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鞋的流派——耐克Vaporfly next%和亚瑟士虎走深度对比测评

发掘力量最深处,点击关注

Gear

跑鞋的演进史,就是一部冠军技术发展史。

这个周末是一个“超速周末”,基普乔格1:59:40的成绩载入人类马拉松史册,芝加哥马拉松女子冠军Brigid Kosgei打破尘封16年的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这背后都有一双耐克跑鞋系列,一个最开始以Vaporfly 4%命名,一脉相承,后来进化为next%,以及基普乔格叫上这双不知道叫什么的Vaporfly跑鞋。这是一种新型技术型跑鞋,和以往的所有流派都不一样。

我一直是个亚瑟士粉,我家有超过100双跑鞋,其中亚瑟士至少占到了一半以上,光“虎走”这一款鞋,我就有20双,涵盖虎走1代到6代,不同配色,各种纪念款……没错,我选择亚瑟士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虎走这双鞋是我跑马拉松最核心的装备,是一件磨合了足够久的“趁手兵器”。

我穿过几乎所有品牌的跑鞋(潮鞋除外),对不同鞋子的差异还是有所感受的,早年速度慢,穿的鞋也花样繁多。现在亚瑟士虎走最多,是因为它与我“现在的水平”和“跑法”最为契合,但凡希望跑好成绩的马拉松比赛,我几乎都会穿虎走,偶尔会选择与之相似的阿迪zero系列。直到,耐克出了颠覆性的跑鞋之作4%。

没错,4%与虎走等经典系列的“快鞋”有极大的不同,而这种不同是颠覆性的,甚至会一定程度上改变你的跑姿。

我家里耐克的鞋子非常少,只在很早年买过几双基础款跑鞋。但是看到越来越多的顶级选手都开始装备耐克飞马系列及next%,我也需要尝试一下。于是,在三里屯买了耐克fly3 和 next%,一双用来训练,一双用来比赛(每一公里都很贵)。现在,就由穿惯了亚瑟士虎走的人,来为你深度解读一下这二者的区别。这二者的区别来自非常多的方面,以至于在顶级选手的使用场景中,你会发现,连跑姿都改变了。

一、耐克next%的设计精妙之处

首先说耐克next%真的是这个时代的巅峰之作,最顶级的运动员,无一例外选择了耐克next%。独孤求败基普乔格就不说了,前不久备受瞩目的日本马拉松奥运选拔赛MGC上,男运动员也几乎都是这款。同一天打破半马世界记录的Geoffrey Kamworor 同样是next%,这些代表了世界上最快长距离标准的男人们,将next%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自己也穿了next%,不得不说这款鞋子的设计有很多精妙之处。

1、厚底+碳板让推进力更大

耐克next%的缓冲和碳板技术无需累述,这是此款鞋子最大的特点——推进力更大。跑动时向下的冲击力通过鞋底的形变回弹以及碳板的力传导,成功做到了减震不伤脚”、“快起步不啰嗦”的统一当然能做到这点的技术很多,在极致的情况下,谁的材料更轻谁就更有优势。为了减轻重量,耐克把鞋垫以上的所有部分都进行了轻量化,大家可以自己体会。

2、尖型后跟是为了后脚上拉时“破风”

如果你学过姿势跑法或者平时跑的也比较快,一定会知道跑动时小腿折叠动作的重要性,高手因为步子很大,很多人跑起来脚后跟都快踢到屁股了。而此时鞋跟如果是尖型,就能减少风阻,哪怕减少一点点阻力,也能帮助选手提高成绩,至于提高多少,这款鞋子叫做next%,说明它也不知道。

3、较窄的鞋底让你从心理上“赶紧迈步”,不要留恋地面。

“窄而厚”的鞋底,这样的设计我是第一次穿,还很不适应。Next%走路穿感受并不好,鞋底很厚,感受不到地面,鞋底很窄,走路还不稳,就好像踩在了平衡垫上,挺费力的。然后,当你跑起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因为鞋底很窄,不稳定,你从心理上会想赶紧抬腿迈步,不要留恋地面。这和那些缓冲很好的厚底鞋完全不同,比如你穿亚瑟是的Kayano,落地又稳定又舒服,你就不会着急跑下一步,而耐克next%会从心理上催促你越跑越快。我不知道这是有意设计还是神来之笔的巧合。加上碳板的应用,这种“窄-厚-不稳定-缓冲够好-回弹迅速”的组合,实在是太适合“跑得快+节奏稳定”的选手了。

二、虎走与Next%的脚感差异

然后让说说亚瑟士虎走和耐克next%的对比。首先,虎走作为老牌的竞速跑鞋(它不是最快的,但是业余选手中最普及的),拥有经过岁月检验的材料科技和结构技术,几乎同时代所有的“快鞋”(各个品牌)都采用这样的技术

前掌颗粒耐磨抓地力强;

后跟减震回弹优秀;

足弓桥接的部分有抗扭力的结构支撑;

中底有一个相对适度的减震回弹;

鞋面及鞋舌透气柔软;

鞋带孔7个以上便于微调松紧;

整个鞋子的分量分布均匀……

虎走穿在脚上有非常明显的贴合感,分量极轻,触地后对地面的感觉清晰,也有相对不错的缓冲,每一步都很坚实,可以充分享受“人鞋合一”的畅快感。特别是在转弯处,抗扭转的设计使跑者比赤足跑更有掌控力和一致性。穿上虎走,脚的所有肌肉都可以使得上劲儿,并且被整合为一个整体,让你的落地更安心。这有点儿像缠着护手绷带打拳,不失精准的情况下,比裸拳更有力更安心。

而Next%则是另一种感觉,脚下给了非常好的缓冲,让你无论在多坚硬的地面都能跑的肆无忌惮。优秀的缓冲回弹,把地面反馈消解于无形,你只需要安心的跑,把关注点放在抬腿上。落地不用想,依然很安心。

Next%的重量也很轻,鞋子在脚面和脚下的分量并不平均。鞋面要轻很多,脚下要重一些,不过,因为在鞋带附近有很好的加强材料,使得抬腿的动作不至于产生“脚下太重”的不平衡感。Next%因为碳板的引导,使得后跟落地能够快速回弹并过度到前脚掌,让人在高速奔跑的时候,即使大跨步,也能快速离地。另外也如前面说,next%的后跟破风和心理上赶快抬腿,使得长距离稳定跑非常有利。当然,next%的伴生弱点也很明显,不擅长转弯,跑慢了反倒不稳定。

如果在400米跑道上横向对比测试虎走和next%,哪个更快不好说。

三、顶级选手如何改变跑姿适应next%

一般情况下,优秀的跑姿来自于身体略前倾(关键跑姿)-抬腿(拉起)-落下的交替循环,落地时身体重心在脚的前方。我们用慢动作来看,几乎所有优秀选手都是这个规律。

穿薄底鞋的顶级跑者的落地方式:

前脚掌先触底,然后整个脚(前脚掌和后脚跟)都落地,然后再后脚跟抬起(这个过程能用到跟腱的收缩力),然后再前脚掌离地。这一完整过程中,跟腱被拉长,扮演了“缓冲回弹”的部分功能。整个触地时间来自于“前脚掌触地+整个脚落地支撑住身体+后脚跟离地+前脚掌离地”所含的全部时间。

大家请记住,“身体重心在脚的前面”指的是“整个脚落地支撑住身体”的瞬间。

下面我们来探讨next%的特点啦。因为鞋底很厚,加上形变和碳板的传导,使得选手看上去腿伸得更远了,有点不像前脚掌落地,而是直接全脚同时落地。慢动作看“从鞋子触地到支撑住整个身体”这个过程,有一小段时间(虽然很短),真正的“支撑住身体”那个瞬间,要比我们看到的“鞋子触地”瞬间更滞后,也就是鞋子刚触地的时候,身体重心在脚后面,等“完全支撑住身体”的瞬间,身体重心才到脚的前方。

(视频来自田径大本营  田兵)

请牢记上面这段话,你可以多读几遍。可以观察一下这个慢镜头仔细品味,这双鞋的形变确实挺大的。

我们可以理解一双好鞋的核心:

落地缓冲(把冲击力快速化解)+快速回弹。

耐克的next%和亚瑟士虎走最大的差异是next%能承受更大的冲击力,也就是选手的步子可以更大。至于回弹,只要控制在传统快鞋的同一水平即可,选手步频并没有太大改变,改变的是步幅。而基普乔格1:59:40破二这双,则明显在前掌增加了更多的缓冲,从视频也可以看出,基普乔格前脚掌落地及腾空都非常流畅,这双鞋的回弹形变是已经磨合非常完美的。

耐克next%的创新之举,使得选手可以迈更大的步子(伴随更大的冲击力),却有很短的触地时间(碳板等回弹推进力功不可没),于是,同样的步频,步幅更大,速度就快了。从影像上看就是每个选手的步子都更大了——而整个身体运行的逻辑却没有变。

夸张点儿想,脚下安装个弹簧,能让腾空(步幅)变得更长就是一个道理(想想袋鼠的速度)。

四、什么人适合虎走?什么人适合next%

东京奥运会马拉松资格赛可以看出,男选手清一色的next%,但是日本女选手几乎都还是选用亚瑟士或者阿迪的竞速款。这一现象特别值得深思。因为日本女选手的跑姿还是以小步高频为主(步频可能会达到200以上),太大步幅对女选手的力量要求也更高,即使使用next%,也会面临脚下冲击力太大的问题。所以日本顶级女子选手还是采用虎走这样的轻量化适度回弹的跑鞋。这样鞋子更轻,更有利于高频。

对于非洲选手来说,本来腿就长(非洲和亚洲的人种差异),女子选手也倾向于力量型,所以芝加哥马拉松女子冠军Brigid Kosgei打破拉德克里夫的世界纪录,跑鞋功力加成一定是有的。

结论,如果你是力量型跑者,可以使用增大步幅的方式来提速,那么next%是增加步幅的神器(顶级高手当然是高频大步啦)。

如果你是高频跑者,力量较弱,轻量化是你提高步频减少消耗的保证,你选择虎走更为合适。

当然,这里面的大前提是,你应该跑的不慢,配速不会小于5分/公里的,再慢,这两双都不太合适。

(图片来自网络)

黑跑黑话

“耐克Vaporfly系列跑鞋,让跑步进入到训练+装备的新时代。”

一件趁手的兵刃,配合一套合适的武功。

相关文章:

黑跑小知 | 埃及脚,罗马脚,希腊脚,选鞋你要斤斤计脚。

肥肉去哪儿:一张图带你看懂减肥

练速度要去操场跑步的八个理由

8个阶段,跑步让你受益终生!

不练马拉松专项强度,苦练了LSD和间歇跑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别忘了点在看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