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结束后曹魏为什么不攻打蜀汉而是东吴
相关推荐
-
东吴的外交
提到魏蜀吴三国的外交,实际上只有魏吴两国以及蜀吴两国的外交,而魏与蜀之间则无外交可言.原因很简单,所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蜀汉政权与曹魏政权之间只能是刀兵相见,没有丝毫的谈 ...
-
夷陵之战后,孙权不仅没有对刘备穷追到底,为何还要向他主动求和
夷陵之战中,刘备遭遇了人生中最后一次惨败.在这次战役中,他被东吴的陆逊以火攻打败,被迫退守永安.刘备带领出川的蜀军大部分都损失了,当时的史书记载这一幕惨状是"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 ...
-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都城分别在哪?有何依据?
说起三国,刘备曹操孙权的大名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要谈论起三国故事,只要是中国人,都能和你扯上两句.不过我们虽然对于三国故事非常熟悉,但是大家知道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都城分别在哪儿吗? 蜀国 ...
-
精度系列第十五篇:三国纷纭----坐看古代版的国际风云
一."隆中对"的战术实施 刘备拿下益州,诸葛亮战略规划即将成为现实.正当此时,曹孙两家开始对刘备发难.公元215年曹操闪电战袭击汉中,三个月攻克汉中中心城市南郑,将张鲁势力压缩到了 ...
-
夷陵之战蜀吴打得不可开交,本是魏国的好机会,曹丕为什么不动手
三国的历史,在华夏几千的诸侯混战的历程中,不仅充满了精彩的瞬间,同时还有充斥着各种英雄义气的成分.不得不说的是,在这段历史当中,孙刘曹的三家鼎立的局面,是任何一人都没有想到的.尤其是曹操,在自己的有生 ...
-
三国:孙权袭荆州,刘备伐东吴,双方进行斗殴之前,都要先向曹丕示好?
三国魏.蜀.吴,自三分天下之势形成之后,任意一方要对其中一国发动战争,都要看第三方的态度,以免在战争期间遭到两面夹击. 当然,这其中曹魏又最特别,实力最强,也只有曹魏能同时应对另外两国的进攻. 比如蜀 ...
-
夷陵之战胜利后,东吴没有趁势灭蜀,是这三个原因阻止了它的脚步
在夷陵之战中,刘备率领的蜀军先胜后败,将多年积攒的军事实力付之一炬.当时东吴挟大胜之威,对刘备进行了穷追猛打.但是,最终东吴也没能灭亡蜀汉,止步于白帝城下.那么,在夷陵之战后,东吴有没有能力吞并蜀国呢 ...
-
夷陵之战后,蜀汉元气大伤,曹丕为什么不打刘备,反而出兵东吴?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难得知,刘备虽然戎马一生,其前半生,在比较重要的战争中,却几乎屡战屡败.例如,刚刚入主徐州之时,败于袁术之手,无奈向夺了自己城池的吕布求救:屯兵小沛之时,被高顺击败,只能向曹操低 ...
-
20201202三国演义第二十五篇东吴斗北魏,西蜀战南蛮
第二十五篇东吴斗北魏,西蜀战南蛮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四月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扶刘备灵柩回成都,留下李严在永安镇守.五月,十七岁的刘禅即位为蜀汉皇帝,史称刘备为先主,刘禅为后主.刘备在军政上,确实没 ...
-
如果刘备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那么他能够实现理想,统一天下吗?
夷陵之战是三国的三大战役之中最后的一个,这场战役基本上决定了三国的最后疆界.我们已经知道,在这场战役中,刘备率领的蜀军遭受了惨败.蜀军损失惨重,史料上记载,"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 ...
-
三国:魏、蜀、吴三份登基诏书表述的玄机,孙权为何底气不足?
东汉末,自董卓行废立之事后,中央权威全无,群雄并起,几番淘洗后,袁绍.袁术.吕布.刘表.刘璋等大小势力退出历史舞台,演变成魏.蜀.吴各据一方,曹丕.刘备.孙权也各自代表三方势力称帝建国. 创业.招揽. ...
-
夷陵之战刘备因何失败?三条妙策或可反败为胜!
当关羽军团丧败之余,刘备又宣布曹丕代汉建魏为篡逆,自己继承汉室正统称帝.因此他的东征,等于是在和跨据中原九州的魏国势不两立的前提,再与据有三州的吴国开战. 这是真正的以一州之力而抗全天下,因此想靠正兵 ...
-
三国中魏国最强,为何魏国很少主动进攻,反而大多数时候是在防守
如果从公元220年曹丕正式建立魏朝取代汉朝开始算起,到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魏朝建立晋朝为止,曹魏政权总共存在了45年时间,在这45年中,曹丕有三次主动攻打东吴,两次都没有正式开战,只是对峙,曹丕去 ...