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宋亚伟:放下汲桶 常品甘醴

放下汲桶 常品甘醴

文/宋亚伟(江西)

——读《道德经》有感

《道德经》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反复拜读后,我只能管窥蠡测地谈谈自己对其的片言只语的理解。

可治世兴邦

老子“去兵”的战争观。“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意思是,战争是有道的君子应厌恶的东西,万般无奈才使用它。墨子主张“非攻”,孔子秉持“去兵”、“无讼”,必要时以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周文王“内圣外王”的思想,《战国策》里“战胜于朝廷”的思想,我们的前总书记胡锦涛提倡“和谐社会”的思想,都体现了老子的战争观。
老子 “无为而治” 的为政观。“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作为,而是不做过多的干预,宽刑简政、轻徭薄赋、与民休戚、任人唯贤,即“以无事取天下”,这要求统治者“以正治国”。现今的管理者若能吸取其思想精髓,便能垂拱而治。
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治国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心物一元”。这要求我们首先得顺应自然、敬畏自然。“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统治者不要三天两头搞什么运动,不要动不动去折腾老百姓,不要轻易干涉老百姓的生活。97年春晚《鞋钉》里黄宏修鞋,巩汉林买钉,黄宏讲“各行有各道,修鞋亦有道,修鞋不卖钉”,真是语惊四座!我们如果都能自觉以“道法自然”为信仰,桃源世界还真不是虚幻。什么环保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诚信危机问题、教育的沉疴宿疾等等,都会逃遁无形的。


可顿悟人生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无尤。”这一章,阐述了君子的品格应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争,沉静而深远博大,真诚守信,谦卑不争,相机而行。
孔子第二次向老子问礼,老子告诉他:“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主张不要太锋芒毕露,去掉身上的骄傲之气和各种淫邪的欲念。
我从教私立高中十年后,回到公立初中,常会有一种优越感。第一年,我班考评分和我的语文成绩遥遥领先,但区优秀班主任、区优秀老师,都没有我的份。有一段时间,我醉酒后常抱怨,甚至工作也松懈了很多。领导自然就讨厌我了,有一次直接批评我:“你是有才,但太骄傲了。”
此时《道德经》成了我疗伤的灵丹妙药。让我醍醐灌顶,心里渐趋澄明,懂得了“上善若水”的至理。我应做一名有温度有纯度有厚度的教师,虔诚地去推行“生命灵魂”的教育。
可矫枉得正

“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
魏晋风流,上乘之德,他们旷达傲世、任率自然、超入玄心、表里澄澈。王羲之东床坦腹,是后人乐于传诵的故事。而王徽之雪夜访戴,亦让人认识到晋人的“乘兴”和“尽兴”,是何等地洒脱自然!作为竹林七贤中的一员,刘伶嗜酒如命,常常坐着鹿车,带一壶酒,使人扛着锹跟着,说如果我醉死了就把我埋了。还曾发出“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的酒后豪言。身为王璨好友的曹丕,已经是魏国的继承人了,亲自参加了王璨的葬礼,他不念悼词,出人意料说,我们就不来那些虚套了,王璨生前喜欢听驴叫,我们就每人学一次驴叫来送送他吧!这叫声响彻四野,也响彻千古,成为历史的绝响。阮籍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执意将棋下完,且在母亲的葬礼上喝酒唱歌,但这并不能说明他对母亲没有感情,更不能说明他不孝敬母亲。相反,他之后竟然吐血数升,这种深情和孝敬是常人不可比拟的。那些打爹骂娘,虐父弑母的禽兽,而今还真有抬头。
北大弑母案,原本销声匿迹了几年。可最近,这惨绝人寰的案情又有新进展,闹得沸沸扬扬。今年4月21日,吴谢宇在重庆江北机场乘机时被抓,5月27日,涉嫌故意杀人罪、诈骗罪、买卖身份证件罪的吴谢宇被逮捕。同学们眼中的“宇神”阳光大男儿,一直是母亲的骄傲、北大的三好学生。弑母后,他将母亲的尸体在家里停放了7个月之后,才故意暴露线索,让他舅舅警觉。
本案件说明父母对孩子过于乖巧的注重,常会忘记孩子内在阴暗的一面。我们要学会发现一个真实的孩子,和真实的孩子交流、交心,真实的孩子都有瑕疵,而一个越完美的孩子,从某种方面来说,可能越压抑自我,越害怕做真实的自己,请不要忘记了“越高尚,越堕落”这句话。种树郭橐驼之“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既是是养树的法则,又是育人的至理。
尼采曾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愿我们能放下汲桶,常品甘醴。

2021年3月22日

本刊原创首发

—2021—

❀ 作 者 风 采 简 介 ❀

☆☆宋亚伟,男,1975年出生,余江区作家协会成员,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第四中学语文教师、班主任,校文化处干事,兼职校心理咨询师,区语文骨干教师,区骨干校园通讯员。主笔的《新课改背景下校园社团的文化特色建设实践和探索》课题已于2019年12月结题,该课题属省教育学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学科带头人专项重点课题。2020年《加强安全教育创建平安校园》、《为春花满园,这里战斗正酣》、《余江四中艾红庭:疫情阴霾里的坚守》、《鹰潭市余江区第四中学开展疫情知识竞赛庆“三八”》等报道在《今日头条》、中国《市县领导决策》刊、网(决策网)、《江西教育》、《凤凰网》、鹰潭日报、余江融媒等上发表,2021年《彩霞边的承诺》在《江西教育》期刊发表。

投稿作者请加主编微信 rocola2010 以确认投稿是否成功

《当代文摘》编辑部

主编:黄山松 吴顺珍

微信:rocola201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