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疫情中的植树节/狄树强
相关推荐
-
【广东】熊芷欣《植树节》指导老师:左玲
植树节 东华小学东城校区 二年级 熊芷欣 听妈妈说:"植树造林,利在当今,功在千秋.水是生命之源,树是水的卫士."今天是3月12日--植树节,春风送暖,碧空如洗,小鸟在天空中欢快地 ...
-
种了一棵真正的树‖文/曾雪
种了一棵真正的树 有句话说得好:"种一棵树,最好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所以我在蚂蚁森林种了一年多的树,但是我的小树苗还是那棵小树苗.机缘巧合之下,今年七月底终于成功在青海湖边种 ...
-
《作家新视野》ll【散文天地·孙宏文作品】ll总第205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那坡刺槐树 文/孙宏文(辽宁省) 还是上班那阵子,每次下乡工作往南去或回家的时候,总是眼盯着路边那坡林子,直至车驶过.返程,到了那个坡也总是目不转睛,直至林子在眼中消失. 那坡林子位 ...
-
山东作家‖【路旁,那棵开花的树】◆吕延梅
作者简介 吕延梅,笔名绿叶子,山东散文学会会员,新锐散文平台签约作家.多年来一直潜心散文创作,作品发表于<散文百家><当代小说><当代散文><岁月>&l ...
-
植树节遐想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本应是全民植树的日子,但似乎感受不到植树的气氛. 01 小时候,一到植树的季节,村里就会组织村民去植树.有时候是到河边,有时候是到山上. 人们三三两两,有的拿锄头,有的拿 ...
-
【吴宇轩】绿色的希望
绿色的希望 福清市实验小学三年八班 吴宇轩 指导老师:黄华 冬爷爷喘着粗气悄悄地溜走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了,沉默许久的公园在她的召唤下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 这个周末恰逢植树节.看,群众们各自拎 ...
-
【广东】颜一飞《植树节》指导老师:左玲
植树节 东华小学二年级 颜一飞 春天来了,花红柳绿,草长莺飞.一年一度的植树节终于来啦! 这一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我们一家难得没有事情一起出发去植树了.我们来到公园里,我将事先准备好的树苗,小心翼翼 ...
-
【广东】刘旭柯《植树节》指导老师:左玲
植树节 东华小学 刘旭柯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又是一年芳草绿.在这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阳春三月,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 在这植树的季节里,小区物业和邻居带着植树工具和树苗,来到五栋后面的花园植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风筝飞起来/狄树强
春风吹绿了河边的柳条,金黄的油菜花接替迎春花盛开在岸边的田野里,涧河西岸的樱花园初具规模,近百种五颜六色的樱花品种此起彼伏盛开在枝头树干.春风拂面,鲜花似锦的春天里,正是出门踏青的季节,但是疫情的持续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梦回黄瓜许/闫树军
记得去年冬天回家团聚,大哥说有时间带我和二哥去我俩的出生地看看.这一建议,随即得到我跟二哥的积极响应. 大哥说:"趁现在腿脚还利落,我带你们去玩一趟吧:一个三间堂,一个黄瓜许,离得很近,那才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疫情下的日子/高处寒
沙某打电话来,让陪他锻炼,约陪他聊天,请陪他喝茶,其实,三件事可以一并进行.一边锻炼一边闲谈.走累了,公园石凳上稍事休息.拿出茶杯,继续边喝边聊.庸常的日子,消遣着时间,朴素的生活. 隔三岔五的万步行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疫情时出门的感受/李维维
从农历大年三十到今天2月初3,算起来有32天没出过门了.我这个人本身也不爱逛没事爱宅家,更向况今年有这疫情我更不会出门了.年前准备吃的用的很充足,所以就响应国家政策一直呆在家,全家人都一样.孩子们更是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走过疫情肆虐的日子/刘泉锋
从小到大,没有经历这样的春节,必须藏在家里,躲避着天灾还是人祸?从小到大,更没有经历这样漫长而恐怖的日子,仿佛死神已经来临,心就像提在别人的手里!皆为"冠状",皆为疫情.但我们在党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母亲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李计划
世界上有很多美妙动听的声音,但在我看来,没有哪种声音比母亲缝纫鞋垫的声音,更让人刻骨铭心.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多少人猝不及防,有多少人为防控疫情舍生取义,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冲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为有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女人,不要相信“我养你”/曹志琴
"在没有结婚前,要是知道他是这样的脾气,我才不结婚呢."幼维姐边喘着粗气边说.我回过身来看看身后的郑姐,又看看郑姐身后的幼维姐. 郑姐.郑姐的老公跟幼维姐的老公是同学,平时常在一起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菊花会/庄振加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菊花会/庄振加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她和他的故事/陈祥虎
她是个理发师,这点村里人都知道,因为她的店就坐落在村马路边,附近几个村子里的人都去找她理发. 她的男人是开大车的,就是半挂车,眼下是二十多年以前,人们都这么叫.原本出车一趟三五天可以挣回不少钱,怎奈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