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内功由哪些元素构成,没有了这些元素,人其实都不存在了

太极内功——虽然这个词汇大家耳熟能详,但其中的内涵,很多人不知道,那么,我们就要把“内功”两个字给梳理一下。

从两个方面理解内功

从两个层面来认识内功。

第一, 从最核心的内容来讲,内功就是内求本具的功夫。

也就是说,内功是人本身所具有的,先天所具备的,人人都有的能力、智慧和素质。只是这种能力、智慧和素质,在后天给屏蔽住了。因为后天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所受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特别是现在所受的教育大都是西化教育,西化教育讲究直线思维,标准化,讲究1、2、3、4的逻辑关系等等。

以太极思想为髓核的中国文化不是这样的。

中国文化是整体的,一动无有不动的,含三为一,这是太极的思维。中国文化就是太极的文化。首先要从这个层面来认识,太极就像佛性一样,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永远随着人的身体,随着人的生命活动,如影随形,每天都在——但自家的宝贝、自家的智慧,许多人没有被开发出来。因此内功不是练出来的,而是开发出来的。

太极内功,就是要开发本来具有的能力、智慧和素质。这是第一个层面,这个层面的境界比较高。

第二, 从具体操作角度,太极内功所包含的内容分阴和阳两个方面。

从阴的方面看是神意气,神意气无形无相,每个人都有,这是太极内功重点锤炼的内容——这一部分,一会儿重点讲授——阴中有阳,那么,阳的方面是什么呢?

从阳的方面看,太极内功中阳的方面是形体,也就是人的精,包括体液,包括血液,包括皮肉筋脉骨,包括四肢百骸。当然这是一种划分方法,也可以有很多种划分方法,比如阴阳,一个手指也可以划分出阴阳,一个眼神也可以划分出阴阳,眼睛的一睁一闭也可以划分出阴阳,更可以从大自然的万事万物中划分出阴阳。但从练太极功夫的角度来划分,从初学者的角度来划分,则有形有相的形体、动作、招式、皮肉筋脉骨、四肢百骸是太极的阳面。阳面是可以分析清楚,可以解释清楚的,甚至从解剖的角度可以深刻了解它,因为它有形有相,这是阳面。

太极内功,重点锤炼神意气和形体

不过,我们要知道,最重要的,是无形无行的——太极的阴面:神、意、气。

神意气不能离开形体,它依附着形体而存在。一般来说下丹田是藏气的,主管生命的能量和生命力;中丹田是藏意的,比如平时说的中意否?满意否?这里(中丹田)是藏意的,主管思维、想法、念头;上丹田是藏神的,神就是精神,比如平时所说的“聚精会神”、“精神专注”。

神要灵,要净,要明,要虚,太极拳经论中说的是:”精神能拿得起,放得下”。古人称之为虚灵明净、虚豁灵明。

意要专一,要集中、要有力量,古人称之为一心一意、医者意也;太极拳言之为“专注一方”。

气要足,要充沛,要流通,古人形容之为元气淋漓等;太极拳论中说的是:“气遍周身不稍滞”。

神、意、气是不能分开的。思维上可以进行这样的划分;认识上要这样理解。其实是一气也。太极元气,含三为一。含三为一,有四层意思,其一,天地人;第二,精气神;第三,神意气;第四,阴阳中。

太极内功几乎以上四方面都同时锤炼,人是精气神三位一体,理所当然要锤炼精气神,太极拳、太极内功,就是锤炼精气神的功夫,要练得精满、气足、神旺。这其中,精为形体,属性为阳;神和气之间 ,还有一个意。因此,意居中,重点修炼这个意,有意若无意、意到气到,以意气养神。此外,意识还有沟通天、地、人,让天之浩然正气;地之厚德载物之气;人之内气(水谷之气、经络之气等)形成一个整体。操练太极拳架过程中,要体会调济阴、阳、中,始这三者形成互动互帮互助互根的整体。

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精包含阳面的内容。从意的角度来看,意要专;神要明,要净;气要足,要满。把这三个合起来,和形体动作的通畅、通透——经络气血流通——筋骨的松柔、肌肉的张弛有度连起来,形成一种整体力量,形成一种整体的协调,形成一种整体的和谐,进而体现在太极拳的拳架子中。

以上综合起来就是太极内功。

太极内功不是方法,而是总的核心。经过核心的训练,要把所训练出来的内涵,落实在太极拳的每招每式,每一个起心动念中,这样太极拳的整个内功修炼就有了基础。

内功修炼有了基础以后,还要继续上升,是为太极拳的正智,此时,一举一动不离太极,身心所有的地方都是太极,一天24小时都是太极——睡觉也保持太极的状态,处理问题、解决事情,能用太极的思维模式、太极的参照系来思考,来行动,来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这就进入了正智。

正智达到自由自觉的境界就是如如。

太极内功和中医养生略有不同

我们重点来说太极内功。

太极内功的定义和概念,刚才已简单的进行了阐述,然对于太极内功的训练方法——虽然社会上很多人在讲太极内功,不过,我了解了一下,很多太极拳的爱好者并不了解,有时候是把一些气功的方法、导引的方法、中医健身的方法,甚至体育的方法拿过来变成太极内功,这实际上和太极内功还有一些距离的。

这些方法走经络、走穴位、走导引、走拍打、走具体的部位,这是中医养生的范畴了。

中医养生和太极功夫的修持还不尽相同。

当然,真正的太极内功,一定是含着中医养生的元素和精髓在里面的。

太极内功关键的关键,是不分辨、不强调具体的某一部分,不讲经络和周天,但是,要涵盖着以上所有的内容才是太极内功,太极内功走混元气、走整体协调力、走时间空间的整体——八门五步。

(本系列讲座,系根据给智勇书院师资班学员讲课录音整理。)

(0)

相关推荐

  • 太极拳进入高层次的三个阶段(伍殿荣)

    作者:陳皇福 晨练中有幸结织太极拳拳师高英教练,她的盘架贯穿舒展.功夫纯熟,有独到之处.在她的启发下,感到太极拳习练到一定阶段,都应向高层次迈进,总不能始终停留在入门的层次上.每天打一遍拳就算完成任务 ...

  • 太极内功桩:动静相兼,内外兼修,每次练功,口中都会生出清甜的津液,全身无比舒畅!

    太极内功桩是太极拳门派中以健强身为目的的站桩功.它是以动静相兼,内外兼修并采用站式进行气功锻炼的一种方法,但体弱多病者也可以采用坐式练功.该功法由桩式组成.定式呼吸是吐纳,姿势变换是导引.这样在吐纳与 ...

  • 太极内功解密视频 说得最透彻了!

    太极内功解密视频 说得最透彻了!

  • 杨健侯秘传太极内功修练法

    在内家拳练习中,太极.无极.八卦.五行所指含义绝非与道家.易学有直接关系,其所指是拳学修练过程中的寓义.其寓义在整个练功过程中的规律:在练劲过程中是指各种劲的成份与练法:在练体过程中是指以气血贯通人身 ...

  • 嫡传太极真功夫—太极内功桩

    太极内功桩是太极拳门派中以健强身为目的的站桩功.它是以动静相兼,内外兼修并采用站式进行气功锻炼的一种方法,但体弱多病者也可以采用坐式练功.该功法由桩式组成.定式呼吸是吐纳,姿势变换是导引.这样在吐纳与 ...

  • 太极内功:命门之秘

    太极内功很重要的一步是对命门穴的修炼,命门是生命之门,松柔身心的秘钥,本篇文章是体证之说,因此,能引起共鸣和认同的可能会很少人,权作参考,抛砖引玉,还望方家指正! 人身是一个非常神秘和奥妙的系统,古代 ...

  • 太极内功精解——学会式子以后怎样用功的方法

    编者:该文作者系刘光斗("刘光魁"是刘光斗曾用名),现据刘培一誊本录出,文字一依原文未擅做改动,仅就原文的句读加以整理.因在转抄过程中部分语句出现错漏等问题,故在注释中略作说明.本 ...

  • 太极内功自检法

    ` 内功,名头企得有点大.旧时喷火吞铁剑都叫内功.但若概括地说,一切内功都是意念功.如果还需要细分,就分为意念阳劲功和意念阴劲功吧. 意念的确立,明白了内功也就是人体运动.因此一切超出人体能耐的内功都 ...

  • 古法太极内功-呼吸法

    呼吸法: 呼吸法亦因人因时而异,常用的有如下数种: 1.自然呼吸法:用于初级阶段,或刚练功的前几分钟.若平时的缓慢自然呼吸,逐渐以意把胸式呼吸改为腹式呼吸,不停顿,不默念,尽量做到均匀.细长.缓慢. ...

  • 极简太极内功:鸟申熊经,重吸轻呼

    太极拳,包括形意拳,从一开始就是放松,绝无做作发力,也绝少力量训练.这个是从峭壁登山,最短,也最险.太极拳极其容易出现练"贼"了的情况,特别是推手,把推手搞成使绊子,歪门斜道.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