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找了一些教学设计,感觉差点亮点。现在没有特别好的思路。求助!您好!凌哥不知道这个内容的前后页面如何啊,手头也没有这套教材。所以,凭自己的想象说一说。观察页面可以判断,这是一个学科融合的教学内容,涉及到100以内的数字加减法,年级大概在小学三到五年级(视起始年级而定)。涉及到的语法却又非常简单,What is ...? It’s ...是起始年级就应该学习或掌握的。再从板块来看,是该单元的第4板块,凌哥推测该单元的新授部分是两位数数词的表达法,在本课时中,主要是语言知识的应用实践。——这个内容的数学知识的应用实践,在一二年级就应该完成了吧!首先,凌哥个人的一个小建议是:增加教学数字100(one hundred)。因为教了100,就等于教了999。而不教100,则语言的运用相对就有限了。数学的意义分为学科本位性意义和知识应用性意义。学科本位性意义关注数学本身,通常比较抽象。初级的研究,比如“3+2=?”,中级的研究,比如“0-5=?”,而高级的研究,比如微积分(calculus)、费马大定理(Fermat's Last Theorem)。而知识应用性意义关注“用数学解决生活、工作、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初级的应用,比如一支铅笔2元钱、2块橡皮7元钱,购买10支铅笔和10块橡皮需要多少钱;比较宏大的应用,比如将火星探测器发送到火星的最经济的轨道的运算。稍稍扯远了,对不?但是,这的确是一种思路啊!将知识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对于“非研究者”来说,可能会更感兴趣。所以,凌哥的总体思路是:复习数字的英文单词→将数字名词用于数学运算→将数学运算运用于生活下面是简要思路,供您参考:
01
销售经理 2人
欣赏、学唱教材上的童谣。
02
数字的复习、新授和运用
接续童谣,利用时钟复习数字1-12;利用月历复习13-31。同时使用There are ... days in ...(month).的语言结构,描述每个月的天数。接下来是询问同年级中不同班的学生人数,家中老人的岁数等。还有新中国的岁数,中国共产党的岁数。——这样呈现教学数字100,就问你自然不自然?这个环节的主题是:Numbers in life。应该是该单元第一次数字单词的运用,不涉及到数学运算。
03
数学口算
先做两位数和一位数数字的加减法;再做教材上的两位数数字的加减法;最后做三位数字的加减法(允许先笔算,再口述等式)。可以开展竞赛或者同伴相互提问等活动。前面已经说了,加减法运算本身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是简单的,这个环节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而不是数学运算能力。所以,可以适当减少活动时间。这个环节的主题是:Working with numbers
04
生活中的数学应用
这个环节的主题是:Maths for life任务1:计算南北两个地方每个季节的天数,——这里面有个陷阱:日历意义上四季,北半球的春天是三月---五月,而不是一月---三月。气象学上的四季,每一年可能是不同的。比如,入夏的鉴定标准是该年第一次出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都在22度以上。所以,教师要事先查找好上一年度当地的气象资料,如果有朋友在气象局,就更好啦!【人文性目标】了解我国南北差异。任务2:计算某个学年的在校天数,去掉寒假、暑假、周末和法定假日。【人文性目标】珍惜在校学习时间。任务3:合计自己一周中每天的实际支出(如果有家庭共同支出,比如晚餐,则取一定比例)。然后计算一个月可能的支出,可以用连加法,就能避免用乘法。另一种思路,是给自己每周支出进行分类,然后合计。【人文性目标】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培养一定的生活技能。任务4:计算全年需要开冷热空调的天数(一般各地都有相关的建议温度),调查家庭实际开空调的天数。如果差异太大,说一说造成两者之差的原因,并提出如何减少使用空调的生活建议。这是一个项目制学习的活动,在一堂课中完成不了。而且需要教师提供全年每一天的平均气温,需要家长协助推算和统计实际使用空调的天数。【人文性目标】关注健康生活方式,支持节能减排。好消息!凌哥特别研发的英语书写便利贴,出新版本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