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大师朱光潜论诗心得。诗与非诗的区别。什么是诗?明确解答。
相关推荐
-
朱光潜美学三大理论资源及其当代启示
曹谦 /文 摘要:纵观朱光潜美学历程,有三大理论资源:一.朱光潜早期美学的发生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二.朱光潜前期美学基本面貌是西学的,其美学的基本框架.理论依据乃至提问方式都来自西方理论:三. ...
-
靳秀萍 | 浅析《枫叶集》之美学意义—读《枫叶集》有感
枫叶集 浅析<枫叶集>之美学意义 文/靳秀萍 "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诗人芮晓枫的<枫叶集>以五彩斑斓的内容.真挚纯美的情谊.跳荡的深邃哲思和唯 ...
-
论中国古代艺术意象的空间性特征
论中国古代艺术意象的空间性特征 摘要:中国古代艺术意象蕴含了深刻的空间观念,突出体现在"俯仰流观"的感知视角所形成的"心见"空间.主体情感化充盈所形成的情感情绪 ...
-
【诗评诗话】重庆万州|王东梅:现代诗的诗意探寻-光在词语中安居
鲁西诗人,以诗歌慰藉心灵 现代诗的诗意探寻-光在词语中安居 王东梅 读诗,总是需要某种尺度,以辨识/阐述一首分行作品,是否具有诗的元素,而可称之为诗,或纯只是散文散句,借分行之列,鱼目混珠假冒为诗:或 ...
-
蒋寅|原始与会通: “意境”概念的古与今(下)
"意境"一直是古代美学和文论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在充实的资料基础上,尝试厘清这个现代美学概念与它的语源之间本义和引申义.比喻义的种种缠夹,建立起它作为涵摄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范畴和作为 ...
-
徐肖楠:以石为诗的沧桑悠远 | 原乡诗刊
以石为诗的沧桑悠远题 徐肖楠 一 每个时代的诗人都有其与时代相适应的特点,胡红拴的<石话诗说>追忆石的世界的前生后世,满怀今天的情思而抒写石韵诗意,以诗歌演绎石头与历史的沧桑变幻,以诗石相 ...
-
美学大师朱光潜谈书法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不是书法家,但他对于书法进行了非常多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并在书法美学上提出了一些真知灼见. [书法是一门艺术,它同样有移情作用] 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有人质疑书法是否属于中国的一门艺 ...
-
如何写好诗?想张力十足,只须一个字,王和尚学诗心得
今日谈诗,王和尚只说一个字:势. 何为"势"?<说文解字>曰:势,盛力,权也.即"势"乃力之意,且多指未消失之力.就作文而言,"势&quo ...
-
中国诗歌报:李明月学诗心得|关于诗歌的沉淀与修改
李明月,辽宁人.她是当代女诗画家.她写诗画画,素食参禅.2013年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文图全彩精装绘本:<每个人都是一盏灯><每件都是一扇窗><智慧的锦嚢>< ...
-
中国诗歌报:学诗心得体会
关于诗人臆想 诗人是童心未泯的孩童:诗人是悲天悯人的佛陀:诗人是杞人忧天的妄想者:诗人是敏知万物微妙的神经质:诗人是一切新奇永不满足的探险者:诗人是洞察万物本质的哲人:诗人是所有上述角色的集大成 ...
-
中国诗歌报微诗创作室《麦子黄时》专题临屏诗交流心得集锦(第5期)
中国诗歌报微诗创作室编辑部成员 总编:海底月 主编:蒋江华 副主编:婉清 天涯 心得交流中心主任:周郎 美篇审核编辑:刘红 第一组编辑(遴选)人员 蒋江华 婉清 绿荷 诗落案头 吴瑞玲 云淡风轻 ...
-
写诗心得之二三语
◆写诗心得之二三语一一所有的诗词句式都应该是一种联句形态 作者: 黄永强 其实,诗词创作你只须记住一句话,这句话是我多年创作的心得,那就是"诗词的所有句式应该都是联句"! 对仗有工 ...
-
学诗心得 从范例想到《寻李白》感悟诗的灵性
[学诗心得] 从范例想到<寻李白>感悟诗的灵性 二荷伞/文 "风和云淡艳阳天,俩马犁春不用鞭. 忽听花儿私语道:才知汗水可肥田." 读着梁沐的<春犁>这首诗 ...
-
[读诗心得] 孔孚的山水诗
作为一位出色的现代山水诗人,孔孚以其对自然独特的感悟尽诉于比写那简洁的文字.正是这些短短的诗章,为人们开拓了一个旷远的遐思之境.读孔孚的诗,将是另一种微妙与情怀-- 孔孚生平(1925-1997) 孔 ...
-
大师|朝鲜鼠须笔的试用效果:他80岁的行书诗册,居然仍如此秀劲
书法课堂 09-22 <书法课程> 见诸笔墨 | 达于心灵 不可一日无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国书法 | 最高艺术 大师 | 朝鲜鼠须笔的试用效果:他80岁的行书诗册,居然仍如此秀劲 董其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