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虎论食疗•粳米
相关推荐
-
再注《伤寒论》之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
-
解表发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几点
第一.解表的时候重视辅汗法的应用为了更好的达到汗出,我们临床上经常采用一些方法,就是辅汗法,因此凡是能够辅助达到汗出的方法,都属于辅汗法范畴,最早源自于<伤寒论>桂枝汤方后注,临床最常用到 ...
-
解密中医经方「方同名异」之谜
本 期 导 读 如果对<伤寒论>条文不理解,不妨参考<辅行诀>对比学习,收获更大-- <辅行诀>二旦四神汤与<伤寒杂病论>有关方相比较,二者诸多方 ...
-
『中药方剂』中药方剂之补益强壮方剂类 20.小建中汤 〈伤寒论〉
20 小建中汤 〈伤寒论〉 组方:桂枝,生姜,大枣各10克,芍药20克,甘草10克,怡糖20克 适应症:用于小儿幼弱体质,消化器官功能(脾胃),虚弱而腹痛者夜尿症,慢性腹膜炎合并小量腹水者,以小儿 ...
-
《伤寒论》方剂归类法学习《伤寒论》,可以...
<伤寒论>方剂归类法 学习<伤寒论>,可以从六经传变(传经,传腑,直中,)规律,去理解去选择学习方剂运用,这是纵向的方法:同时,还有一种学习方法,比如<伤寒来苏集> ...
-
王三虎论食疗•米油与米糠
我对一个问题久思而不得其解,这就是杵头糠治疗噎膈(食道癌).按说食道干涩,汤水难咽,用一些滑溜的东西才对,怎么却用了米糠这样如此粗糙难咽的东西?但是,我也认为古代医家能这样说总是有实践依据,存在的东西 ...
-
王三虎论食疗•小麦
小麦虽是五谷之一,若论药用则首当其冲,当仁不让.因为再没有像小麦这样秋种冬藏春长夏收得四气之全的粮食了,所以入药才能营养全面,养心调脾,厚肠开胃,除热止咳.平稳纯正,左右逢源.正如陈藏器所谓:&q ...
-
王三虎论食疗•绿豆
绿豆在五谷杂粮中是药力最显著的.其一是泻火,其二是解毒.我只要一上火,先熬两三顿绿豆汤再说,往往能邪热渐退,身心舒泰.西北五省出了一个中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他的妙方是用绿豆甘草汤解急性中 ...
-
王三虎论食疗•大豆
大豆作为药物在我国第一本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品>首先出现,可以说是最早的365味药之一.但是作为药用的是黑大豆,而<神农本草经>首先是将大豆黄卷(实际上是黑豆芽)" ...
-
王三虎论食疗•赤小豆
赤小豆在<神农本草经>就明确提出"主下水,排痈肿脓血."对于肿瘤科的医生而言,癌症引起的恶性胸腹水及四肢浮肿非常棘手,元代医家王好古说得好:"治水者,惟知治水 ...
-
王三虎论食疗•玉米
玉米是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种子,又名苞谷.苞米.玉蜀黍.珍珠米等.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和秘鲁,16世纪传入我国,至今有4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尤以东北.华北和西南各省较多. 玉米现在很 ...
-
王三虎论食疗•薏苡仁
薏苡仁又名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起实.薏珠子.草珠珠.回回米.米仁.六谷子.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常 ...
-
王三虎论食疗·白扁豆
五谷杂粮不仅是人类生命得以延续的基本物质,也是最早.最可口.最方便.最可持续使用.最适宜于疑难危重病的药物.清代有一个医家看不惯藿香正气散这一类"治四时不正之气"的广告用语,开玩笑 ...
-
王三虎论食疗·花生、芝麻
花生又名落花生.双子叶植物,叶脉为网状脉,种子有花生果皮包被.历史上曾叫长生果.地豆.落花参.落地松.成寿果.番豆.无花果.地果.唐人豆.花生长于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长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