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的西迁

(0)

相关推荐

  • 从渔猎走向农耕:揭秘锡伯族大西迁

    锡伯族人西迁.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东归和红军长征并称为中国历史的三大"长征奇迹"---------        刘希文  搜集整理  锡伯族是鲜卑族的后裔,和马背上的肃慎人一样,世居 ...

  • 灭亡准噶尔以后,清政府是如何治理新疆的?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把握了准噶尔部内乱迭起,部众离心的大好战机,分兵两路西进,最终灭亡了准噶尔,完成了对天山南北的统一.为了宣示武功,乾隆将这片广袤的土地命名为"新疆&quo ...

  • 新疆四十七个民族之——锡伯族

    锡伯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口语称"Siwe"书面语写"Sibe",不同时期曾有几十种不同译音译法,如须卜.鲜卑.犀比.悉比等,直到明末清初时才统一为锡伯. ...

  • 新疆锡伯族群众纪念西迁257周年

    ↑5月29日,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当地群众在锡伯古城景区内的文化博物馆参观. 当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举行纪念锡伯族西迁257周年系列活动,喜庆传统的西迁节. 公元1764年,清 ...

  • 清朝的锡伯族为何从东北西迁到新疆,还将满语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锡伯族发源于我国东北的嫩江和松花江流域,但当下在我国的新疆却有着一个以锡伯族为聚居主体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并且在清朝中期就开始迅速衰亡的满语满文却在居住新疆的锡伯族这里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那么,锡伯 ...

  • 《西迁路上的央行人—徐之椿》

    徐之椿,男,1927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1952年响应祖国"开发大西北"的号召,从上海来到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市分行工作.先后在基层办事处担任地过工商信贷员.计划商信股负责人.计划科 ...

  • 浙江大学:重走西迁路 重温光荣史

    在20世纪30年代末,当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之际,又一支由竺可桢校长领导的中国知识分子队伍也进行了一次艰苦卓绝的长征.浙江大学从1937年到1940年前后内迁四次,历程2600余公里.其出发 ...

  • 浙大西迁遵义 炮火中的历史记忆

    湄潭县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内,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青年教授杨坤站在一幅幅老照片前,深有感触:"看到浙大老一辈教育家在艰苦条件下获得的卓越成就,我对'求是'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

  • 抗战西迁贵州的浙江大学 老校长竺可桢领军 英才辈出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战火迅速蔓延到江南富庶之地浙江.浙江大学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被迫走上了西迁办学之路,历经两年多时间,最后落脚在贵州遵义湄潭. 1944年10月,英国著名学者.世界著名科学家 ...

  • 【社会实践】重温西迁记忆 弘扬求是精神——浙江大学建工学院赴“两边两路”贵州小分队社会实践札记

    8月15日,贵州小分队一行到达了遵义湄潭.先后组织参观了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浙大小学和贵州省茶文化生态博物馆.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俗语在贵州就达到了很好的印证.在之前的行程 ...

  • 烽火映黔山|“文化西迁”到贵州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北平.天津陷落,南京.上海失守,我国的文化教育中心遭到灭顶之灾.为了保卫文化尊严,保存文脉,大批学校纷纷内迁,历史上出现了一次波澜壮阔的"文化西迁".成千上万& ...

  • 浙大西迁文化

    浙大西迁文化 时间:责任编辑:陈娟  日期:2018-07-26 来源:本站  (1330点击) 1940初,在抗日战争的炮火硝烟中,浙江大学师生秉承科教救国和求是创新精神,随竺可桢校长辗转西迁,四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