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系列第十篇:王莽覆灭和东汉建国历程
相关推荐
-
放牛娃靠抽签当上皇帝,拥兵30万却越混越惨,投降刘秀后得以善终
文/格瓦拉同志 真实的历史远比小说精彩,这句话用来形容两汉年间的某位人物,简直再恰当不过.他本是身份低贱的放牛娃,因为机缘巧合被拥立为皇帝,然而拥兵30万却并没能实现统一天下的梦想,反而越混越惨,最终 ...
-
隗嚣与光武帝刘秀和白帝公孙述势成鼎足,却因何成为三姓家奴?
作者:许云辉 公元32年夏,光武帝刘秀亲率诸将兵分数路,西征叛汉降蜀的陇右军阀隗(Wěi)嚣.隗嚣的大将牛邯接到来自汉营的老朋友劝降信后,经过十余日激烈的思想斗争,率"大将十三人,属县十六, ...
-
从不争功的大树将军是如何成为云台宿将的?
他是一个能够搅动风云的人,平日里却总想静静.他是能与刘秀敞开心扉的人,曾为刘秀谋划未来,助他走出困境.在刘秀落魄时煮出豆粥盛上麦饭,温暖了刘秀的雄心壮志.他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大破赤眉,平定关中,为刘 ...
-
22张地图快速看汉朝历史(西汉和东汉)
在我国历史上,汉朝是继秦朝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且和唐朝一向并称"强汉盛唐".汉朝分为西汉.东汉,从公元前202年开始,公元220年结束,去掉中间王莽篡汉的15年,汉朝一共享国4 ...
-
刘秀集团和赤眉军围绕关中的争夺战,堪称是一场“饥饿游戏”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于河北鄗城称帝,同年十月,刘秀定都洛阳,仍然采用汉为国号,开始了统一天下的战争. 而刘秀称帝之初,定下的平定天下的策略就是西和东攻,先行平定关东各方势力,毕竟刘秀的地盘处于四战之 ...
-
碧玉关:一个人·五连城·三条成语
张国藩 通渭县碧玉关古镇文化浓厚,是汉丝绸之路陇西段中线咽喉要道,也是明.清通渭至秦安驿道的重要关防.东西峡谷天险,南北高山夹峙,碧玉关雄踞其间,犹"丸泥封关"之势.区域内大小河沟 ...
-
精读系列第二十篇:北朝的胜利之“此消彼长”
一.北魏的崛起 淝水之战以后,北方陷入分裂,之前被前秦吞并的一个小国--代国获得了复国的机会.前任国主的孙子拓跋珪崛起,定都盛乐(今内蒙古林格尔),建立代国.后改国号为"魏",史 ...
-
精读系列第二十八篇:中东亚民族融合大炼炉
作为横跨东亚和中亚大陆的庞大帝国,唐朝深刻影响着亚洲历史进程和文化走向.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唐朝周边世界,感受各民族之间的互动 01 突厥帝国的兴衰 之前我们分享过,唐帝国开国君主李渊出生于"汉 ...
-
精读系列第二十九篇:藩镇割据之时机和力度的重要性
本周我们从世界视角返回唐朝视角,沿着时间脉络回看历史的变迁.安史之乱不仅深刻影响了唐朝国运,还深刻改变了社会结构,不仅在军事政治上,让唐朝迅速滑向藩镇割据,还在社会生活上开启了"江南时代&q ...
-
精读系列第二十六篇:唐朝困惑之“好坏的对立统一”
精读系列第二十六篇:唐朝困惑之“好坏的对立统一”
-
精读系列第十九篇:南朝两百年之“内斗和失误”的强大破坏力
上周我们了解到,在南北朝的历史背景下,南方没有几个战略据点,只有一个中心城市--建康(南京).政权一旦离开建康向南或向西,都会失去根基.向南会进入蛮人区域,失去对中原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向西就会进入湖 ...
-
精读系列第十八篇:两晋南北朝之“南北战争”
谈起两晋南北朝的军事历史,淝水之战和刘裕北伐都是绕不开大事件.这两场战争之后,后来居上建立的鲜卑王朝北魏和南朝的宋.齐.梁进入长期对峙.直到北方叛将侯景被梁武帝收留,反被其造反破坏了南朝梁的繁荣稳定, ...
-
精读系列第十四篇:东汉衰三国起之刘
一.刘备的颠沛流离 相对于曹孙两家红火的事业,刘备这边就显得颇为寒酸,缺乏整体性构想和当老大的事业.能力以及勇气,刘备的前半生都是依附他人,空有当老大的野心,却无法付诸实现. 起初刘备在东汉做小官,董 ...
-
精读系列第十二篇:大汉天声落幕之东汉衰
一.大汉天声的落幕 <燕然山铭>铭刻的这场战役,造就了历史上"振大汉之天声".但是这场战役也成为了大汉王朝的历史转折点.重大胜利并没有让汉朝如同班固铭文所说的那样&qu ...
-
【10】退休殇感★心思絮语(散文随笔系列之十篇)
[10]退休殇感★心思絮语(散文随笔系列之十篇)--- 作者///桂西老庞说 - 题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退休的光景里,才知道那些曾经创痕过往,在心思絮语里,形成一行行象形文字所组成的斑痕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