一忽儿就一命呜呼!母亲赶紧杀了鸭子,剖膛开肚,去除内脏,洗净油炒,中午端上饭桌。我是不忍心去吃的,痛心蹙额着呢,我绝对不吃自己养的鸭子,虽说那个年代饭桌上难得见到荤菜。母亲为了安慰我又拿岀两角钱来,答应我再去买四只来养着。

鸭子喜水,还要带它们去后园外的寺池里游泳。一到池边鸭子们就争先恐后张开翅膀扑入水里,互相追逐着,还冷不防地来个潜水,一下子游岀去好远,待它们玩腻了,就静下来用嘴甲洗洗羽毛,所以水里出来的鸭子身上非常干净,玩累了它们就把头藏进羽翼下美美地眯上一会儿。最后还要赶上岸来领回家里。鸭子也是蛮有灵性的,几次下来它们自己也认路了,只要一上岸就乖乖的直往家里奔去。
养鸭子的经历大约有几年,不知从哪年开始就没有这个爱好了,或许是因为自己长大了吧。现在想起那段年少时光,感觉回味无穷,故记录于此慢慢品味。

作者简介:东大, 浙江绍兴人 ,退休工程师 , 老年文字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