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2.长强
相关推荐
-
会阳准确位置和作用
会阳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一个穴位.其具体位置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具体的取穴方法为,取俯卧位或者胸膝位,尾骨下端旁软陷处,左右各一穴,就是会阳穴.会阳穴有补肾壮阳,健脾利湿,升阳举陷的作用,可以 ...
-
一个动作可以疏通3条静脉,让你随时随地养生
经常做一个动作,可以疏通三条经脉,防止内脏下垂,同时调理脏腑,并且预防冠心病.高血压.下肢静脉曲张,并能补益肺气.肾气.尤其是通督脉,刺激到督脉的起始穴,他就是长强穴,达到补肾养身.增强体质.养护生殖 ...
-
五行针灸学习笔记:任督不通
五行针灸学习笔记:任督不通 绿墨浓浓 2018.07.12 阅读 196 任督二脉概述任督二脉原属于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阳维脉.阴阳跷脉),因它们具有明确穴位,医家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 ...
-
《三阳经偏盛之病理与治疗》
首先关于太阳经的偏盛,经文曰:"太阳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当俱泻,取之下俞."说的是,人体太阳经脉如果偏盛,则会发生厥逆.喘息.虚气上逆等症状.这是阴不足而阳 ...
-
痔疮的痛,艾灸这3个主穴可解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小九老师. 对于痔疮,我们总是难以启齿,但又异常痛苦.痔疮发病很广,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女九痔"的说法.有研究称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 ...
-
长强(GV1)
穴位分寸歌骶端督脉首长强,止痛镇痉固脱良:便秘痔疮还泄泻,脱肛疝气及癫狂.[中文名称]长强 [中文拼音]Chángqiáng[外文缩写]GV1[穴名出处]<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别 ...
-
「针灸」4.腰阳关
今天进入针灸学习的第四天. 有网友私信我,问我有没有推荐的针灸学习教材,这里推荐一下邱茂良老师主编的五版教材<针灸学>,大家可以从各网站买,淘宝网.当当网等等,这些地方都有卖. 现在进入腰 ...
-
「针灸」6.悬枢(督脉)
别名 悬柱 来源 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悬枢,在第十三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 ,伏而取之,刺入三分,灸三壮 ." 定位 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释义 悬,通旋,旋转,悬 ...
-
「针灸」5.命门
昨天学习了腰阳关,为下焦关藏元气之窟宅与腰部运动之机关. 今天进入命门的学习. 命门,别名精宫.竹杖.属类. 定位 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 昨天讲腰阳关的时候有讲到,髂嵴高点平对第四腰椎,下 ...
-
「针灸」11.灵台(督脉)
别名 肺底 来源 书上说最早见于<素问·气府论>. 我从<素问>这篇里找了半天没找到这个穴位,甚至整个黄帝内经里也没有找到(不排除我没找仔细,找到的朋友可以留言).但是有这么一 ...
-
「针灸」12.神道(督脉)
藏输.神通.冲道. 最早见于<甲乙经> 神道,在第五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刺入五分.留五呼,灸三壮. 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神,指精神: 道,为通道. 神道者,胸中之神气,乃日与 ...
-
「针灸」14.陶道(督脉)
别名 无 来源 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 陶道,在项大椎节下间,督脉.足太阳之会,俯而取之.刺入五分,留五呼,灸五壮. 定位 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释义 陶,指陶钧,是古代制作陶器时用的转轮 ...
-
「针灸」18.脑户(督脉)
别名 匝风.会额.合颅.仰风.会颅.迎风.西风. 来源 本穴最早见于<素问·刺禁论>. 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 定位 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 释义 脑,指脑髓. 户,出入 ...
-
「针灸」17.风府(督脉)
别名 舌本.鬼枕.鬼穴.曹溪.思枕.惺惺.鬼林. 来源 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 定位 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骨度分寸中规定:前发际到后发际是12寸. 本穴在枕骨粗隆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 ...
-
「针灸」19.强间(督脉)
别名 大羽 来源 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 强间,一名大羽,在后顶后一寸五分,枕骨上,督脉气所发.刺入四分,灸五壮. 定位 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 释义 强:通彊,僵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