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64.经渠(手太阴肺经)
相关推荐
-
倪海厦针灸笔记(六五)——经渠穴
列缺,经渠,太渊这三个穴道分别为我们的三部脉,(见图一),寸.关.尺,太渊是寸脉,经渠是关脉,列缺是尺脉.我们摸脉的时候,右边的寸是肺脉,秋天的时候,轻轻一摸,脉是浮的,这是正常的脉象. 图一 当寸. ...
-
针灸甲乙经临床所悟
皇甫谧针灸术传承人 边立兵 平凉广济医院针灸科主任 2020-11-2 十多年的针灸临床,从开始的朦胧到现在的从容自然,总感觉针灸古典的学习,尤其是针灸甲乙经是每天必须要读的.这部针灸 ...
-
经渠
经渠 <针灸穴名解>: 本穴善能泻热开瘀,犹浚源疏流也.其所治症为胸胀.暴痹.喘咳.气逆.胸背痛.喉痹.掌中热.郁热.汗不出等症.总以开瘀泻热为主,犹分洪流为多渠也.故名"经渠& ...
-
经渠穴
经渠穴 取穴方法:经渠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 1 寸.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旋前方肌.皮肤,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针在桡神经浅支内侧经皮下组 ...
-
「针灸」63.列缺(手太阴肺经)
今日知识点: 列缺 四总穴 别名 童玄.腕劳. 来源 本穴最早见于<灵枢·经脉>.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㰦,小便 ...
-
「针灸」2.长强
昨天,我们学习了督脉,它循行于后正中线上,为诸阳之会,可调节六阳经的经气. 这条经脉共28穴,今天学习这条经脉的第一个穴位--长强 穴名释义 长:与短对言,长大,旺盛. 强:强盛. 督脉为诸阳之会,自 ...
-
「针灸」4.腰阳关
今天进入针灸学习的第四天. 有网友私信我,问我有没有推荐的针灸学习教材,这里推荐一下邱茂良老师主编的五版教材<针灸学>,大家可以从各网站买,淘宝网.当当网等等,这些地方都有卖. 现在进入腰 ...
-
「针灸」6.悬枢(督脉)
别名 悬柱 来源 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悬枢,在第十三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 ,伏而取之,刺入三分,灸三壮 ." 定位 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释义 悬,通旋,旋转,悬 ...
-
「针灸」5.命门
昨天学习了腰阳关,为下焦关藏元气之窟宅与腰部运动之机关. 今天进入命门的学习. 命门,别名精宫.竹杖.属类. 定位 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 昨天讲腰阳关的时候有讲到,髂嵴高点平对第四腰椎,下 ...
-
「针灸」11.灵台(督脉)
别名 肺底 来源 书上说最早见于<素问·气府论>. 我从<素问>这篇里找了半天没找到这个穴位,甚至整个黄帝内经里也没有找到(不排除我没找仔细,找到的朋友可以留言).但是有这么一 ...
-
「针灸」12.神道(督脉)
藏输.神通.冲道. 最早见于<甲乙经> 神道,在第五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刺入五分.留五呼,灸三壮. 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神,指精神: 道,为通道. 神道者,胸中之神气,乃日与 ...
-
「针灸」14.陶道(督脉)
别名 无 来源 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 陶道,在项大椎节下间,督脉.足太阳之会,俯而取之.刺入五分,留五呼,灸五壮. 定位 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释义 陶,指陶钧,是古代制作陶器时用的转轮 ...
-
「针灸」18.脑户(督脉)
别名 匝风.会额.合颅.仰风.会颅.迎风.西风. 来源 本穴最早见于<素问·刺禁论>. 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 定位 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 释义 脑,指脑髓. 户,出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