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天才的尽头是疯子!贪玩皇帝朱厚照,被时代掩埋的军事奇才
明朝,一个皇权得到空前加强的时代。
在这个短短200多年地朝代中,明朝的各代继位者都玩出了花样,其中以贪玩皇帝朱厚照名列榜首。

细看正德皇帝朱厚照的生平,其实并非一无是处,他在军事领域的才能更是耀眼,为何史家评论如此不堪呢?
这都要归功于朱厚照的老爹和堂弟,也就是明朝史上有名两大盛世的缔造者,而这两朝分别被冠以“弘治中兴”与“嘉靖中兴”的美誉。
俗话说:“不怕没本事,就怕货比货”。
话糙理不糙,正德皇帝正是夹在这两人之间,所以很容易就凸显出不足,被当做反面教材也就不为过了。

在笔者查阅《明史》,在《本纪第十六·武宗》一卷中,史家对于朱厚照的军事才能虽一笔带过,但是却肯定了其军事成就。
那么明朝史上有名的“贪玩皇帝”朱厚照,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是不是就是世人眼中,荒诞不羁、不理朝政的昏君?
无论是什么人,都有不会简简单单只有一面,人的内心世界是复杂而又敏感的。

因此笔者对于正德皇帝朱厚照的认知,从不会只停留在世人所传的昏君这一面。
笔者从史料中能够肯定的三点,一是朱厚照沉迷嬉戏,不理朝政;二是朱厚照善于骑射,有极高的军事才能;三是正德朝,中原与外邦的交流加强。
首先,朱厚照沉迷嬉戏到什么程度?
据《明史》记载,朱厚照刚登基不久,仅仅几个月时间,便有了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豹房。

而在几年后,在蒙古人侵犯宣府、蔚州两地之时,朱厚照却还在豹房中胡闹,并且与老虎搏击中受了伤。
不仅如此,朱厚照还将劝谏的编修王思贬职,天下赋税增加了一百万钱,只为修建失火的乾清宫,虽然朱厚照并不常回宫。
笔者分析,由于弘治皇帝从小压抑朱厚照的天性,导致朱厚照继位之后,在无人能约束的情况下,彻底放飞自我。
并且笔者认为,朱厚照从登基到第一次微服私访,他扭曲的价值观,正在慢慢调整。缺乏良师益友的引导,导致他只能慢慢自己去接触真实的世界,自己慢慢去修正个人价值观。

不得不说,这不仅是皇室教育的失败,也是朱厚照的不幸。
其次,朱厚照的军事才能,其实是毋庸置疑的。
《明史》中有一节,写道朱厚照听说,鞑靼小王子伯颜又来寇边了。他没有像之前几任帝王一样选择固守,而是兴致勃勃的来到前线,带领明军激战五天,打跑了伯颜,使得明朝边境,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安定。
不用笔者多说,周边都是奸佞的朱厚照,在没有能人帮助下取胜,这直接就能反应出其卓越的军事天赋。
除此之外,还有对内的平叛,朱厚照也是当仁不让,未尝一败。
一言概之,当时除了王守仁、郑廉有拿得出手的战功,文武百官中竟无一能出其右者。

笔者有时在想,如果不是在重文轻武的明朝,而是在汉朝,或许朱厚照早已是威名赫赫的大人物了。
至于第三点,外交方面的卓越成就。
佛郎机人和明王朝的交流联系加强,以至于正德末年,白沙巡检何儒就能制造出佛郎机火炮。
除此之外,反侵略的战争不断胜利,以及武宗亲征的大获全胜,使正德一朝对外威望极高。
同时,朱厚照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肯接受新文化、新思想,会多种语言,放在清末民初,妥妥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正是由于正德朝独特的政治生态,民族包容性,对外武备增强,文臣地位削弱,导致终正德一朝,频繁出现对外交流活动。
笔者对比弘治朝的拒绝使者朝贡交流,正德朝做到这一点真的挺不容易的。
尤其在三杨辅政之后,明朝整体采取的闭关固守的政策,而正德帝能打破这一腐朽落后的社会风气,是极具进步意义的。
时也,命也!
纵观朱厚照的一生,少年压抑而憋屈,青年放肆而武勇,临终沉稳而睿智。

天才?疯子?或许同时代的唐伯虎更能感同身受。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也就成了这个时代,大部分天才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