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了,扎这几个穴位就能防治高血压
高血压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的常见疾病,一旦发病很难治愈,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加以控制,而随着机体对药物耐受性的增加,需要采取增加药物剂量,联合用药等方式进一步保证效果,从而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进而影响家庭及社会的和谐。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中医虽无高血压病名,但根据临床症状可将其归入“眩晕”、 “头痛”、“中风”等范畴。而针灸治疗对高血压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今天我们就根据中医辩证,介绍一下针灸治疗高血压的穴位及操作方法,望能助受高血压困扰的人们走出困境,享受美好生活。

图片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肝阳上亢
辩证依据:
头痛且胀,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夜眠不宁,或兼胁痛,面赤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疗方法
取穴
太冲、风池、光明、阳陵泉、侠溪
左右交替取穴,常规消毒后,针刺得气后均行泻法,留针30min,每日一次,7日一疗程。(针刺深度参照穴位后标准,下同)。

图片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肝肾阴虚
辩证依据:头部隐痛,目眩耳鸣,五心烦热,腰腿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治疗方法
取穴
肾俞、太溪、行间、太冲、三阴交

图片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操作方法
左右交替取穴,常规消毒后,针刺得气后太溪、行间、太冲行泻法,肾俞、三阴交行补法,留针30min,每日一次,7日一疗程。
痰湿内阻
辩证依据
头痛而重,眩晕,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疗方法
取穴
丰隆、足三里、合谷、曲池、解溪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