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丨 霍俊明:自媒体时代——写诗的人与诗人

(0)

相关推荐

  • 刘诚:诗歌与艺术的几个问题(三则)

       为不写诗辩解 黄灿然先生曾建言天下诗人大可不必急于到处推销.到处发表,也不必背上诗稿东奔西跑抛头露面,如果真是对自己才华有信心的,可以在三十到四十年时间里不发表,五十岁上下再拿出来,通过朋友圈的 ...

  • 叶匡政:未来的诗歌在网络

    11月21日,第三届"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在香港开幕.据报道,除了丰富的活动之外,诗歌节还将循例出版发行到场诗人的多语种诗歌手册,"用文本的形式记录诗人们的作品" ...

  • 读诗如得珍宝

    早上醒来后如果不急着上班,我会躺在床上或沙发上读一会儿诗.有时在晚上也一样.有时稍有空闲,也会随手摸到诗的刊物或诗集看上几首.我收到不少朋友寄来的诗集,也购买了国内外的一些诗人的诗.从少年时我就对那种 ...

  • 访谈 // 寻求共识么?是,也不是……

    这篇访谈是<单读>杂志做的.因为是面对面的即兴回答,在我看来显得有点乱,并常常是答不对问.有点像与人聊天时按着自己的思路在说话.只是感谢他们把这么混乱的东西整理出来.敞帚自珍.我仍然把它留 ...

  • 王夫刚:答《诗选刊》21问

    王夫刚:答《诗选刊》21问

  • 《新诗典时代》:庄生《诗神在头顶上》

    诗神在头顶上 庄生 这是一本当下最好的诗集,我说的是<新世纪诗典·第二季>,第一季的出版早引起中国诗坛的风暴,"三年了,如果说<新诗典>第一季重点在于'全面总结',第 ...

  • 中国当代诗人西川:心有敬畏,行有所止,保持锐度,从心出发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掺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着那些迟钝的根芽.冬天使我们温暖,大地给助人遗忘的雪覆盖着,又叫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 伴随着这首艾 ...

  • 【阅读悦读丨诗歌】赵亚磊《写诗的人》(外二首)

    [阅读悦读丨诗歌]赵亚磊<遇见一个人,想念一座山>(外三首) 文/赵亚磊 [作者简介]赵亚磊,90后,毕业于天津海运学院大专学历,在河南省西平县小城市,作品散见于超级文胆.榕树下等平台,有 ...

  • 霍俊明:资本和媒体时代诗歌的“伪”与“恶”

    "人们忽略了资本和媒体环境形成的诗歌之"伪"和诗歌之"恶".媒介话语一旦受到追捧成为一种主导性权力,这种媒介就不可能不偏不倚.资本和媒体塑造并规训了这 ...

  • 霍俊明 | 新时代:社会天平与诗歌的内在性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新时代".诗歌是时代屋顶上伸出的针尖,在第一时刻感受到幽微的变化以及剧烈的颤动.从社会学的层面以及整体性的诗歌发生机制来说,时代构成了一个显豁或潜在的要求.天 ...

  • 霍俊明: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编者按21世纪已经过去20年.这20年里,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高速"."加速"."剧烈"."骤变"."创新&q ...

  • 纪念陶春 | 霍俊明:你还欠一场诗人兄弟的拥抱

    老桃陶春:你还欠一场诗人兄弟的拥抱 霍俊明 陶春,1971年生.祖籍重庆合川.90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部分作品入选<2006-2007中国诗歌年鉴><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6- ...

  • 霍俊明:在诗歌中探寻冷暖与真味

    ●海德格尔曾强调地理学者不会从诗歌里的山谷中去探询河流的源头,但是,一个合格的.尤其是优异的诗人,应该能够通过诗歌话语的方式反观.回溯甚至命名.发现.挽留和"虚构"一个不断远去的& ...

  • 商震、霍俊明阐述诗歌写作的有效性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投稿邮箱 1019474369@qq.com 邵东县作协第七期"名家讲堂"精彩开讲                  商震.霍俊明阐 ...

  • 孟金西:浅谈诗歌创作的心路和审美情趣/聆听商震、霍俊明老师诗歌讲座有感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浅谈诗歌创作的心路和审美情趣 --聆听商震.霍俊明老师诗歌讲座有感 孟金西 三十多年前就写诗了.现在想来觉得很幼稚.没读过几首诗,没老师指点,没同事切磋,更没看过什么关于 ...

  • 《新世纪诗典》十周年纪念文集:霍俊明《更为辽阔的可能与难度》

    更为辽阔的可能与难度 --关于伊沙编选的<新世纪诗典> 霍俊明 北京,方家胡同.这里灯光黯淡,雪还没有散尽,手里拿的这本伊沙编选的<新世纪诗典>却越来越重. 伊沙编选的这部有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