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略谈(六)石勒的崛起和势力的坐大
相关推荐
-
激荡四百年:石勒和王弥拥兵自重,刘聪两攻洛阳损兵折将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5篇 前面说到石勒在魏郡.汲郡.顿丘郡等地所向披靡,连克郡县,还从百姓中挑选了五万名强壮之士补充兵力,实力大增. 鉴于石勒优异的表现,刘渊将其封为安东 ...
-
激荡四百年:石勒王弥横行中原,洛阳岌岌可危时刘渊驾崩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6篇 刘聪进攻洛阳时,石勒也没闲着,引兵进犯信都,斩杀冀州刺史王斌.得知王斌被杀,王浚宣布由他亲自兼任冀州刺史. 司马越不想冀州就这么落入王浚手中,派 ...
-
西晋灭亡,有太多偶然,中原群雄的无能,才让石勒趁机得势
通常所谓的"五胡乱华",是对整个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总论,东晋王朝对这段历史叫刘石之乱,或者中朝倾覆. 关键是什么?是从春秋战国到秦末到西汉末年到东汉末年之后, 汉人军事势力的内战 ...
-
五胡十六国略谈(八)石勒的文治武功,及晚年政局暗藏的不安定因素
上篇讲到公元319年10月,刘曜在讨伐靳准的行军途中称帝,并封石勒为大司空.大将军.不过石勒并不买账,他认为自己与刘曜一同被刘聪封为辅政大臣,同样军功赫赫,实力相当,刘曜凭什么自行称帝对自己进行封赏, ...
-
五胡十六国略谈(七)崛起的石勒南征北战,终于奠定帝王基业
上篇写到公元310年(晋永嘉四年七月),汉主刘渊病逝,太子刘和即位,当月大司马刘聪发动兵变杀死自己兄长,自己做了皇帝,为了让地方实力派承认自己的合法地位,大肆封赏. 刘聪继承父亲的灭晋大业,登基后不久 ...
-
五胡十六国略谈(十六)前燕鼎盛时版图,及鲜卑族、慕容姓氏的追溯
前燕灭冉魏后,进军中原,疆域版图扩大到鼎盛状态 在五胡十六国略谈(十四)里提到,公元352年四月,悼武天王冉闵与慕容恪在"廉台之战"中决一生死,冉闵以一万步兵激战慕容恪的十四万骑军 ...
-
五胡十六国略谈(十二)后赵储位之争,及暴君石虎之死
在上篇五胡十六国略谈(十一)里讲了石虎在位期间对外穷兵黩武耗尽国力,对内严刑苛政猛于"虎",弄得民怨沸腾,民不聊生:而东宫储位之争和诸子相残已经把他搞得焦头烂额.心力交瘁,使他无力 ...
-
五胡十六国略谈(十三)石虎临终托孤,后赵陷入内乱,冉闵建魏灭赵
↓后赵武帝石虎↓ 自石虎篡权称王后,穷兵黩武.严刑苛政,残虐汉民,惨死于其暴政下的汉人百姓何止数十百万,因此民族矛盾愈发激化.石虎在世时,还能控制局面,压制住这些矛盾,毕竟他南征北战二十多年,军事能力 ...
-
五胡十六国略谈(十四)冉闵的荣耀战绩史,以及与慕容恪的生死决战
上篇讲述了在暴君石虎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争皇位自相残杀,冉闵趁乱掌握朝政,后来杀石鉴,于公元350年二月在邺城自立为帝,建立冉魏政权.新兴王石祗听说石鉴已死,于是同年3月在襄国称帝,改年号为永宁.冉闵 ...
-
五胡十六国略谈(十五)悼武天王毁誉参半? 或许这里会告诉你…
在给冉闵盖棺定论前,我首先引用一段梁启超写的<李鸿章传>的绪论:"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 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 虽然,天下 ...
-
五胡十六国略谈(十七)鲜卑慕容氏在早期崛起过程中遭遇的挫折
在五胡十六国略谈(十六)里大概谈了前燕"最辉煌"的时刻(详情后面的篇章里会专门谈),并追溯了鲜卑族的起源与慕容姓氏的由来.最后讲到莫护跋死后,由其子慕容木延统摄其部.魏正始五年(2 ...
-
五胡十六国略谈(十八)慕容廆韬光养晦,尊晋勤王,历经大战终称霸
迁都大棘城,励精图治,纳民与选贤任能 在上篇五胡十六国略谈(十七)里讲到慕容廆东伐西讨屡遭挫折,在权衡利弊后决定向晋武帝司马炎称臣,实行韬光养晦的发展策略.于是在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四月,慕容廆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