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涂装检查员的一周工作经验与感悟
前文《这样的涂层干膜厚度规定合理吗?》-点击阅读中我和朋友们提到,我被派到一VIP客户那里全程参与和见证其某个国外项目的涂装检查,这项工作已进行一周了。在此期间,我的工作得到了客户相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也向他们推荐了我的公众号或者公众号中与涂装检查相关的一些文章,他们或许已经关注了我的公众号,有的可能还向朋友推荐了。因为近一周虽然我只写了一篇文章,但每日新增关注人数却比平时多得多,这可能就是因为他们的功劳。在此,我对这些新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说实话,虽然我取得了NACE CIP3级证书,但实际上,我以前在涂装现场长时间全程、完整地参与一个项目的涂装检查工作的经历是很少的。在管理某工业防护涂料制造公司的技术服务部门时,也曾编辑《工业防护涂料现场技术服务工作指南》-点击阅读来要求他们,但不得不说自己也缺乏应用该指南的切身体验。经过这一周的现场涂装检查工作,我也有了一些经验和感悟,想在此分享给大家,期望对那些初入此行的涂装检查员和防护漆技术服务人员等有所帮助。
首先,无论你是涂装承包方的检查员、或是设备制造商的检查员、还是油漆制造商技术服务人员、亦或第三方检查员、甚至业主代表,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确保关于涂装的技术规格书被有效执行。所以,一个具有可执行性的技术规格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开始就应认真地阅读和理解技术规格书,并识别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与相关各方达到理解上的一致。如果遇到如《这样的涂层干膜厚度规定合理吗?》一文中所提到技术规格书中的确难以执行的条款,应在一开始就与各方进行充分沟通以寻求解决方案,当然,最佳的结果是技术规格书制订者进行修改或获得业主代表的宽限授权。否则,所有参与此项工作的人都将被困扰。
其次,如果是多人从事涂装检查工作,对各项检查所采用的方法标准及验收准则应事先达成一致意见。如果你检查你的,他检查他的,然后都去向操作人员说要这样那样改进,可能因为检验方法和验收准则的不同,而导致出现不一致的结果,从而让操作人员无所适从。比如,此次技术规格书规定按SSPC PA2进行干膜厚度测试,现场共有4种型号功能各异的7个电磁式干膜测厚仪(即Ⅱ型),而且每个测厚操作者对标准的熟悉程度和操作熟练程度不同。如果事先不对抽样计划(指每个工件需测多少个点)、仪器校准方法(光滑面上还是粗糙面上校准)、数据处理(是否需要减去修正值等)等事先达成一致,各个仪器测出的结果可能会差异非常大。
最后,别忘了我们进行检查的目的,是确保关于涂装的技术规格书被有效执行。因而,我们必须和操作者及其管理者多沟通,向他们通报我们各项检查的结果,明确地告诉他们哪些工作是值得赞赏的,哪些工作是可以接受的,哪些工作是无法接受和必须改进的,从一开始就严格把关。对那些不符合技术规格书要求的操作和结果,帮助他们一起改进。只有这样,你的工作才会越来越轻松。
目前,在一些行业中,防护涂装因种种原因还不被重视。有时,业主的技术规格书不被重视和严格执行。对一个制造商来说,可能99%的合同就这样马马虎虎的交付设备了,但一旦出现一个1%严格要求的客户,结果可能是退货或返工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可能这个经济损失还不是那99%的合同中因此项工作的疏忽所获得的利益所能弥补的。
最后,一周涂装检查工作给我个人身体上的感觉是嗓子有些干、腿有些酸,因为工作场所往往是噪音大、灰尘大、有些溶剂气味,还要不停地走来走去,这个工作并不轻松。怪不得我的QQ运动中每日步行数排名靠前的很多都是从事涂装检查工作的朋友,有的每日行走步数在2万以上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