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学文研】坎坷一生志高远,横渠四句语绝伦,治世立心不负生民往圣!
相关推荐
-
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13(十三)熙宁新法一二三
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13(十三)熙宁新法一二三
-
黄冈赤壁苏公祠的对联,全文共90字,娓娓道来,令人启迪深刻
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昨天 对联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对联讲究平仄.对仗,更富有哲理和趣味.撰写对联的作者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基础,而且还需阅历丰富,才能写出短小精悍的优秀作品. 对联有很 ...
-
范仲淹:文能治盛世,武可镇山河,何等人物,值得后世仰视千年?
北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范仲淹回乡祭拜范氏宗祠.在苏州祖宅住了几天后,范仲淹决定在苏州南园旁边买一块地,在此处盖一处房屋,待老迈时回乡居住. 按照家乡的风俗,在破土动工之前,范仲淹请了风水先生 ...
-
同样是北宋的变法,为什么无人支持范仲淹,有人支持王安石?
"人才和制度哪个更重要?" 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我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持续的时间最长,现在回想起来,此阶段应该是受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影响太深,以至于很长时间才走出来, 第二 ...
-
【关学文研】肖永明 王志华:明代儒学气学传统的回归及走向——以“太虚”诠释为中心
明代儒学气学传统的回归及走向 --以"太虚"诠释为中心 肖永明 王志华 来源:<哲学研究>2019年第10期 内容提要:明代学者对"太虚"的诠释, ...
-
【关学文研】张载: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学者称横渠先生,是北宋理学创立者之一,也是关学宗师,世人称之为"横渠先生".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王夫之高度评价张载之学在中国儒学史上的地位, ...
-
【关学文研】林雄洲:宋以后“天人合一”之理路演化
宋以后"天人合一"之理路演化 林雄洲 厦门大学哲学系 摘 要:天人合一命题在宋以后经历了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以辟佛为目的, 张载力主"明诚并进"的德修工夫 ...
-
【关学文研】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横渠四句教”的文化理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横渠四句教"的文化理想 来源:<中国文化> 2010年01期 作者:刘梦溪 我们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术厅,一面墙壁上镶 ...
-
【关学文研】陕西师范大学刘学智教授:关学及二十世纪大陆关学研究的辨析与前瞻
刘学智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 教授 摘 要:该文对关学由来做了必要的历史勾勒, 对20世纪大陆的关学研究方法进行了回顾和检讨, 对未来关学研究的前景作了前瞻性思考.认为20世纪大陆的关学研究, 经历 ...
-
【关学文研】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从宏观看,中西哲学的最大差别之一就在于对待天人关系的态度,其他一切差别都是由此衍化而来.西方哲学在天人关系上主张天人二分.主客对立,中国哲学在天人关系上则主张大化流行.生生不息.天人贯通.天人合一. ...
-
【关学文研】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学智:张载“和”论探微
张载"和"论探微 刘学智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 摘 要:张载是宋儒中讲"和"最多.有着关于"和"的丰富思想的理学家之一.其"和 ...
-
【关学文研】张载论人格境界论
张载论[人格境界论] 文/ 韩 星 ○ ○ 儒家传统非常注重人格境界的提升.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根据人对于宇宙人生觉悟的程度不同,把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 ...
-
【关学文研】横渠四句教,影响中国历史千年
横渠四句教 叶老亲笔题写横渠四句 两宋道学家焕然大明中华文化的道统,正如<道学传>所言:"凡<诗>.<书>.六艺之文,与夫孟孔之遗言,颠错于秦火,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